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仲愷未來產業再添“硬核動能”。11月19日,在仲愷高新區舉行的“12英寸碳化硅光波導材料發布會暨量子科技產業座談會”上,深圳市國碳半導體科技(惠州市惠士康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碳半導體(惠州惠士康)”)宣布,將在惠州仲愷投資建設全球規模最大的12英寸碳化硅光波導材料基地。
該項目總投資11.5億元,建成后年產值預計達36億元,旨在攻克高端光波導材料的“卡脖子”難題,打破國外長期技術壟斷,為AI芯片、量子通信、AR/VR等前沿產業奠定堅實的國產化材料根基。
計劃以惠州仲愷為全球總部
作為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的核心材料,碳化硅因其耐高壓、耐高溫、高頻高效等優異特性,已成為新能源汽車、5G通信、人工智能、光電子等前沿產業的關鍵基礎。當前,全球碳化硅市場仍以6英寸為主。業內預測,未來三年內,大尺寸碳化硅將占據80%以上市場份額,但當前全球產能嚴重不足,高端市場長期被國外壟斷。
在此背景下,國碳半導體(惠州惠士康)強勢突圍——2022年6月成功研發粵港澳大灣區首塊8英寸碳化硅襯底,并成為全球知名芯片公司認證的供應商。今年8月在惠州成功研發出12英寸碳化硅光波導材料,成為全球少數同時掌握大尺寸導電型與高純型單晶碳化硅制備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
“我們的12英寸碳化硅材料具備低吸收率、高透過性及高達2.7的折射率等特性,是目前已知性能最優異的光學材料之一。”公司董事長姚永興介紹,該材料不僅適用于AR/AI眼鏡的輕薄光學鏡片,還將廣泛應用于高速光通信、激光雷達、量子通信等光電子芯片領域。
國碳半導體(惠州惠士康)計劃以惠州仲愷為全球總部,在仲愷高新區投資11.5億元,建設年產20萬片的12英寸光學級碳化硅材料項目。項目占地30000平方米,建成后年產值可達36億元,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12英寸碳化硅光波導材料基地。其中一期投資3億元,建設年產5萬片12英寸光學級碳化硅材料,1年內建成投產。產品主要包括12英寸碳化硅光波導材料和CoWoS先進封裝中介層,直接服務于AR/VR光波導鏡片、高速光通信、激光雷達以及AI芯片、GPU的2.5D/3D先進封裝,是實現下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自主可控的核心基礎。
產業鏈協同塑造新質生產力
“選擇仲愷高新區,是看中這里優越的區位優勢、完善的產業配套和優質的營商環境。”姚永興表示,仲愷高新區毗鄰深圳,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交通便利,且惠州地區已形成較為完善的電子信息產業鏈,為半導體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這一項目的落地,將進一步提升惠州在高端新材料領域的產業集聚度,為大灣區打造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注入新動能。
仲愷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引入國碳半導體(惠州惠士康)項目,到引導項目產業鏈化,仲愷高新區在“載體平臺、產業基金、人力支持、政策服務”等科創要素上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接下來,國碳半導體(惠州惠士康)項目將為仲愷高新區在“十五五”期間大力發展智能穿戴(AR眼鏡)、AI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核心支撐,同時帶動區域高端人才集聚、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持久動能。
新聞科普
?碳化硅光波導材料
?碳化硅光波導材料是一種基于碳化硅晶體的新型光學器件,具有高折射率、低損耗、耐高溫等特性,適用于AR眼鏡、光通信等高端光學場景?。
記者劉乙端 通訊員黃希婕 周麗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