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一人民醫院由院黨委和紀委牽頭,對職能部辦和門診的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常態化督導檢查。
日前,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十條措施的通告”,要求從個人健康管理等10個方面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惠州各醫療衛生機構的日常診療秩序也基本恢復。為準確應對疫情發展變化,切實滿足群眾基本就醫需求,市紀委監委派駐市衛健局紀檢監察組和市直醫療衛生機構紀檢部門進行研究,共同細化監督清單、加大督查力度,為醫療秩序平穩恢復提供了有力的紀律保證。
“醫療衛生機構的復工復產同樣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環。”市衛健局黨組成員、市紀委監委駐市衛健局紀檢監察組組長駱豐表示,派駐紀檢監察組堅持監督檢查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做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不放手、措施不松勁,確保醫療機構日常診療服務復得順、復得好。
督促落實主體責任 做好防控“后半篇”
近日,惠州各醫院逐漸恢復了往常的診療服務秩序:冷清了幾個月的門診重新出現排隊的現象,住院部的床位漸漸被“填滿”,熟悉的就醫景象回來了。
在逐步恢復日常診療服務后,各大醫療機構該如何防止疫情傳播,保障居民安全有序就醫?2月23日,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醫療救治組印發的《廣東省醫療機構恢復日常診療服務防控新冠肺炎工作指引》(以下簡稱《指引》),給出了答案。
《指引》明確全省醫療機構在逐步恢復日常診療服務的同時,要毫不松懈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為廣東醫療衛生機構“復工復產”的官方指引,《指引》要求有序推動、逐步加強醫療機構恢復日常診療服務,同時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行百里者半九十,疫情防控‘后半篇文章’考驗的是衛健系統黨組織黨員干部的韌勁,要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駱豐表示,醫療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衛生機構是日常診療服務恢復的責任主體,在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紀檢部門更需要加強監督,確保監督檢查主體責任落實到位。
《指引》印發后,市中心人民醫院紀委制定了《新冠肺炎防控督導工作方案》和《感控督導員制度》兩項制度。同時,組建疫情防控督導小組和感控督導員兩支隊伍,將分組巡回督查和科室常態督導相結合,促進防控措施的點滴落實。
在該院恢復日常診療服務的過程中,院長直接領導下的28名感控督導員隊伍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負責監督各科室全面落實標準預防,指導科室工作人員正確穿脫防護用品,做好手衛生;糾正醫務人員在病區內各項操作的危險行為;定期或不定期進入隔離病房,現場檢查工作;并督導各科室落實科內培訓、考核及演練、防護物資使用、醫務人員的健康監測等,做到每日一報督導情況。
3月3日,市中心人民醫院收治的6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動態清零”。截至目前,該院依然保持著醫務人員院內零感染的記錄。
市中心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院紀委將繼續強化紀檢監察職責監督和院感防控專業監測兩項職能,做到不留下一處死角,不放過一處隱患,實現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不誤”,全面抓緊抓好醫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督導工作。
防控常態化 督導常規化
在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十條措施中,明確提出,要發揮發熱門診、診所、藥店的“哨點”作用,全市發熱門診要繼續做好病例監測工作,提升病例監測發現能力;診所和藥店要做好購買退熱藥品的實名登記,一旦發現可疑患者,立即引導至就近醫療衛生機構進行隔離排查,形成閉環管理。此外,醫療衛生機構要分時段預約診療,減少群眾排隊等候時間,嚴防院感發生。
如今,走進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急診、發熱門診和住院部的入口均有專人把守。進入診區前,市民須掃描“粵康碼”,填寫新冠病毒感染流行病學史問卷,憑借“已檢視”的憑條方可進入診區候診或探視。記者了解到,目前市第一人民醫院住院量已恢復到去年同期的90%左右,門診業務量則恢復了大約8成。
在恢復日常診療服務的過程中,市第一人民醫院紀檢部門堅持“一線走訪”“一線監督”“一線整改”,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形成閉環監督。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祝曉芬介紹,為確保疫情防控工作及恢復日常診療服務措施得到有效的落實,該院嚴格對照疫情防控標準,由院黨委和紀委牽頭,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常態化督導檢查。
現場辦公是市第一人民醫院在推動恢復日常診療秩序過程中的亮點舉措。祝曉芬和醫院紀委書記何偉鋒時常帶隊到一線,查看患者就診情況,聽取臨床的反饋問題,以患者就醫需求為導向,對門診防控措施提出整改意見,推動了多項防控措施的優化改進。
駱豐介紹,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防控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及設備的采購,市紀委監委駐市衛健局紀檢監察組還特別擬定了《關于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及設備(物資)采購監督工作的通知》,市衛健局成立物資設備保障工作小組、內控小組,明確職責和流程,加強對物資設備的采購、保障、籌集、發放工作進行規范管理、內控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間市第一人民醫院紀檢部門還密切配合各部門履行監督職責,特別是加強專項資金、社會捐贈物資的全程監管。
“制度和流程理順后,能否不偏不倚地執行到位是關鍵,離不開有效的監督。”何偉鋒介紹,為解決疫情期間捐贈物資的監督管理問題,該院綜合運用黨委會、院務會、專項檢查、專項治理、層層審批等方式,做到常態化、近距離的日常監督。同時,充分發揮紀檢監察、財務審計等監督力量,采取實地走訪、資料備案、定向抽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督查,掌握工作進度,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發揮“五員”作用 處理好“三個關系”
近日,派駐市衛健局紀檢監察組工作人員來到惠州多家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明察暗訪,重點查看體溫監測、預檢分診登記臺賬等,同時發出監督提醒函和警示通報,約談相關人員,督促醫院加快恢復正常醫療秩序,滿足居民日常就醫服務。
在駱豐看來,作為紀檢部門,要抓好主體責任的落實。一方面要認識到復工復產既是鞏固前期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保障人民群眾就醫的基礎;另一方面要做好兩手抓,就是既要做好復工復產,也要確保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不放手、措施不松勁。
“做好兩手抓,確保醫療機構日常診療服務復得順、復得好、不出事。”駱豐說。
實現這一目標,關鍵要發揮好“五員”作用——當好防控和恢復醫療秩序責任落實的監督員,疫情防控知識和日常醫療秩序指引的宣傳員,防控工作和醫療秩序工作的戰斗員,宣講先進典型的推動員,堅定“兩個維護”的示范員。
在駱豐看來,紀檢監察部門開展監督工作要處理好三個關系,即日常監督與防控監督的關系、全力支持配合與履行監督責任的關系、宣傳表揚先進典型和直接問責的關系。“既要做批評者,也要做喇叭員。”他說。
這在全市的各醫療機構,都有體現。
市第一人民醫院,就推選抗疫醫療隊成員參評省、市級榮譽稱號,同時大力宣傳抗疫戰士先進事跡,在醫院黨建文化長廊、廉潔文化廣場宣傳欄公開,以鼓舞人心。
在做好“監督者”的同時如何做好“服務者”?市職業病防治院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疫情防控期間,齊心抗疫、復工復產是最為中心的工作,紀檢干部應該學會身份互換。比如協調人力資源以解決防疫各個關口人手不足問題,加強輿論引導,規范物資管理,等等。
而在市疾控中心,紀委督促該中心牽頭組建了一支擁有300名專業技術人員的市縣鎮新冠肺炎流行病學調查隊,惠州確診病例以及陽性檢測病例均在24小時內完成流調。同時,紀檢干部積極加入流調隊伍與當地醫療機構通力合作,共同做好流行病學調查,提高流行病學調查及時性。
通過“兩手抓”,惠州衛健系統紀檢部門為加快恢復正常醫療秩序提供了重要保障。
市直衛健系統各單位紀檢部門抓落實
市中心人民醫院
監督關口前移下沉一線
市中心人民醫院紀委科學制定“兩項制度”,精心組建“兩支隊伍”,注重落實“兩個強化”,全面抓緊抓好防控督導工作。堅持以《新冠肺炎防控督導工作方案》和《感控督導員制度》兩項制度為抓手,用最嚴格標準、最細致措施、最剛性要求落實疫情防控崗位責任制;成立疫情防控督導小組和感控督導員隊伍兩支隊伍,將分組巡回督查和科室常態督導相結合,促進防控措施落實;注重強化紀檢監察職責監督和院感防控專業監測兩項職能,做到不留下一處死角,不放過一處隱患,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實現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不誤”。在推動醫院恢復日常診療秩序的過程中,醫院紀檢部門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積極主動作為,將監督關口前移,下沉一線,服務臨床。工作過程中,注重科學處理防控與監督的“三個關系”,認真當好疫情防控工作“五員”。通過督導,醫院強化了門診及各科室的預檢分診力量,優化了分診流程,有效減少人員聚集,降低院內交叉感染風險。
市第一人民醫院
堅持一線走訪監督和整改
市第一人民醫院紀委堅持“一線走訪”“一線監督”和“一線整改”,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形成閉環監督。嚴格對照疫情防控標準,由院黨委和紀委牽頭,對職能部辦和門診的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督導檢查,查看了各責任部門對恢復日常診療服務措施“七個一”工作的開展情況,對任務是否細化并落實到位、物資盤點使用情況、院內各類人群管控等工作一一進行詳細的了解。同時堅持將“嚴”字貫穿始終,對防控物資、專項資金、捐贈物資及設備采購進行監督,確保資金、物資使用經得起各級審計監督。同時堅持動態監督,及時進行“回頭看”,落實問責機制。在推動醫院恢復日常診療秩序的過程中,紀檢部門深入一線,實地查看患者就診情況,聽取臨床的反饋問題,遵循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宗旨,以患者就醫需求為導向,對門診防控措施提出整改意見。
市中醫醫院
全面督查一線防控科室
市中醫醫院紀委立足紀檢監察職責,全力配合醫院黨委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中對醫院急診科、預檢分診處、發熱門診、感染病區和院感部等一線防控科室進行了全面督查,檢查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落實情況,對督查出來的問題發出整改通知。3月13日起,組織各科室紀檢聯絡員督促本科室工作人員完成每日“釘釘”移動辦公管理平臺健康申報工作,并對連續兩次及以上未及時申報的工作人員進行提醒談話。4月4日起,醫院要求所有工作人員上班要在預檢分診處出示“粵康碼”,測量體溫后方可進入。紀檢人員參與并監督工作人員執行情況。為推動醫院恢復日常診療秩序,醫院紀檢部門及時傳達上級通知精神等,杜絕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同時重點開展專項防控資金、捐贈物資、緊急設備采購監督等,全力保障臨床一線防控物資供應。
市第一婦幼保健院
深入一線主動監督靠前監督
市第一婦幼保健院紀委聚焦監督第一職責定位,全力配合醫院黨委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深入一線主動監督,靠前監督,督促推動全院干部職工認真落實疫情防控舉措,推動醫院黨委疫情防控主體責任落實落細,為全面做好打贏疫情阻擊戰提供堅強有力的紀律保障。醫院各黨支部紀檢委員,大部分是奮戰在臨床防控一線的醫護工作者,他們立足崗位實際扎實工作,用心服務患者,守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推動醫院恢復日常診療秩序的過程中,醫院紀檢部門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作用,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督促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強化責任擔當,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全面推進復工復產工作,督促職能部門引進抗“疫”利器,在門診大門及急診科門口設置熱敏人體體溫監測系統,提高了科學防控疫情的效率。
市第二人民醫院
加強對各科室的檢查巡查
市第二人民醫院紀委主動履行疫情防控監督職責,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醫院紀委督促各科室認真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包括組織檢查各科室防控防疫物資是否齊備,能不能滿足恢復常態化診療需求;通過行政查房了解各科室還存在什么困難問題;督促建立內控機制,建立健全疫情防控物資的臺賬等,促進各科室工作順利運行。為了配合醫院復工復產及恢復日常診療,紀檢部門每天對醫院入口處的體溫檢測點進行巡查,對醫院各科室人員上班紀律情況進行巡查,同時加強指導相關科室優化設備、藥劑等的采購流程,完善相關制度,保障疫情防控物資及日常物資的順利采購。為增強警示教育,通過微信群等轉發疫情防控失職失責典型案例,提醒干部職工以案為戒,舉一反三,做到警鐘長鳴。
市疾控中心
全面督促織密織牢監測網絡
疫情發生以來,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加班加點,連續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該中心紀檢工作小組積極主動履行監督職責,將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監督的重要任務,督促推動中心黨總支統籌抓好疫情防控、積極推進復工復產等各項工作。紀檢工作小組全程監督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各個科室各項工作都有序開展,慎終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為落實主體責任提供堅實保障;強化工作紀律監督,嚴格疫情報告流程和工作制度,嚴格督促中心各科室織密織牢監測網絡,提高監測系統靈敏度,全面提高發現病人的能力和疫情報告工作效率;積極監督推進復工復產指導工作,深入企業、社區、學校等場所對專項小組開展技術指導、規范各單位疫情防控中的流程等工作進行監督指導,嚴格把控推進復工復產的重點環節,以強監督助力全市企業復工復產等。該中心紀檢工作小組根據疫情形勢變化,督促免疫科做好預防接種門診有序開診工作,目前整體運作情況良好。在應急物資采購上,中心采購監督小組進行全程監督,確保防疫物資規范合理使用。
市衛生監督所
督導全市發熱門診重點醫院
市衛生監督所紀檢部門積極履職盡責,充分發揮監督作用,確保各級決策部署落地見效;緊盯衛生監督行業重點問題,助推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抓實抓細;嚴查衛生監督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有力的紀律保障。市衛生監督所組織院感專家和執法人員分赴全市27間發熱門診重點醫院開展了專項督導,重點督查發熱門診各環節各流程,對發現的安全隱患,發出整改意見書并認真指導落實整改,確保醫院疫情防控工作落實落細。紀檢監察干部積極主動履職,深入一線收集宣傳素材,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在檢查工作落實時,采取座談、查看臺賬和跟蹤巡查等方式向各部門了解疫情防控期間各項任務落實情況。嚴格按照“五問十字決”要求,強化監督疫情防控物資購置,確保防疫物資規范使用。
市職業病防治院
全面參與防疫各個方面工作
市職業病防治院紀檢部門主動作為,全面參與防疫計劃制定、防疫人員管理、防疫物資采購及管理、防疫輿情監測等各個方面工作,確保單位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不誤”,比如在對防疫人員及全院干部職工的管理上,協助醫務科抽調全院各科室人員在院內組成預檢分診體系,筑牢院內防疫第一道防線。紀檢部門當好“監督者”和“服務者”,協調人力資源,解決防疫各個關口人手不足問題;加強輿論引導,確保防疫期間干部職工正面認識疫情防控工作;規范物資管理,做到防護到位且節約物資,推動復工復產。在防控物資購置和使用的監管上,嚴格落實“五問十字訣”,以院內采購制度為基礎,嚴格執行采購制度,堅持防護到位和節約使用原則,監管物資使用。
本版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周覓 通訊員陳惜輝 駱豐 李斯 紀寧 胡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