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惠州市首個聚焦“幫企業找市場”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仲愷高新區工業云數字創新中心正式揭牌,“仲愷工業云數字大腦中臺”同步上線。該平臺由仲愷高新區聯合江蘇老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老虎云”)、中國電信共同打造,未來3年將建設能夠容納全區5000家以上企業的“數字云湖”,為“上云”企業提供客戶、訂單、產能、庫存等數據推送及配套服務。
已推動超900家規上企業“上云”
過去,工業數字化多聚焦于企業內部流程優化,這些“內向型”改造雖提升了效率,卻難解中小企業最根本的生存難題:訂單從哪來?庫存怎么去?產能如何匹配?
在此背景下,仲愷高新區積極打造工業云數字創新中心。據介紹,該中心是推進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激活區域產業發展活力的關鍵平臺支撐。平臺依托老虎云的海量數據與先進算法,為企業提供上云支持、數字化轉型咨詢等全鏈條服務,致力于推動工業與數字化及工業互聯網的深度融合,構建以“服務、交易、數據、生態”為核心的新型工業互聯網平臺,使數字技術真正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利器,對仲愷從“制造大區”邁向“產業強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截至目前,仲愷已開展24場數字化培訓,覆蓋企業1441家,成功推動超900家規上企業“上云”,初步實現重點產業區域全覆蓋。
AI+工業服務,從精準匹配到智能分析
在位于智谷智能制造產業園的仲愷工業云數字創新中心內,三面墻壁上的數字大屏正實時呈現著“仲愷工業云數字匹配大腦”、“產業招商發展分析”和“云交易大數據”等核心數據。與此同時,企業只需打開手機上的“仲愷工業云”微信小程序,“拓客云”“庫存云”“維保云”“產能云”“招采云”等10余項場景化服務便清晰呈現、觸手可及。
“我們被業內稱為工業版的‘抖音’和‘滴滴’。”老虎云聯合創始人兼CEO陳軍介紹,其旗下的“虎翅云工廠”已連接超過700萬家上下游企業,匯聚2170多萬條工業數據,注冊用戶突破百萬。“我們核心做的是‘外向型服務’,即通過跨域數據資源,打破行業與地域限制,幫助中小企業融入全國一體化大市場。”
與傳統綜合型云平臺不同,老虎云專注于企業“活下來、走出去”的剛需,圍繞市場拓客、去庫存和產能匹配三大場景,提供精準服務。平臺運用AI算法為企業打上諸如“新能源儲能配件供應商”“工業設備服務商”等數字標簽,實現供需兩端的高效對接。
“我們的目標是讓每一家‘上云’企業都擁有一個7×24小時自動匹配商機的AI智能體。”陳軍表示,平臺采用“低成本、易操作、強賦能”模式,精準適配不同規模企業需求——為小微企業找客戶、配資源;為中型企業提效率、降成本;為大企業建模塊、強決策。
仲愷“數字云湖”計劃3年覆蓋5000家企業
對企業而言,“上云”究竟意味著什么?江蘇國變智慧能源有限公司董事伍曼瓊分享了一組數據:2022年,公司一批價值350萬元的非標產品積壓近兩年,幾乎淪為“死資產”。接入老虎云“工業AI庫存匹配”服務后,僅用3天就匹配到華東地區的買家,并在15天內完成全部交易。
盈泰精密模具科技(惠州)有限公司是仲愷首批“上云”企業代表之一。公司主管陳峰坦言,最初對數據安全與系統操作存有顧慮,但平臺提供的加密技術、簡潔界面與定制化培訓逐步打消了他們的疑慮。“上線采購模塊后,庫存周轉率提升了30%,有一款產品因及時調整生產計劃,銷售額同比增長15%。”
針對企業普遍關注的數據安全問題,仲愷高新區科技創新和投資促進局負責人回應稱,政府已明確數據安全合規標準,指導平臺建立數據分級分類管理體系,并由中國電信完成算力與存儲服務器本地化部署,確保核心數據“不出域”。老虎云CEO陳軍補充道,平臺采用“五維數據分類法”,僅采集企業基礎信息和對外展示數據,不涉及核心生產機密,嚴格遵循“可用不可見”原則。
根據規劃,未來3年,仲愷將推動1100家規上工業企業、30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應上盡上”,建成能容納5000家以上企業的“數字云湖”,并定制開發“惠州工業大腦數字中臺”,為“上云”企業提供客戶、訂單、產能、庫存、維保等智能推送服務。
記者劉乙端 通訊員惠仲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