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風團隊參觀大灣區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記者鐘暢新 攝
4月23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廣東省委網信辦主辦的2025年“高質量發展中國行·活力廣東”活動走進惠州市博羅縣,來自科技、歷史、文旅、財經、科普等領域的網絡文明伙伴、正能量網絡名人以及新聞媒體記者組成采風團隊,深入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農文旅融合景點等地方,共同探尋惠州實施“百千萬工程”的奮進故事與取得的豐碩成果。
參觀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位于博羅縣泰美鎮的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規劃總投資50億元,占地1500畝,由中國供銷集團、廣東省供銷社、惠州市政府三方具體承建。基地依托全國供銷社系統組織體系和服務網絡優勢,圍繞農產品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條創新流通方式,推動廣東乃至全國主要農產品產區融入大灣區“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水缸子、茶罐子、大廚房”建設,打造服務大灣區的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集群,計劃于2027年建成,建成后實現農產品年流通服務量500萬噸以上、產值300億元以上。
網絡大V們走進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參觀基地展廳、基地企業優予公司、智慧冷鏈中心、糧油保供中心和廣東供銷特色農產品運營中心暨網絡強村直播間,了解基地的建設和運營情況。
據該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入園企業近100家,入駐企業52家,形成糧油和重要農產品穩價保供、食材食品加工、農產品及食品出口、農產品展示展銷、公共服務配套等產業集聚,累計實現園區總產值超100億元。
網絡名人“史圖館”說,在參觀過程中,他感到科技的進步給大家帶來了食品安全,也感受到政府對食品安全的重視。“我們會把這些記錄下來,通過自己的賬號向廣大網友介紹和傳播這方面的知識,讓大家相信自己吃的東西是安全的、干凈的。”
參觀“百千萬工程”典型村
產業越來越興旺,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鄉村風貌也迎來蝶變。作為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博羅縣羅陽街道蓮湖村擁有豐富的山水資源,依托“縛婁山水”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引進多家企業,進一步夯實集體經濟。
網絡大V們走進蓮湖村,在傅羅休閑谷品嘗農家美食,乘坐電瓶車沿著綠道觀賞村容村貌,觀摩蓮湖村“網絡強村”電商直播間并參與互動,直觀感受惠州實施“百千萬工程”取得的成效。
在縛婁文化驛站蓮湖楊村坑節點,羅陽街道工作人員介紹,節點以縛婁古國古村民居為主要展示主題,展現古代郭城繁榮熱鬧的場景。場地景觀設計以古時民居生活五大場景組成,分別為賞林、映池、聽荷、畫影、觀山。
美景醉人,網絡大V們用鏡頭將眼前的景致定格。“新疆的天氣很干燥,來到廣東,我變得水靈。”網絡名人“新疆小古”說,走進惠州鄉村,到處是美景。惠州,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知名文旅博主“暴走姐妹花”說,“惠州是廣東非常有名的旅游目的地,作為一名老廣,我也經常過來游玩。山海惠州,你若來,一定愛。”
體驗羅浮山下玄碧湖綠道
網絡大V們最后來到羅浮山下的長寧鎮玄碧湖(大洞水庫),體驗環湖綠道徒步和騎行的運動之樂。
站在玄碧湖大壩,“我從新疆來”媒體主編阿布激動地說,“在我身后就是大名鼎鼎的羅浮山,很早之前我就聽過嶺南第一山——羅浮山,此時此刻它云霧繚繞,猶如仙境一般,在山間散步,一定能感受到歷史的韻味、自然的滋養。”阿布說,他在新疆能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美、草原的遼闊,來到惠州后切實感受到嶺南山水的溫婉靈秀。借著“百萬千工程”東風,惠州的鄉村有了巨大變化,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特色民宿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給游客提供了便利。“惠州既能看山,又能玩水,特別適合一家人游玩休憩,下次一定安排一次深度旅游計劃。”
記者侯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