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惠州西湖景區服務游客。記者鐘暢新 攝
3月2日上午,在第62個學雷鋒紀念日到來之際,在市委社會工作部的指導下,惠州市心連心公益協會聯合多家商協會和企業,在市區下埔濱江公園廣場開展“學雷鋒 做志愿 關愛地貧續生命”無償獻血愛心活動,參與活動的志愿者75人成功獻血,獻血量達24800毫升,用行動踐行雷鋒精神。
三月春風暖人心,雷鋒精神代代傳。今年3月5日是第62個學雷鋒紀念日,3月也是學雷鋒全民志愿服務行動月,惠州將在全市開展以“學雷鋒 做志愿 服務改革建新功”為主題的2025年學雷鋒全民志愿服務行動月系列活動,發動廣大志愿者和各類志愿服務組織,緊緊圍繞市委實施“百千萬工程”“綠美惠州”等重點工作要求,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組織開展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大力弘揚雷鋒精神,發展志愿服務事業,推動學雷鋒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
活動
75名志愿者獻血,用行動踐行雷鋒精神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在“學雷鋒 做志愿 關愛地貧續生命”無償獻血愛心活動現場,惠州市心連心公益協會黨支部書記趙喜昌帶領志愿者們齊聲高唱《學習雷鋒好榜樣》,熟悉的旋律、激昂的歌聲,激發了大家參與無償獻血的熱情和積極性。
記者了解到,每年春節前后,由于天氣寒冷等多種因素影響,獻血人數驟減,獻血量相對較低,臨床用血緊張,需常年靠輸血維持生命的地中海貧血患者的生命受到一定的影響。組織無償獻血愛心活動,倡導志愿者積極參與無償獻血,能夠提高血站和醫院庫存用血,緩解地貧患者輸血緊張的局面。
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志愿者排隊等候獻血,他們在依次完成登記、醫生問診、血壓測量、血液初篩等環節后,登上采血車進行無償獻血。隨著鮮血緩緩流入采血袋,一份份溫暖的愛心也在默默傳遞。當天,共有75名志愿者成功獻血,獻血量達24800毫升。
參與此次活動的志愿者中,既有多年堅持無償獻血的“老兵”,也不乏初次加入的“新生力量”。
來自惠州藍天救援隊的志愿者黃永祥從2002年開始獻血,近10年則是每年獻血一次,每次400毫升,“自己的血液能給別人帶來希望,我覺得挺有意義的。”第一次報名參加獻血的志愿者鄭燕雪開始有些緊張,順利獻血之后則堅定了志愿服務的信心:“身體允許的話,以后每年來獻一次。”
“地貧患者需要定期接受輸血治療才能維持正常生活,他們是無數愛心匯聚托起的生命奇跡。”惠州市心連心公益協會會長林建靜介紹,近年來,惠州市心連心公益協會聯合愛心單位舉辦了16場無償獻血愛心活動,參與達1000人次,累計獻血量達19.89萬毫升,“參與活動的單位和個人逐年增加,體現了社會各界對地貧患者的關注和志愿服務意識的提升。”
概況
全市注冊志愿者141萬余人
志愿服務是雷鋒精神在當代社會的具體實踐和延續,是“學雷鋒”活動的重要載體。
市委社會工作部去年4月成立以來,持續健全政策體系、強化部門協同、動員社會參與,進一步強化全市志愿服務管理工作的全面覆蓋與深度落實,更好發揮志愿力量在做好新時代社會工作中的積極作用。目前,全市注冊志愿者達141萬余人,志愿服務組織約7300個,服務總時長超過7300萬小時,涵蓋了關愛幫扶、社區服務、環境保護、衛生醫療、應急救援等多個領域。
過去一年,市、縣(區)兩級黨委社會工作部門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綠美惠州”、鄉村振興等領域志愿服務活動。同時,把推進關愛“一老一小”、新就業群體志愿服務和社區志愿服務、醫療護理志愿服務融入集中性活動和常態化項目,通過細致貼心的服務讓群眾得到實惠。如2024年組織開展的“志愿同行·精彩一夏”暑期志愿服務及“惠”在行動——惠州市2024年國際志愿者日系列主題活動,共推動3668個項目全面落地,參與志愿者超12萬人次,服務群眾近50萬人次。
社區是志愿服務的主陣地、主場景,市、縣(區)兩級黨委社會工作部門結合“部門下沉、共建一流”“黨員回家、服務萬家”,積極鏈接政府、社會資源等力量進入社區,進一步推動志愿服務融入基層治理、百姓民生。同時,通過公益創投、社區基金等方式支持志愿服務項目孵化和運營。目前,全市累計成立社區基金58個,鏈接服務資源2488萬元,培育了“圓夢微心愿”“社區有我·青春報到”“益+親”“為老志愿”、祝屋巷社區“愛灑困境”等志愿服務項目,撬動多方力量參與城鄉社區治理志愿服務活動,有效提高基層治理效能。
計劃
推進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試點
志愿服務工作是社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志愿者是做好社會工作的重要力量。市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探索建立黨建引領全面參與的志愿服務體系,開展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試點,聚焦未來社區、兩社三中心試點工作,加強社區資源整合、供需對接、隊伍培育、項目孵化和管理等,打通基層志愿服務微循環,提升志愿服務助力基層治理、凝聚服務群眾的專業化、規范化水平。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綠美惠州”、醫療護理、應急救援、社區等領域志愿服務。聚焦“一老一小”、新就業群體及生活困難群體等,持續開展關愛志愿服務,將黨的關懷溫暖傳遞給群眾。
同時,推動集中性活動與常態化項目有機結合。在“3·5”學雷鋒紀念日、節假日、“12·5”國際志愿者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集中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加強項目孵化培育指導,推動效果好、口碑好的活動孵化為高質量的志愿服務項目,為群眾提供長期、穩定的民生服務。
學雷鋒全民志愿服務行動月期間,市、縣(區)兩級黨委社會工作部門將發動廣大志愿者和各類志愿服務組織,結合自身優勢特點和群眾實際需求,重點圍繞在凝聚服務群眾中建新功、在服務新興領域中建新功、在服務社會治理中建新功、在服務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中建新功、在服務重大賽事中建新功等內容,積極開展濟困解難、扶老愛幼、衛生健康、應急救援、心理疏導、鄉村綠化、生態環保、交通指引、文明勸導、平安建設等多層次、立體化的志愿服務活動,大力弘揚雷鋒精神,把志愿服務做到群眾的心坎里。
記者香金群 通訊員陳幸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