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大地繪彩——2025年農民畫大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作為中國國家博物館2025年度“國家展覽”重點項目之一,此次展覽以“鄉村活力·時代精神”為主題,集中呈現來自全國各地的278幅新創農民畫作品及70余件(套)經典作品、文獻資料。其中,龍門縣共有9件農民畫作品入選,這一具有百年傳承的嶺南民間藝術首次登上國家最高藝術舞臺,實現該縣農民畫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零的突破”。
龍門農民畫與陜西戶縣、上海金山農民畫并稱“中國三大農民畫”,以色彩濃烈、構圖飽滿、題材鮮活、充滿鄉土氣息而著稱。此次入選的《牧童歡歌》《南粵歡歌》《瑞龍兆豐》《果滿園 幸福圓》《舞龍舞獅慶豐年》《瑞龍歡舞映鄉情》《獅舞豐年樂萬家》《賽龍奪錦》《南國紅荔甜四方》共9幅作品,既延續了傳統農民畫質樸、喜慶、充滿生活氣息的藝術風格,又巧妙融入當代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等時代元素,展現了嶺南地區獨特的民俗文化與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這是很大的榮耀,也是對廣東農民畫鄉的充分肯定。”龍門縣農民畫協會會長、龍門農民畫非遺傳承人鐘永廉表示,其作品《南國紅荔甜四方》以嶺南佳果荔枝為題材,通過鮮艷的色彩和飽滿的構圖,傳遞出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他希望借助國家博物館這一高端平臺讓更多人了解龍門農民畫,了解廣府文化、嶺南民俗,進一步推動農民畫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本次展覽共設置“敘民俗”“展農事”“煥新貌”三個板塊,從生活習俗、生產勞動和時代發展三個維度,全景式呈現新時代農民畫創作的蓬勃生機與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參展作品既生動闡釋了中國農民的生活智慧與拼搏精神,又真切反映了他們對家鄉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成為時代發展在農村的視覺記錄與藝術載體。本次展覽位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南6、南7展廳,自10月29日起對公眾開放,展期持續至2026年1月。
記者黃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