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17時前后,今年第18號臺風“樺加沙”在陽江海陵島沿海登陸。鑒于臺風對我市影響逐漸減弱,風險可控,經會商研判,市三防指揮部決定24日18時起至25日,分批解除全市“五停”(停課、停工、停產、停運、停業),有序恢復生產生活,并根據雨情、水情發展趨勢,于25日1時將防汛Ⅱ級防風Ⅱ級應急響應調整為防汛Ⅲ級防風Ⅳ級應急響應。
“樺加沙”對我市造成明顯風雨影響。氣象數據顯示,24日0時至25日0時,我市中南部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北部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全市平均雨量97.9毫米,最大降雨量為惠陽淡水279.4毫米;沿海及近海海域出現12~14級局地16級陣風,陸地陣風7~9級局地11級,極大風力出現在大亞灣三門島(52.9米/秒,16級)。
連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立足最不利情況、做好最充分準備,持續加強會商研判和值班值守,及時調整應急響應,強化搶險救援準備,扎實做好臺風“樺加沙”防御工作,全力以赴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為有效防范應對“樺加沙”,我市運用各種途徑全覆蓋開展預警信息發布和防風知識宣傳,引導群眾主動防災避險。同時,堅持省、市搶險力量前置,武警部隊、省消防救援總隊及市消防救援支隊等支援力量深入縣(區)支援。沿海布設應急救助300噸級執法大船1艘、大馬力應急拖輪7艘、海巡船艇9艘值守待命。全市1458個室內避難場所儲備有充足的食品、飲用水、藥品、折疊床、空調被等生活必需品。
記者從市三防辦了解到,截至24日21時,全市共轉移危險區域群眾200169人,其中陸上187376人、海上12793人,啟用安置點646個。此外,倒伏樹(竹)、道路橋梁塌方等得到有效處置,受臺風影響停電的用戶近九成已恢復供電,內澇積水逐漸退去,災情險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市氣象臺提醒,隨著臺風“樺加沙”的繼續遠離,我市風力逐漸減弱,但24日夜間到25日白天仍有大雨到暴雨,需注意防范強降水及其可能引發的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以及城鄉積澇、中小河流域洪水等次生災害。
記者歐陽成 特約通訊員李佳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