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億緯鋰能生產車間。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在仲愷高新區的智能工廠,機械臂精準協同,德賽西威組合輔助駕駛域控制器批量下線,市場占有率持續領跑行業;大亞灣石化區管道縱橫、罐塔林立,隨著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投產,這個連續六年位列“中國化工園區30強”第一的園區再添新動能;在惠陽,勝宏科技現代化的產業園里,高端PCB源源不斷產出,廣泛運用在AI算力、新能源汽車等產品上……惠州這片制造業熱土處處涌動著蓬勃生機。
近年來,惠州堅持制造業當家、實體經濟為本,聚力打造“2+1”現代化產業體系和“3+7”產業園區,持續推動制造業破浪前行。如今的惠州,正以“制造重鎮”的堅實底氣,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璀璨明珠。
政策引領,制造業量質齊升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也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撐。惠州深知這一點,近年來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初,《惠州市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出臺,從支持工業企業達產增效、制造業企業技術創新、企業提質創優、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等10個方面,全力提升惠州制造業發展能級。
在此之前,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支持惠州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意見》,支持惠州提升制造業發展能級,打造更具核心競爭力的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兩大萬億元級產業集群,并賦予惠州全球石化產業高地、國內一流數字產業基地、綠色低碳安全發展標桿、開放包容現代品質城市四大戰略定位。
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實施讓惠州制造業發展提速,實現量質齊升。今年前三季度,惠州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新動能產業增勢良好,規上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9%、12.5%,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61.6%、42.8%。規上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比超六成,凸顯惠州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工業結構質量實現新提升,工業“挑大梁”作用日益增強。
惠州在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中位列第30位;超高清視頻和智能家電產業集群、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連續兩年入選“中國百強產業集群”;大亞灣石化區連續6年位列“中國化工園區30強”榜首……惠州堅持產業集群化發展,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構建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兩大支柱產業集群發展勢頭強勁。
日前,惠城區智能家電產業集群、惠陽區合成樹脂復合材料產業集群獲評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加上此前獲評的博羅縣表面處理產業集群、惠東縣女鞋產業集群、仲愷高新區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集群等5個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至此,惠州共有2個國家級、5個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惠州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聚焦細分領域,在各自賽道形成了較強競爭力。
平臺支撐,企業家看好惠州營商環境
“椰泰椰汁”和“羅伯克咖啡”銷量穩居市場前列,“輕上”健康潮飲在抖音等互聯網平臺銷量排名第一。這些“網紅”飲料都產自惠州。
“從最初兩條生產線到如今三大生產基地,從單一品類到覆蓋全國的健康飲品矩陣,椰泰集團在惠州創造了新紀錄。”廣東椰泰飲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洪濤表示,預計今年椰泰集團在博羅的營收將突破35億元。待博羅園洲第三基地投產后,該集團在博羅的年產量將超過120萬噸,營收將突破50億元。
椰泰集團的快速發展,是企業家看好惠州,與惠州雙向奔赴的一個鮮明案例。周洪濤坦言:“持續在惠州增資擴產,源于這里青山綠水的滋養,更源于這里的一流營商環境,從土地供給到項目護航都展現了惠州速度與溫度,給了我們敢投敢闖敢創新的信心!”
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產業平臺“硬支撐”。近年來,惠州集中資源力量打造“3+7”產業園區,堅持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70%以上用于工業項目及其配套建設,70%以上用于“3+7”產業園區。產業園區作為發展的主陣地、主引擎作用日益彰顯,為惠州“2+1”現代產業集群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以椰泰集團所在的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為例,園區道路兩邊塔吊林立,車輛穿梭忙碌,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一個現代化的產業園區已具雛形。早前引進落地的惠州市天倬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江豐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已相繼投產,成為工業經濟發展的新增量。
園區平臺的能級還在不斷提升。今年上半年,“3+7”產業園區貢獻全市71%的規上工業總產值和67%的工業投資。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獲認定為省級化工園區,平臺含金量持續躍升,將為園區產業和企業打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活力迸發,企業持續做大做強
8月28日,全國工商聯發布“202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TCL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德賽集團有限公司、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惠州企業上榜,上榜企業規模實力與盈利質量同步提升。
“我深切地感受到惠州高質量發展的蓬勃脈動,也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和動力。”在今年的惠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暨全市重大項目集中動工儀式上,TCL科技集團首席運營官王成說。2024年,TCL在惠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539.7億元,增長18.8%;產值942億元,增長14.7%。TCL將繼續扎根惠州,持續加大在惠投資,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完善產業生態,為惠州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在政策的滋養下,惠州的企業市場主體活力迸發,不斷做大做強。無論是在國際賽場還是在家庭場景,無論是高端技術還是小微創新,從“惠州制造”到“惠州智造”,惠州企業越來越多的創新產品受到海內外客商青睞。
10月15日至19日,以“先進制造”為主題的第138屆廣交會一期展會舉行。惠州共組織197家企業參加線下展,展位數合計348個,參展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參加首期展會的TCL、威林科技、萬物互聯等49家企業攜上千款“含新量”較高的生活家電、新能源、汽車電子、智能裝備等產品亮相,吸引了全球客商廣泛關注。
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也要“鋪天蓋地”。中小企業是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和“神經末梢”,中小企業強則區域經濟強。截至2025年10月24日,全市實有經營主體946309戶,同比增長4.13%。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新一輪第二批支持的重點“小巨人”企業名單,名商科技有限公司等惠州4家企業上榜。截至目前,惠州共有13家國家級重點“小巨人”企業,65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1110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一大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脫穎而出。
記者謝寶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