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氣里看活力。春日的惠州西湖畔,一群年輕人正圍坐在新開的網紅咖啡館里打卡拍照;華貿天地四樓的家電賣場,市民陳先生借著國補的“托底”一口氣買了6件家電,總價比之前估計的省了近1萬元;傍晚的河南岸夜市,各種烤串的香氣裹著此起彼伏的吆喝聲飄散開來……這些鮮活的場景,構成了惠州消費市場持續升溫的生動注腳。
統計部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2月,惠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45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餐飲業同比增長30.8%,限上家電零售同比增長11.3%。這組數據的背后,是節假日惠州各大商超人聲鼎沸的熱熱鬧鬧,是以舊換新加力擴圍補貼撬動的換購熱潮,還有各大網紅餐館前排成長龍等待就餐的煙火盛景。
以舊換新加力擴圍實施,是惠州消費活力不斷釋放的重要因素。市商務部門統計顯示,截至4月9日零時,我市完成核銷補貼金額7.3億元,拉動比為6.4。其中,家電換新核銷補貼約4.47億元,手機購新核銷補貼約1.04億元。
一季度全市家電、手機、汽車門店銷量普遍同比增長
今年1月,省商務廳發布《關于加力擴圍實施2025年家電、數碼產品消費補貼政策的公告》。相比去年,今年擴圍實施的幾個領域備受關注:根據國家政策,參與國補的大家電從去年的8類增加至12類,同時新增手機、平板、手環等3C類產品納入國補。為進一步滿足居民多樣化購物需求,惠州還將消毒柜、空氣凈化器、掃地機、飲水機、料理機等和老百姓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N類家電產品也納入補貼范圍。
4月7日晚8時許,記者來到位于華貿天地四樓的順電電器惠州店,晚飯時間剛過,店內開始不斷上客,家電區、手機區都有10來批客戶在參觀選購。“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以及整個今年第一季度,店里的家電、手機類銷售一直保持著較快的增速,尤其是手機3C類。”順電電器惠州店店面主管黃福海告訴記者,初步測算,今年第一季度,惠州店的銷售額同比增長30%左右,而手機類更高,增幅預計在50%~60%。
當天晚上,在各大平臺反復對比近兩個月后,市民陳先生決定“收網”:一次性在順電下訂了冰箱、洗衣機、電視機各1臺,以及3臺空調。“全部是1級能耗的產品,可疊加參加國補、品牌補、門店補,總共省下近1萬元,非常給力。”陳先生說。
今年以來,惠州各大手機店走量迅速。在市區河南岸片區一家OPPO官方授權體驗店,門店經理楊小姐告訴記者,手機、平板、手環納入國補是今年3C市場的“爆炸性利好”,直接帶旺了銷售。“從1月下旬啟動補貼至今,上門量和銷售量一直居高不下,初步統計,一季度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70%以上,其中以2月份的單月銷售額最高。”
汽車市場方面,4月6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金山汽車城的惠州德通吉利銷售門店,展廳經理孫改紅說,今年2月因為有春節長假,多數門店放假,成交相對較淡,而3月升溫明顯,門店銷售量環比增長50%左右。目前,店里購車主要有三重優惠,即門店現金優惠最高12000元,吉利車廠廠補至高20000元,以及置換更新補貼的8000~15000元,可以疊加。“以一臺新款1.5T博越L來算,指導價是12.5萬元,以置換更新形式領完各類補貼后,大約9.3萬元就可以開走。”
與惠州德通一墻之隔的是惠州德暢,主要銷售吉利銀河新能源車。門店銷售經理周恩揚告訴記者,大力度的報廢更新補貼優惠是撬動消費者入市購車的重要因素,進入3月后,德暢店銷售明顯增長,初步估計,環比2月增長了40%。
惠州參與國補活動家電N類品類目前達30類
二季度是傳統消費旺季。記者從市商務局了解到,為進一步擴大我市家電以舊換新活動成效,充分釋放消費潛力,根據《廣東省商務廳等4部門關于做好2025年家電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粵商務建函〔2025〕20號)有關精神和省商務廳家電以舊換新工作指導意見,結合全市消費實際,擴大參與惠州家電以舊換新活動的N類產品范圍,擴圍實施家電以舊換新活動。
具體來看,除全國統一的2級能效(水效)及以上的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電腦、熱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煙機、凈水器、洗碗機、電飯煲、微波爐等12類大家電外,我市目前參與國補活動的家電N類品類達30類,形成12類大家電+30類N類家電的格局。這些產品主要包括消毒柜、空氣凈化器、衣物護理機、家用消費機器人、蒸烤箱、電磁爐、烹飪機、投影儀、空氣炸鍋、電煮鍋、電熱水壺、除濕機、顯示器等。
補貼標準方面,1級以上能效或水效標準的產品,補貼標準為產品銷售價格的20%;2級能效或水效標準的產品,補貼標準為產品銷售價格的15%;無能效或水效標識和未參加能效等級核定的產品補貼標準不得高于2級能效產品補貼標準。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空調可補3件),每件補貼不超過2000元。
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市家電、數碼產品、家裝廚衛、個人乘用車、電動自行車等品類的以舊換新活動實施細則及補貼政策操作指引均已公開發布,消費者可通過“惠州商務”微信公眾號或惠州市商務局官方網站進行查詢。
記者劉煒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