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群“紅馬甲”手持鐵鍬,奮力鏟除溝渠中的淤泥,現場一片火熱……日前,在惠城區馬安鎮雙寮村,市河長辦會同省東江流域河長辦共同舉辦水塘河道聯合清淤綠化活動,為全市的生態環境改善和農業發展匯聚動能。
記者了解到,去冬今春以來,全市共投入水塘河道清淤人員約1.6萬人次,出動機械約3600臺班,累計完成清淤水塘122個、農田灌排溝渠387公里、河道145公里,清淤量達69萬立方米,為春耕灌溉和防洪度汛打下堅實基礎,有效助推“百千萬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
守護水清岸綠
時值春日,雙寮村內的農田里,農作物蓬勃生長,放眼望去,處處綠意盎然。
來自省、市、區河長辦的黨員干部,馬安鎮黨員、群眾,民間河長代表、“河小青”志愿者代表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等130人,踏過雨后田間的泥濘道路,來到農田邊的溝渠旁。此時,溝渠內堆積著厚厚的淤泥及雜草,大家迅速進入“戰斗”狀態,跳入溝渠中,不斷揮動鐵鍬,層層淤泥被拋出溝渠。
經過一番奮戰,1.2公里灌溉渠煥然一新,約300畝農田溝渠得到有效疏浚,農田的灌溉條件得以有效改善,為當地農業生產提供有力保障。“春耕用水量大,灌溉渠疏通了,我們種田更有保障了!”當地農戶喜笑顏開。
一手清淤渠,一手護新綠。活動中,參與人員還到水岸綠化點開展水岸綠化勞動。揮鍬挖坑、扶正樹苗、填土澆水……大家分工明確,配合默契,種下護岸行道樹及果樹50株。通過清淤綠化,一幅水清岸綠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徐徐鋪開。
惠州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建立長效機制,持續推進水塘河道清淤及水岸綠化工作,守護水暢其流、水清岸綠。
全市清淤工作有序推進
眼前的火熱場景是我市大力推動水塘河道清淤工作的生動寫照。
記者了解到,自去年9月底我市啟動新一輪水塘河道清淤工作以來,已陸續制定完成《惠州市2024-2025年水塘河道清淤工作方案》。針對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群眾房前屋后小微水體、高標準農田渠系、河道等,目前,全市水塘河道清淤工作正按照淤積問題分類和輕重緩急程度等有序推進。
市2024年第3號總河長令發布以來,7個縣(區)全部出臺了清淤工作方案或計劃,召開了清淤動員大會。黨員干部帶頭、群眾積極參與。
惠陽區充分用好“黨建引領”關鍵一招,落實好區、鎮、村三級書記的主體責任,區領導強化對掛點鎮村的聯系指導,帶頭深入鎮村一線,引導基層黨員干部干在先、走在前;鎮街書記擔任“一線施工隊長”,對清淤工作親自部署、親自抓落實;村居支部書記發揮好“領頭雁”示范帶動作用,引領帶動群眾積極參與,目前整治的灌排溝渠長度已遠超計劃數。
惠城區充分發揮河長制平臺優勢,開展2024年第四季度以水塘河道清淤為主題集中統一巡河活動……
惠州市水塘河道清淤工作持續高效推進,大大提振了群眾積極參與治水的熱情。通過開展水塘河道清淤工作,有效提升了河道行洪能力,改善了城鄉水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條件。
記者陳春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