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至27日,由中宣部組織的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惠州,深入勝宏科技、利元亨、億緯鋰能等標桿企業,以實地走訪形式解碼粵港澳大灣區節點城市的產業活力與創新動能。
此次采訪團由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中央媒體,中國婦女報、農民日報等行業媒體,南方日報、羊城晚報等省級媒體及地市級媒體組成。采訪團聚焦惠州在智能制造、綠色轉型、科技創新等領域的實踐成果,為“活力中國”主題報道采集一線素材。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惠州近年來以“3+7”工業園區為載體,推動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群崛起。采訪團首站抵達勝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實地了解這家全球PCB企業第11名的智慧工廠如何通過工業互聯網技術實現數字化轉型,其2025年一季度43.12億元的營收數據與339.22%的凈利潤增幅,成為惠州電子信息產業強勁發展的縮影。次日,采訪團先后走訪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與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前者推出的硫化物固態電池整線解決方案已中標頭部企業項目;后者作為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第二的企業,正通過“CREATE碳中和行動計劃”構建能源生態閉環。
在一天半的行程中,采訪團深入企業生產一線,與企業技術骨干、管理團隊深入交流。“我們希望通過此次調研,捕捉惠州從‘半城山色’到‘智造高地’的轉型密碼。”采訪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惠州在保持生態優勢的同時,以企業為主體構建的創新體系尤為矚目。值得關注的是,三家企業在全球化布局中同步推進本土化創新,勝宏科技越南工廠、利元亨加拿大和波蘭生產基地、億緯鋰能馬來西亞基地的落地,既體現惠州產業的國際輻射力,也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了基層樣本。
記者游璇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