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推出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制度,要求全國檢察機關對所有群眾信訪7日內程序回復、3個月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制度實施以來,惠州市檢察機關共通過信、訪、網、電渠道接受群眾信訪1018件,程序性和實體答復率均達100%。
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全國接訪場所暫時關閉,市檢察院統籌安排接聽12309檢察服務熱線電話和接收來信、網上信訪,對群眾來電耐心、詳盡解答,對非工作日時間的群眾來電于次日第一時間回電核實,對信件和網上信訪及時處理回復。1~3月,雖然來訪同比下降45.57%,但信、網、電總量同比上升57.76%,切實打通檢察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維護群眾利益。
我市兩級檢察機關明確控告申訴檢察部門作為群眾來信來訪的歸口管理部門,統一接收、回復、移送、交辦所有群眾來信來訪。對收到的群眾來信,做到當日信件當日拆閱、當日登記當日分流處理,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對于群眾來信做到逐件及時消殺防護。
收到群眾來信之日起7日內,將作出是否受理、補齊相關材料或者移送有關單位處理等分流決定,避免程序空轉,做到7日內程序性回復,3個月內實體回復,實現兩個100%。對所有信訪事項,做到“合理訴求解決到位、無理訴求解釋到位”。通過“線上+線下”雙同步,確保信件流轉清清楚楚、辦理過程明明白白。
市檢察院積極構建社會第三方參與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機制,建立“接訪干警+心理咨詢師+值班律師”工作機制,為群眾提供心理疏導和法律咨詢雙重服務。去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共邀請律師參與接訪27次,邀請心理咨詢師參與接訪2次。
我市兩級檢察機關嚴格落實群眾來信首辦責任制,依法辦好每一起案件,并做到3個月內答復辦理結果或進展情況,不能按期辦結的,每月答復一次進展情況,直至答復辦理結果為止。同時,對社會影響較大、容易引發涉檢信訪的案件,積極推行公開聽證工作,通過邀請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律師等第三方參加,共同做好信訪人的思想引導工作,推動案結事了人和。
2019年至今,全市檢察機關共對9起群眾訴求強烈、息訴難度大的申訴案件開展公開審查工作,均取得了較好成效。在辦理案件過程中,兩級檢察機關注重延伸檢察觸角,發掘和辦理司法救助案件,幫助因案致貧、因案返貧的信訪人解決實際困難。
惠州日報記者付巨晗 特約通訊員任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