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審計局統籌整合審計力量,創新審計組織方式方法,堅持向信息化要資源、向大數據要效率,著力拓展審計監督廣度和深度,扎實推進審計全覆蓋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今年,全市審計機關首次實現對490家一級預算單位審計全覆蓋。
深調研
著力提升“查病”能力,跟蹤督促“治已病”成效
審計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黨中央政令暢通、助力打好“三大攻堅戰”、維護財經秩序、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市審計局調研組通過調研發現,新形勢下,傳統審計方式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審計發展趨勢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要拓展大數據技術運用,推廣運用數字化審計;審計的“后半篇文章”即審計整改,依然存在諸多不足,亟須繼續提高。
對此,調研組提出了相關建議。審計常態化“經濟體檢”作用的具體表現形式有三種,即“查病”“治已病”“防未病”。“查病”是揭弊于已然,“治已病”是糾錯于既然,“防未病”是防患于未然,三者互相聯系、相輔相成,統一于審計工作的實踐之中。要著力提升“查病”能力,向信息化要資源,向大數據要效率,為實現審計全覆蓋提供強大支撐。要跟蹤督促“治已病”成效,推動建立健全相關審計整改長效機制,強化審計成果轉化利用,充分發揮審計整改在促進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積極作用。要推動建立“防未病”體系,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和風險隱患,找準病根,并提出改革“治本”建議,發揮源頭化解、服務發展的“防未病”作用。
成果轉化
創新審計組織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審計能力和效率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審計局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實踐,在摸清全市審計對象底數、充分考慮審計資源狀況的基礎上,統籌整合審計力量,創新審計組織方式方法,積極探索運用大數據審計手段,努力提高審計能力和效率。
今年,在財政全覆蓋審計、促就業審計等審計項目中廣泛運用大數據審計方式方法,創新使用腳本編輯器、無人機航拍測繪等手段,在拓展數據獲取方式、對相關數據信息開展多維度的空間分析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審計工作的廣度和深度有了質的飛躍,全市審計機關首次實現對490家一級預算單位全覆蓋審計。
忠誠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市審計局按照財政審計全覆蓋的工作要求,對2019年度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審計;圍繞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對我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情況、西枝江水系水質保護情況和龍門縣水污染防治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審計;圍繞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重大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對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資金及款物管理使用、穩就業和保就業、市場監管系統減費降負、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檢查處理及整改等情況進行審計等,在保障政令暢通、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群眾利益、保護生態環境、規范權力運行、推進反腐倡廉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堅持做好審計“后半篇文章”。市審計局及時提請召開審計執法聯席會議,通報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研究部署審計整改工作,根據市政府委托,定期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審計查出突出問題的整改情況,并向社會公開各單位整改落實情況,接受輿論監督,推動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落實,完善審計整改工作長效機制,強化審計整改追責問責,強化審計整改結果的運用,切實發揮審計監督“治已病、防未病”的重要作用,促進各單位加強內部管理,規范財政財務收支行為,為惠州經濟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審計監督和服務作用。
典型案例
大數據助力審計全覆蓋
長期以來,在審計力量不足與審計任務較重的矛盾作用下,審計機關只能采用輪審方式開展預算執行審計工作,每年能夠覆蓋的審計對象有限。在強化信息化建設和大數據審計技術的支撐下,審計全覆蓋力度不斷加大、范圍不斷拓展。
今年,依托大數據審計技術,市審計局選派精通審計實務又能熟練運用計算機技術的審計干部組建數據分析核查團隊,就部門預算執行審計全覆蓋的思路和重點內容、數據結構和數據模型、組織方式和審計流程等進行研究攻關,首次實現對市直一級預算單位的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全覆蓋。審計中,數據分析團隊通過收集財政一體化數據、非稅系統數據、各單位會計核算數據以及市市場監管局、社保局等重點部門的業務數據,結合惠州實際建立數據分析模型,形成預算安排不科學、執行率低等多個數據分析模型,梳理出相應的疑點清單。在此基礎上,市審計局積極推進“統一數據分析+被審計單位自核自證+現場重點核實”的審計模式,加強非現場審計與現場審計的協調銜接,通過大數據分析摸清情況、發現疑點、精準定位,再集中力量有針對性地組織現場核查,推動提升審計監督效能,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目前,已實現市縣兩級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全覆蓋,橫向覆蓋“四本賬”,縱向覆蓋“市縣鎮”;已實現市一級預算單位審計全覆蓋,結合重點部門經濟責任審計縱向覆蓋同系統二級預算單位;已完成國有企業審計對象第一遍輪審,實施全市國有企業現狀審計調查;堅持黨政同責、同責同審推進經濟責任審計全覆蓋;持續推進重點投資項目審計全覆蓋,建立健全投資審計對象動態更新機制;不斷拓展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審計范圍,多形式、多層次、多頻次實施民生領域審計,努力實現“審計一個,規范一批,惠及一片”的效果。
本組文字 記者香金群 通訊員惠市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