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晚,2025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大會在云南大理開幕。開幕式上,全國首批49個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建設地區名單正式發布,惠州市環南昆山—羅浮山戶外運動目的地成功入選,成為被納入重點支持的建設地區之一,標志著惠州在打造“華南戶外運動之都”的征程上邁出重要一步。

自行車運動愛好者在惠州218最美旅游公路上騎行。惠州日報記者李松權 攝
近年來,惠州市委、市政府將戶外體育發展列為重點,通過《惠州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明確“粵港澳大灣區戶外運動基地”定位,從場地、賽事、產業融合多維度發力。2025年4月,惠州搶抓機遇,高起點謀劃環南昆山—羅浮山戶外運動目的地建設,依托南昆山生態與羅浮山文化資源,豐富戶外業態。
目前,惠州已累計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無人機競速大賽等高水平賽事超300場,環南昆山—羅浮山戶外運動目的地年接待戶外運動愛好者及游客超1700萬人次,“運動+生態+文旅”融合成效顯著。
“兩核”聯動“雙區”賦能,優化戶外運動格局
作為全國首批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惠州市環南昆山—羅浮山戶外運動目的地正以清晰的發展藍圖,打造華南山地運動新標桿。該目的地核心覆蓋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涉及2個管委會、11個鎮,總面積達2635.33平方公里。
惠州市環南昆山—羅浮山戶外運動目的地依托引領區“世界級生態資源、大灣區區位優勢、全鏈條政策保障”,以自行車、登山、定向、賽車等山地運動為核心,以218公里騎行、羅浮山登山、南粵古驛道定向、南昆山賽車為特色,同步培育滑翔傘、無人機競速、槳板、皮劃艇等低空及水上業態,構建“南昆山、羅浮山‘兩核’聯動,橫河、龍江‘雙區’賦能”的發展格局,打造集賽事舉辦、休閑體驗、產業孵化、文化傳播于一體,“悅納全齡、縱覽全景、暢享四時春”的華南山地運動天堂、粵港澳大灣區四季運動樂園和世界級森林溫泉運動康養地。
其中,南昆山以“山地極限挑戰”為主題,憑借原始生態與百里溫泉帶資源,升級七星嵐影環湖、竹海等游步道,推出爬坡騎行、越野、攀登、滑翔傘、賽車、漂流等項目,打造涵蓋山岳、水域、低空的高挑戰性戶外空間;羅浮山則依托文化底蘊與中醫藥資源,主打“山地運動康養”,提升登山步道與沿線景觀,設計葛洪中醫藥定向越野、夜爬觀云海、森林徒步等特色體驗,結合5A級景區配套,成為大眾休閑運動的熱門之選。串聯起這兩大核心的,是一條218公里的“8字形”旅游公路,公路配套16個綜合驛站,串聯200余處景觀、177個人文資源與59個村落,形成“環山運動休閑環”,為徒步、騎行、自駕提供優質場地。
而橫河與龍江兩大集聚區,則為目的地發展注入更多元動能。橫河以顯崗水庫為核心,規劃建設戶外運動小鎮,重點發展騎行、徒步等大眾項目,同時融入自駕、飛盤、攀巖、槳板等特色業態,還將植入運動培訓、星空露營、自然教育等功能,打造復合型休閑戶外空間;龍江則挖掘廢棄礦坑、優質空域等獨特資源,升級尖峰山飛行基地、礦山極限運動公園,主攻滑翔傘、山地越野、極限攀巖等專業項目,也兼顧低空觀光、親子徒步、農耕體驗等大眾需求,形成專業與休閑兼具的戶外集聚區。
賽事引流產業賦能,探索文旅體融合“惠州實踐”
記者獲悉,該目的地不僅憑借“兩核聯動、雙區賦能”格局夯實基礎,更以豐富賽事、產業融合、民生共享為抓手,推動“生態+運動+文旅”深度融合,近期多項成果獲廣泛關注。
賽事活動是目的地的“流量密碼”。近年來,這里累計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無人機競速大賽、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等活動超300場,年接待運動愛好者及游客超1700萬人次。今年舉辦的218公里騎行活動,吸引超3000人參與,含138名港澳臺及外籍人士,活動全網瀏覽量破5400萬,獲央媒及省級媒體關注,還入選廣東體育消費場景典型案例,實現“流量”變“留量”。
未來,目的地將延續賽事熱度,依托“全域、全季、全民、全齡”優勢,聯合國內外相關協會與企業引入高端賽事、培育自主品牌,打造“四季主題季”:春季喚醒生態、夏季趣野親水、秋季豐收運動、冬季暖愈康養,還將定期舉辦戶外文化節與消費季,構建“月月有爆點、季季都精彩”的產品矩陣。
產業賦能為發展注入長效動力。惠州近500家體育企業形成自行車、滑板等特色產業集群,目的地借勢構建“生產制造—文旅消費”全產業鏈。同時,引入深圳磨房戶外運動協會、浙江民宿產業聯合會團隊參與規劃運營,市場化模式獲認可;在橫河郭前村等試點,村民以閑置土地、農房入股驛站與露營地,享“分紅+工資”收益,部分居民經培訓成為戶外向導,實現就業增收。
據悉,惠州市將以此次入選為新的起點,高標準推進環南昆山—羅浮山戶外運動目的地建設,不斷提升運動設施建設、配套服務水平以及安全保障能力,構建多維戶外運動體系,探索“生態+運動+文旅”深度融合的創新模式。
記者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