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陽街道村(社區)法律顧問團隊成功調處新結村歷史遺留的山林承包合同糾紛。
“小米終于上戶口了。”今年4月,博羅縣觀音閣鎮村(社區)法律顧問團隊通過主動走訪,為兒童小米(化名)提供法律援助,幫她解決了戶口問題。
在博羅,村(社區)法律顧問以一次次用心的走訪、一項項有效的舉措、一個個實在的成效,回應百姓的法律訴求。他們扎根鄉村、社區,打通基層司法服務的“最后一公里”,為構建更高水平的平安鄉村、法治鄉村提供堅實的法治支撐。
一村(社區)一顧問,服務全覆蓋
“村法律顧問有求必應。”在博羅縣觀音閣鎮楊村村,法律顧問由廣東江畔律師事務所(博羅分所)黃思潔律師擔任。擔任村法律顧問以來,黃思潔不僅為村里的決策提供專業的法律指導,還扮演“和事佬”角色,參與基層糾紛調解,同時做好法律知識的傳播。
在其他村(社區),法律顧問扮演著同樣的角色。2025年初,羅陽街道村(社區)法律顧問團隊成功為新結村調處了歷史遺留的山林承包合同糾紛,為村集體挽回經濟損失約5萬元。2025年3月,長寧鎮祥崗村法律顧問王健為村民老張與鄰村村民老李提供關于土地租賃的法律咨詢,化解雙方僵持已久的關系……這些案例生動體現了村(社區)法律顧問在維護基層穩定、保障群眾權益方面的關鍵作用。
據介紹,博羅縣全面落實“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為全縣389個村(社區)精準配備162名專業律師擔任法律顧問,確保專業法律服務覆蓋全縣所有村(社區)。村(社區)法律顧問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們并非“掛名”,而是真正深入基層解決實際問題。在深化基層治理創新、推進“百千萬工程”的進程中,這支法律顧問隊伍正日益成為中堅力量。
今年固定坐班調處糾紛230宗
時代在進步,服務在前行。村(社區)法律顧問服務基層治理的模式也在不斷嘗新。
村(社區)法律顧問到鎮街綜治中心坐班,直面群眾訴求,前端化解糾紛。廣東直信律師事務所律師藍仕、麥景濤在麻陂鎮綜治中心成功調處一工傷糾紛,避免一起群體性上訪事件;2025年3月28日,廣東惠泰律師事務所律師黃景輝到石壩鎮綜治中心坐班,針對群眾劉某及李某的勞務爭議,提供專業的法律意見……
原來,為提升服務效能,博羅在“所所對接”(律師事務所與司法所結對)服務模式的基礎上,創新推行村(社區)法律顧問每周固定時間在鎮街綜治中心“坐班問診”,形成“定點坐班+流動服務”的立體網絡。這一模式將專業的法律咨詢、矛盾調解、普法宣傳等服務深度嵌入“1+6+N”(綜治中心+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綜合網格、“粵平安”社會治理云平臺+其他綜治力量)基層治理體系,使法律服務更加貼近群眾。
據統計,2025年以來,全縣村(社區)法律顧問在鎮街綜治中心坐班服務群眾2240人次,解答法律咨詢逾1230件次,成功調處各類糾紛230宗,已成為基層矛盾不可或缺的“解壓閥”。
與此同時,博羅還全面推行“1名村(社區)法律顧問+N名法律明白人”結對互助機制。162名專業法律顧問與1226名扎根基層的“法律明白人”緊密協作,通過“傳幫帶”方式,共同參與糾紛調解、普法宣傳等工作,實現了隊伍能力與群眾法治意識的“雙促進、雙提升”。2025年,結對互助機制聯合為村民提供法律服務超8250件次。
村(社區)法律顧問制度的深化實踐是博羅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的重要一環。村(社區)法律顧問不僅是法律服務的提供者,更是法治精神的傳播者、基層矛盾的化解者、治理效能的提升者。通過他們,“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在博羅日益深入人心,為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博羅、法治博羅奠定堅實的基礎。接下來,博羅縣將持續優化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機制,進一步發揮其在深化基層治理創新、服務“百千萬工程”、筑牢平安法治根基中的核心作用,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文/圖 記者李燕文 特約通訊員楊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