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記者楊建業 攝
日前,市統計局公布2025年一季度惠州經濟運行簡況。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惠州工業生產快速增長。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6%,分別比全國、全省高7.2、9.8個百分點,增速排名全省第一。
大亞灣石化區內塔罐鱗次櫛比,管道縱橫交錯,生產晝夜不停;“3+7”產業園區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汽車電子企業生產線上一片繁忙,DeepSeek等AI工具正越來越多地被運用……開年以來,一幕幕產業鏈上的微觀圖景,釋放出工業生產持續向新向好的積極信號。經濟“一季報”中,一組組亮眼的工業生產數據再次印證了惠州這個制造業大市持續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
“2+1”現代產業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在于經濟底盤的穩固性。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也是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而制造業發達正是惠州的強大力量和優勢。
面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今年一季度,惠州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兩位數增長背后,正是得益于惠州電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兩大支柱產業的強力支撐。隨著支柱產業集群效應持續轉為增長動力,重點企業穩產擴能,助力惠州今年一季度工業生產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惠州“2+1”現代產業均實現兩位數增長:電子行業增長15.9%,石化能源新材料行業增長13.1%,生命健康制造業增長17.7%。
具體到石化能源新材料細分產業來看,今年一季度,惠州石化產業增長15.7%,能源產業增長7.2%,新材料制造業增長11.0%。
以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為例,今年一季度,中海油惠州石化通過精益管理,累計加工原油578.4萬噸,其中海洋原油加工量比增24%,實現首季生產經營“開門紅”,為全年目標達成奠定堅實基礎。
距中海油惠州石化不遠,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一期項目乙烯裝置不久前實現一次投料試生產成功,并產出合格乙烯。接下來,其他生產裝置將陸續進入試生產階段,生產的多種高端化工產品可滿足客戶在包裝、汽車、工業和消費品以及衛生和個人護理產品等多種應用領域的需求。
電子信息產業方面,在以舊換新加力擴圍實施、汽車電子需求走強以及人工智能多場景應用帶動下,惠州電子信息產業的優勢領域,如5G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及AI關聯產業實現較快增長。
這從相關龍頭上市企業的一季報中可見一斑。4月26日,華陽集團發布2025年一季報。報告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為24.89億元,同比增長25.03%;歸母凈利潤為1.55億元,同比增長9.27%。
“惠州電子信息產業的一大優勢就是產業鏈完善,有著較高的韌性,再加上以舊換新等國家政策的加持,一季度惠州電子信息產業取得這樣的增速,可以說是意料之中。”惠州市電子信息產業協會秘書長陳澄表示。
規上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比超六成
走進位于惠東縣白花鎮的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大片平整的土地上,鏟車、挖掘機、運輸車等施工車輛有序作業;企業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運輸車輛往來穿梭,施工人員忙碌其中……不久前,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獲評省級化工園區,成為《廣東省化工園區建設標準和認定管理實施辦法(試行)》出臺后,全省第一個新認定的化工園區。
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的快速發展,是近年來惠州集中資源力量建設“3+7”產業園區的一個縮影。久久為功之下,“3+7”產業園區“磁吸力”不斷提升,一大批大項目、優質項目接踵而至,為工業經濟發展帶來新動能和新增量。
去年下半年以來,惠州推動埃克森美孚、LNG接收站、大金空調、忠信實業、億緯新能源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投產,豪鵬新能源、洲明節能等一批重點企業增資擴產,這些新的增量都反映到一季度經濟數據中。
作為大金集團在華南地區布局的第一個生產基地,惠州大金空調華南基地項目去年10月投產,投產當月實現既定產能目標。大金工業株式會社常務專任役員、大金(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泉茂伸說:“華南生產基地是大金在中國規模最大的生產基地,大金將把惠州工廠作為投資重點,持續擴大產能,引進最新節能技術和產品。”
建強產業園區,走好集約集聚集群發展路子,也帶來發展質量的躍升。今年一季度,惠州工業生產增長的質量“可圈可點”。
從一組數據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惠州規上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3.7%,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62.2%;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6.0%,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41.0%。
隨著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蓄勢加速跑”,惠州積極搶抓市場風口,培育新增長點。隨著人工智能多場景應用加速落地,我市相關產業、企業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
在智能算力領域,去年12月,投資超百億元的潤澤(惠州)國際信息港新型智算中心項目全面開工建設,這是大灣區首個超大規模智算中心,建成后將成為全國領先、超大規模的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單體項目,為大灣區提供算力支撐,帶動我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記者謝寶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