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愷大道。
金秋時節,仲愷高新區工業賽場熱潮涌動:惠南科技園內,泛海統聯精密制造的前沿工藝填補產業空白;潼僑鎮,明致AI終端科技項目從摘牌到動工僅用3個月……熱氣騰騰的發展圖景印證著仲愷高新區以制造業當家的堅定步伐。
今年前三季度,該區交出亮眼成績單:地區生產總值達793.7億元,同比增長7.1%,與龍門縣并列全市第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工業經濟作為“壓艙石”的韌性與活力充分彰顯。
工業生產“加速跑”,規上工業增加值比增13.5%
今年6月,由深圳視爵光旭電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智慧光電生產建設項目全面投產。這座占地5.18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工廠專注于智能高清固裝屏、快速輕薄租賃屏等高端顯示產品的研發制造,預計可實現年產值33億元、年稅收1億元,成為該區智能制造領域的一顆新星。
今年以來,仲愷高新區錨定“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在鞏固支柱產業、升級傳統產業同時,積極擁抱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達793.7億元,同比增長7.1%,增速高于全市。從產業結構看,第二產業增加值541.5億元,增長9.7%,表現突出。
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仲愷工業經濟展現出強勁韌性。前三季度,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電子產業作為支柱產業持續領跑,規上電子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1%,占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6.4%。
經濟發展的熱度不僅體現在生產線上,也躍動在用電數據里——前三季度,仲愷高新區總用電量達76.1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3%,直觀反映工業生產的活躍態勢。
產業升級換擋提速,新興產業多點開花
在潼僑鎮的項目工地上,樁機轟鳴聲此起彼伏——惠州市明致信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明致AI終端科技項目正緊鑼密鼓推進中。這個占地5.5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8.15億元的“新成員”聚焦智能數碼與AI研發,預計年產值達20億元,為仲愷高新區的新興產業版圖再添“智造”新動能。
9月,深圳市泛海統聯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落戶惠南科技園,帶來覆蓋MIM金屬注射成型、3D打印等前沿工藝的核心技術,投資建設超8萬平方米的擴產項目,為園區精密制造產業補上“關鍵拼圖”。緊隨其后,惠州市普誠科技有限公司鋰電池擴產項目于10月簽約落地,項目投產后,2026年銷售額有望突破2億元,2027年有望達到5億元。
智能制造的成果也在省級評選中得到印證,在2025年廣東省先進級智能工廠名單中,惠州上榜的5家企業全部來自仲愷,包括TCL移動通信、億緯動力電池等行業領軍企業。
從智能終端、精密制造到新能源,一個個優質項目如同緊密咬合的“鏈節”,串聯起更具韌性和競爭力的產業生態。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仲愷高新區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先進制造業增長10.1%,兩者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68.3%和55.8%,共同構筑起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項目落地快馬加鞭,重點項目滾動調度
發展過程中挑戰亦存:受行業周期影響,前三季度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21.2%。如何穩住投資、激活動能?仲愷高新區給出的答案是:以機制創新打通項目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一方面,政策“組合拳”留商穩商,指導企業積極參與工業設備領域超長期國債申報,擴大惠企資金獎補覆蓋面,鞏固企業加大生產投入的意愿。另一方面,服務“加速度”提效賦能,編制季度凈地交付清單,實施重點項目滾動調度,并開展工程報建審批“一站式”集中辦理,將涉及的18個部門60個事項進行整合,實現“一個窗口全覆蓋”,目前項目辦理時限較同期已縮減1.5個工作日,有效推動了工業項目“快動工、快建設、快投產”。
“從項目摘牌到動工僅3個月!”明致AI終端科技項目負責人感慨。這樣的“仲愷速度”正吸引越來越多企業扎根。數據顯示,2025年1~10月,仲愷已推動22宗項目動工建設,計劃總投資52.95億元,達產后預計年產值210.35億元;已推動28宗項目竣工投產,計劃總投資185.98億元,達產后預計年產值559.99億元,2025年預計產值84.5億元。
記者劉乙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