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針對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檢查常態化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嚴查違法違規行為
北京市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發生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近日,市市場監管局針對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的環境整治和愛國衛生運動,認真做好常態化防控工作,開展重點環節食品安全大檢查。6月14日至15日,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1015人次,檢查農貿市場541個次,檢查市場經營戶5167戶,檢查餐飲單位1275個次,暫未發現違規經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行為。
指導市場落實消毒、通風等防控措施
市市場監管局組織針對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環境整治和愛國衛生運動,指導食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落實對市場的消毒、通風、清潔等防控措施,對進場車輛進行全面消毒,對工作區域進行全面消毒,保證市場清潔、通風,市場消毒完畢后應在明顯位置做好已消毒的標識,并對進入市場的人員進行提醒和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督促活禽經營市場嚴格落實“1110”制度(一日一清潔消毒、一周一大掃除、一月一休市、活禽零售市場當日活禽零存欄)。
重點檢查進口產品有無索取檢驗檢疫證明文件
在檢查中,工作人員加大對商場、超市等食品銷售者的監督檢查力度,督促食品銷售者嚴格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及記錄相關要求,采購食品依法索要相關憑證,不采購、貯存、銷售無溯源憑證、來源不明、過期變質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特別是進口產品要索取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檢驗檢疫證明文件。
為進一步加強對食品生產者的監督檢查,市市場監管局督促指導企業按照《廣東省食品生產企業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控制工作指引》要求,制定并落實完善疫情排查、疫情防控、消毒防疫等措施。嚴格禁止采購野生動物和不明來源的活體動物或動物源性食品原料進行生產加工,嚴禁食品生產過程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違法行為,一經發現要一律依法從嚴從重從快處罰,涉嫌犯罪的,及時移交公安部門。
禁止在餐飲環節購買和使用來源不明肉類
對餐飲單位,市市場監管局重點檢查單位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老機構食堂、建筑工地食堂、隔離點等重點場所的食品安全情況。對餐飲服務單位海鮮、豬牛羊肉的進貨查驗情況進行檢查,確保來源可追溯,堅決禁止在餐飲環節購買和使用來源不明的肉類、水產品以及其他食品原料。督促網絡訂餐平臺落實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保障外賣食品安全。
繼續強化集體配餐單位風險隱患排查
高考、中考即將到來,我市突出抓好關鍵人、物和環節監管,組織開展針對學校食堂、為學校供餐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校園周邊食品經營單位的飛行檢查。繼續強化集體配餐單位風險隱患排查,杜絕超負荷擴大配餐情況發生,指導學校和集體配餐單位做好食品安全相關人員的培訓教育。加快推進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提高智慧監管水平。
強化宣傳教育提高社會公眾食品安全意識
為嚴查違法違規行為,我市以各類經營生鮮、冷凍肉品及水產品的農貿市場(含附設冷庫)、專業冷凍冷藏庫房、商場、超市以及冷凍肉類和水產品使用量大的餐飲服務單位、食品生產企業等為重點場所,以生鮮和冷凍的豬肉、牛肉、羊肉、雞鴨肉等畜禽肉類、水產品及其制品特別是進口冷凍食品等為重點品種開展監督抽檢。針對監督抽檢、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堅決予以立案,依法予以嚴懲;符合移送公安機關條件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
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強化監督檢查,重點加強對商場、超市、餐飲單位、校園及校園周邊食品經營單位的監督檢查,加大抽檢力度,嚴格執法,嚴格查處違規經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行為,進一步強化宣傳教育,加強對食品從業人員的培訓,切實提高社會公眾食品安全意識。
(記者張斐 通訊員惠市場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