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潮涌,萬物競發。
今年一季度,惠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00.18億元,比增6.4%,以GDP增速居全省第二的成績,實現首季“開門紅”。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6%,領跑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4%,穩健上揚;外貿進出口增量躋身全省第四,逆勢突圍……共同勾勒出一幅“工業強基、消費回暖、外貿破局”的鮮活經濟圖景。
“惠州正從‘規模增長’邁向‘質量躍升’。”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競爭力研究院執行院長鐘紹偉表示,惠州良好的發展勢頭將吸引更多資本、人才和技術加速集聚,加快邁向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工業挑大梁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一
制造業發達是惠州的最強力量、最大優勢。
智能座艙、智能顯示屏、汽車動力電池……黃浦江畔,2025上海國際車展人潮涌動,德賽西威、華陽集團、億緯鋰能等多家惠州龍頭企業的產品受到廣泛關注。
這背后,是惠州汽車電子、新能源電池等電子信息產業蓬勃發展的縮影。今年一季度,惠州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勢頭強勁,“2+1”產業中,電子行業增長15.9%。
在以舊換新加力擴圍實施、汽車電子需求走強以及人工智能多場景應用帶動下,5G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及AI關聯產業實現較快增長,德賽西威、華陽通用、訊強電子、勝宏科技等龍頭企業業績“漲聲連連”。
不僅是電子信息產業,作為惠州兩大支柱產業之一的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增速也頗為亮眼。具體來看,今年一季度,惠州石化能源新材料行業增長13.1%。其中石化產業增長15.7%,能源產業增長7.2%,新材料制造業增長11.0%。
以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為例,今年一季度,中海油惠州石化通過精益管理,累計加工原油578.4萬噸,其中海洋原油加工量比增24%,實現首季生產經營“開門紅”,為全年目標達成奠定堅實基礎。
在電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兩大支柱產業“雙引擎”驅動下,產業集群效應持續轉為增長動力,重點企業穩產擴能,助力惠州今年一季度工業生產快速增長。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惠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6%,分別比全國、全省高7.2、9.8個百分點,增速排名全省第一。
近年來,惠州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加快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拔得頭籌的背后,也源于埃克森美孚、大金空調等一批大項目投產,豪鵬新能源、洲明節能等一批大企業增資擴產帶來的新增量。
作為大金集團在華南地區布局的第一個生產基地,惠州大金空調華南基地項目去年10月投產,投產當月實現既定產能目標。
大金工業株式會社常務專任役員、大金(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泉茂伸說:“華南生產基地是大金在中國規模最大的生產基地,大金將把惠州工廠作為投資重點,持續擴大產能,引進最新節能技術和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惠州工業生產增長的質量同樣“可圈可點”。
從一組數據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惠州規上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3.7%,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62.2%;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6.0%,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41.0%。
在智能化浪潮下,惠州企業紛紛積極擁抱AI等新技術,推動新質生產力、先進制造業蓬勃發展。
在贏合科技新能源產業智能制造基地生產車間里,即將出口到西班牙的涂布機生產線正在試運行。贏合科技研究院院長李偉告訴記者,技術人員已將國產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到涂布機產線系統里面,這相當于讓一位經驗豐富的技術專家“住”在產線里,可以實時對產線出現的問題給出專業解決方案。
作為江西贛鋒鋰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惠州贛鋒鋰電科技有限公司是贛鋒鋰電在國內生產筆記本、手機等產品鋰電池的重要生產基地。今年一季度,惠州贛鋒鋰電科技有限公司的訂單非常飽滿。
“AI賦能減少了人力,提升了效率。目前,AI在生產設備控制和物流領域已有深入應用。”江西贛鋒鋰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惠州贛鋒鋰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肖海燕介紹,在生產中,AI能幫助企業自動分析參數,自主快速決策,助力整個流程高效完成。
項目蓄動能
以150個重點項目位列全省第三
重大項目建設向來被業界視為穩投資、穩經濟的“定海神針”。
在吹響高質量發展號角的“春天里”,一大批重大項目在惠州落地生根,促進惠州投資結構繼續優化,經濟“強引擎”效應凸顯。
2025年,廣東省共安排省重點建設項目1500個、年度計劃投資1萬億元。其中,惠州以150個重點項目位列全省第三,投資額同樣以990億元排名全省第三。
在這些重點項目中,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中廣核廣東太平嶺核電廠(一期、二期)、潤澤(惠州)國際信息港(一期)、惠州億緯鋰能新能源產業園項目二期等大型項目榜上有名。
巨型塔吊揮動長臂,工程車輛穿梭不息……春節期間的太平嶺核電項目現場,6000余名建設者堅守一線,為早日投產而奮戰。該項目位于惠東縣黃埠鎮,是我國首個生態核電建設示范基地、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華龍一號”核電基地。
“來到這里已經快5年了,真是一年一個樣。”中廣核惠州核電有限公司安全防護部輻射防護工程師閃順章說,今年要開足馬力,推動項目早日建成投用。
這是惠州開年抓項目拼經濟的縮影。進入2025年,全市上下狠抓重大項目,主動作為,力爭開好局起好步。
在大亞灣石化區,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一期項目春節假期結束就進入試生產、計劃投產階段。近期,項目乙烯裝置已實現一次投料試生產成功,并產出合格乙烯。
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子強表示,為進一步做強產業集群,項目已帶動投資總額約150億元的多個配套項目落戶惠州,未來將繼續努力促進更多本地下游產業的高質量投資落地。
今年春節剛過,新春上班第二天,惠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暨全市重大項目集中動工儀式舉行。當天,共集中招商簽約項目203宗,計劃投資941億元;集中動工億元以上項目240宗,計劃總投資達1265億元,吹響了惠州在乙巳蛇年的沖鋒號。
“眾多省重點項目落地惠州,顯示惠州正深層次參與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惠州城市職業學院經濟學教授梁乃鋒認為,項目是擴大投資的重要抓手,開局就簽約、動工數百宗項目,展現出惠州良好的發展勢頭,也表明廣大企業和投資機構對惠州發展前景的看好。
惠州是TCL總部所在地,也是TCL最重要的產業布局地。在全市重大項目集中動工儀式上,TCL科技集團首席運營官王成說,TCL將繼續扎根惠州,與惠州同呼吸、共命運,持續加大在惠投資,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完善產業生態,為惠州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除了良好的工業基礎,優質的營商環境也是眾多企業項目在惠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來,惠州堅持新增用地指標70%以上用于工業項目,著力解決企業“用工難”“融資難”“創新難”等問題,促進各類企業發展壯大。
在提升企業服務上,惠州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用心用情服務好企業,靠前服務解決企業困難問題,支持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從全球招商到要素保障,從項目動工到投產達效,惠州以重大項目為抓手,以實干篤行的姿態,持續釋放“強磁場”效應,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入快車道。
市場激活力
消費穩健增長,外貿韌性十足
消費、外貿、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被列為今年我國經濟工作重點任務之首。
翻開惠州首季經濟成績單,可以發現,“穩健增長”是消費、外貿發展的主旋律。
今年一季度,惠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35.0億元、比增4.0%,增速排全省第二、珠三角第二。外貿進出口總額943.76億元,比增8.5%,增量居全省第四。實際利用外資22.65億元,比增12.8%,其中,1~2月實際吸收外資21.41億元,比增110%,總量全省第三。
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今年以來,惠州立足地方實際,將提振社會消費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推進提振消費專項行動。
在位于華貿天地四樓的順電電器惠州店,每到節假日和夜晚營業時間,“人滿為患”幾乎成為常態。
“今年的國補范圍更廣,品類更多,力度更大,對消費者很有吸引力。今年一季度,店里的家電、手機數碼類產品銷售快速增長,其中手機銷售漲幅超過50%。”順電電器惠州店店面主管黃福海說。
數據顯示,在今年以舊換新加力擴圍行動中,截至4月26日,惠州已完成核銷補貼金額10.32億元,拉動比6.4。其中,家電以舊換新核銷金額6.2億元,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核銷金額1.22億元。
首發經濟快速發展也是惠州消費經濟活力迸發的生動注腳。華貿集團副總裁兼惠州分公司總經理何振城透露,過去三年,惠州華貿天地大力引進包括國際名品、零售潮玩、品質餐飲等核心業態的惠州首店,其中僅2024年就引入121家。“惠州市民足不出市,就能享受一線城市的時尚生活。”
惠州是廣東外貿大市。2025年一季度,惠州外貿保持發展韌性,進出口總額達到943.76億元,同比增長8.5%,規模再創同期歷史新高。
廣交會被稱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在第137屆廣交會上,共有參展企業3.1萬家,其中出口展參展企業首次突破3萬家。惠州方面,本次共組織185家企業參展,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充分彰顯了“惠州制造”在國際大舞臺的自信。
冰沙機、雪糕機……本屆廣交會,攜帶多項新品的廣東威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惠州分團的耀眼明星。該公司外貿負責人危淑娟告訴記者,在展會一期,共達成意向訂單金額超3000萬元,客商遍及西歐、中東、東亞、東南亞、北美、南美等眾多地區。
“公司多數產品都擁有專利和核心科技,基本上很難被取代,面對復雜多變的形勢和貿易戰,這就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底氣。下一步,威林科技將堅持技術創新,堅持開拓新興市場。”危淑娟說,公司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新技術不斷升級,新產品不斷‘出海’,不僅向世界展現出‘惠州制造’向‘新’而行的活力,也增強了劈波斬浪的底氣。”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競爭力研究院執行院長鐘紹偉說。
除了廣泛組織企業參加各類展會,惠州還在政策方面多措并舉,助力企業“搶單”。其中,2024年底,惠州印發實施《惠州市推動外貿高質量穩定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將在培育壯大外貿主體、支持走出去開拓市場、有力有效擴大進口、穩定提升加工貿易、培育外貿新業態新動能、提升風險防范能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保障全市外貿穩健發展。
從石化巨輪的汽笛聲到科創園區的鍵盤敲擊聲,從項目工地的工程車到企業倉庫門口等待提貨的運輸車,從商圈升騰的“煙火氣”到港口繁忙的集裝箱吊臂,惠州經濟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圖譜清晰可辨。
當前,惠州堅持產城并舉、城鄉并重、陸海并進,以實體經濟為根基,以改革開放破題,高質量發展的“化學反應”正在持續釋放。
記者劉煒煒 謝寶樹 劉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