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檢察機關緊緊圍繞實現社會治理能力和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的目標要求,依法履行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職責,積極推進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專業化、規范化和社會化建設,努力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撐起一片法治的藍天。
經過近三年的努力,我市檢察機關的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明顯。“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市人民檢察院舉行“同舟共濟 檢護明天”檢察開放日活動,向社會通報有關工作情況。
3年來為919名未成年人申請法律援助
2017~2019年,全市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逮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937件1361人,決定不批準逮捕392人,不捕率為28.8%。共受理審查起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851件1144人,決定不起訴154人,不訴率為13.5%。全市檢察機關按照對涉罪未成年人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加強認知引導、心理糾正、行為糾偏,使他們不再誤入歧途。
在受理的成年人侵犯未成年被害人案件中,犯罪類型主要集中在性侵、暴力犯罪和侵財。針對這類嚴重的惡性刑事犯罪,堅持從嚴從快審查。
我市各級檢察機關依據《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指引》,落實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特別程序,2017~2019年全市檢察機關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共安排涉罪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參與訊問852人次;邀請合適成年人到場1174人次;為919名未成年人申請了法律援助;開展社會調查394人次;對882名符合條件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實行封存;對81名符合條件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
此外,全市檢察機關還充分發揮未成年人檢察監督職能。一方面,立足法律監督職責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2017~2019年共發出《偵查活動監督通知書》137份、《檢察建議》81份、《糾正違法通知書》50份,督促辦案機關依法辦案,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另一方面,通過開展專項檢察監督活動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針對社會關心疫苗安全問題,惠城區檢察院牽頭,聯合區衛計局、市場監管局,到區疾控中心、疫苗接種點等進行專項執法監督,開展疫苗安全專項檢查工作;為保障學校師生舌尖上的安全,惠城區、大亞灣區檢察院和龍門縣檢察院,以開展“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為契機,走進校園開展校園食品專項監督,為保障校園食品安全作出檢察貢獻。
推進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基地建設
經過幾年實踐探索,市檢察院與團市委就進一步構建我市未檢工作社會支持體系,制定出臺了《關于構建惠州市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合作框架協議》,下發至各縣區檢察院、團委。協議內容涵蓋建立“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庫”、協助檢察機關開展社會四查、社會救助等工作,對我市檢察機關和團委在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加強青少年法治宣傳和犯罪預防、強化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等方面實現雙贏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結合未成年人的幫扶特點,我市檢察機關加強與有關部門、單位協作,大力推進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基地建設,對主觀惡性較小、悔罪態度較好,情節輕微的無社會危險性不捕、附條件不起訴的涉罪未成年人,經過未成年人及其監護人的同意,由檢察機關選送符合入校條件的未成年人到觀護幫教基地進行技能培訓和德育教育,為其有效回歸社會創造條件,實現對涉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的良好社會效果。目前,全市已建成三所觀護幫教基地。
監督維護校園安全推進“一號檢察建議”落實
2018年以來,市檢察院把抓好“一號檢察建議”落實作為一項重要工作,納入院黨組重要督辦事項。未檢辦更是把抓好“一號檢察建議”監督落實作為重中之重,努力抓出最大成效。為此,專門制定了《惠州市人民檢察院關于深入推進“一號檢察建議”貫徹落實的工作方案》,明確責任,提出具體要求。
一方面,兩級檢察機關加強與教育部門的溝通配合,先后會同當地教育部門就如何推動“一號檢察建議”的貫徹落實召開座談會,共同商討落實措施。另一方面,兩級檢察機關加強與教育部門的聯合督導工作,2019年共到36所學校開展調研督導活動,通過重點督查和抽查暗訪的方式圍繞校園安全、預防性侵害制度等重要環節進行監督落實,共排查出問題21個,提出檢察建議3件,向學校提出的21條整改意見均被采納整改,有效維護了校園安全。
記者付巨晗 特約通訊員任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