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贛鋒鋰電科技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產車間。記者楊建業 攝
在廣州工作的曾鑫,周末駕駛新能源汽車,一路馳騁回到惠州父母家,“現在珠三角充電站很密集,跨城出行完全沒有‘里程焦慮’”。
這枚讓他自由往返雙城的電池,正來自家鄉惠州。作為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電池產業集聚區,惠州生產的電池,不僅驅動著他的愛車,更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從出行方式到休閑娛樂,從家庭用電到戶外運動,新能源電池產業中的“惠州智造”,讓人們的生活逐漸擺脫“線”制,讓清潔能源的應用更加自由、便捷。
能源自由
電池技術重塑生活方式
“回惠州兩個多小時車程,中途無需充電。”曾鑫說,車載電池的續航能力已從幾年前400公里提升到超800公里,在全省暢行也完全不成問題。
如今,惠州生產的動力電池,正為全國乃至全球眾多知名汽車品牌提供著動力來源,讓眾多市民能夠自由地跨城出行。
這份便利的背后,是惠州新能源電池產業提供的堅實支撐。
作為國內新能源電池的重要產業基地,惠州已形成產業鏈完善、品類齊全的集聚效應,惠州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連續兩年入選“中國百強產業集群”。
數據顯示,2024年,惠州新能源電池產業產值超千億元,惠州鋰離子電池產量超15.4億只。這意味著,不僅僅是路面上飛馳的新能源汽車,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掃地機器人等產品,其核心零部件——新能源電池,都很有可能烙著“惠州制造”的印記。
這些新能源電池,正深度融入人們的休閑生活。
戶外愛好者王先生最近開著裝配了太陽能充電系統的房車前往羅浮山露營。“太陽能電池在路上就能充電,到了營地就能為空調、照明、冰箱等供電,讓房車真正成為一個‘移動的家’。”
惠州匯能精電科技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副總經理杜哲解釋了這背后的技術原理:車用太陽能發電系統讓車輛不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一個移動能源站。“這套系統不僅用于乘用車,在救護車、消防車等特種車輛上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專業設備提供穩定、清潔的應急電力。”
產業聚鏈
“惠州智造”滿足多樣化需求
這些改變生活的應用場景背后,是惠州日益完善的新能源電池產業鏈。
在惠州新能源電池產業方陣中,既有億緯鋰能、比亞迪電池、欣旺達、德賽電池、贛鋒鋰業等一大批龍頭電池制造企業,又有宙邦化工、貝特瑞、廣麟材耀、科達利、利元亨、贏合科技、恒創睿能等200家產業鏈企業,共同加速惠州儲能高地崛起,滿足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多元化用能需求。
走進億緯鋰能的生產車間,自動化設備正高速運轉。這家惠州新能源電池龍頭企業作為創新型全場景鋰電池平臺公司,擁有超40年的鋰電池研發制造經驗,在多個領域表現卓越:鋰原電池自2016年起連續9年銷售額及出口額位列國內第一;圓柱電池去年出貨量位列國內第一、全球前四;動力電池領域率先實現46系大圓柱電池量產裝車;儲能電池領域去年出貨量排名躍居全球第二。
“在消費、動力、儲能等各個領域,無論是智能穿戴、智能家居,還是交通出行、智能醫療,抑或是家庭便捷儲能、工商業儲能、電力儲能等,我們都在不斷地創新,滿足市民多樣化的生活需求。”億緯鋰能相關負責人說道。
惠州贛鋒鋰電的生產基地同樣火熱,這里產出的各類電池,被廣泛運用到三星、傳音、OPPO、vivo、小米等知名品牌,為筆記本電腦、平板、智能手機、智能穿戴、智能終端等消費電子領域提供“芯動力”。
該公司消費電子事業部常務副總裁徐圣旺介紹,目前,公司手機及筆電類電池出貨量已位列全國前四,智能穿戴、智能電子類電池出貨量均位列行業前二。“惠州尤其是仲愷已構建起成熟的鋰電池全產業鏈,聚集了大量上下游配套企業,配套能力達85%以上。得益于此,公司供應鏈配套成本顯著降低,能更好地把握產業協同機遇。”
創新驅動
技術深耕賦能萬家燈火
技術創新的浪潮推動產業不斷升級,也讓科技成果走進千家萬戶。
億緯鋰能構建了6000余人的國際化、跨學科綜合研發團隊,設立了6個研究院及5個研究所,涵蓋從鋰電池、鋰離子電池、動力電池、電池系統到裝備材料、移動能源技術等方面電池研發平臺。利元亨作為全球第一梯隊的新能源裝備頭部企業,持續保持高強度研發投入,去年研發投入達3.36億元,占營收的13.55%,目前公司知識產權布局超過4000項,為產業鏈創新提供堅實支撐。
在細分領域,緯世新能源走差異化創新路線,專注于低空經濟與運動裝備賽道,其無人機電池產品憑借高倍率充放電性能助力競速賽事,電動沖浪板電池模組通過強化防水抗震設計,實現技術突破。“我們針對不同運動場景開發專用電池,如厚度小于2毫米的運動指環電池、容量密度提升30%的微型穿戴設備電池,滿足消費者對輕量長續航的需求。”緯世新能源相關負責人介紹。
正是這一項項技術創新,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周末,曾鑫一家駕駛新能源汽車來到郊外露營地。通過車輛對外放電功能,電烤盤飄出陣陣香氣,照明燈串點亮夜色。而在惠州電池企業的研發實驗室里,工程師已在為下一代電池技術展開攻關。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還依托省能源實驗室、頭部企業和研究機構,成立了新能源產業聯盟和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聯盟,為企業提供從基礎研究到技術孵化的全鏈條服務,推動新型儲能產業加快邁向全國第一方陣。
隨著新型儲能產業在惠州持續壯大,一枚枚“惠州智造”的電池,正如能量火炬,點亮千家萬戶對綠色自由生活的向往。
數讀惠州新能源電池產業
●惠州有200家新能源電池產業鏈企業:
○既有億緯鋰能、比亞迪電池、欣旺達、德賽電池、贛鋒鋰業等一大批龍頭電池制造企業
○又有宙邦化工、貝特瑞、廣麟材耀、科達利、利元亨、贏合科技、恒創睿能等產業鏈企業
●惠州新能源電池產業產值超千億元
●惠州鋰離子電池產量超15.4億只
記者陳春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