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惠州市強制隔離戒毒所社區戒毒康復工作多祝指導站成立。
戒毒人員在市強戒所里通過各種方式學習。
戒毒人員在市強戒所里通過各種方式學習。
2020年5月9日,惠州市強制隔離戒毒所(以下簡稱市強戒所)被國家司法部評為“六無”(無毒品流入場所、無戒毒人員脫逃、無戒毒人員非正常死亡、無所內發案、無生產安全事故、無所內重大疫情和食品安全事件)強制隔離戒毒所先進單位,并連續25年榮獲此安全無事故單位稱號,在廣東省司法行政系統中排名第一。2020年6月23日,該所教育矯治科被廣東省評為“最美禁毒團隊”稱號。市強戒所自建所以來,5人受司法部表彰,147人分別榮立省、市級一、二、三等功。
如此佳績,仰賴的是優秀的團隊建設,仰賴的是完備的管理制度和強大的責任感,仰賴的是孜孜不倦的細致工作,幫助教育轉化吸毒人員,幫助出所人員融入社會,融入家庭,維護社會穩定。
做好團隊建設,夯實工作基礎
對于連續25年榮獲“六無”強制隔離戒毒所先進單位稱號,市強戒所所長謝佛娘認為,良好的團隊建設是獲得此榮譽的關鍵所在。
2018年1月,謝佛娘走馬上任市強戒所第五任所長。他充分認識到,要繼承和發揚市強戒所的優勢和好的傳統,統好班子是根本,所黨委“一班人”是發揮核心領導的關鍵。他逐個找班子成員談心,了解每一個人的主要經歷和主要優長,虛心聽取每個成員對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從而對人員實施科學的組織分工,量才適用,使其沒有推諉、扯皮、分工分家的現象發生。
謝佛娘還結合實際,制訂出了13項各行各業的有針對性的先鋒模范作用標準,使每個黨員自覺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與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標準對標,在本職工作崗位盡心盡力。
工作細致到極致,確保戒毒人員安全
“在所里,哪怕是一支牙刷不見了,我們都會全體出動,直到把這支牙刷找到為止。”謝佛娘坦言,“六無”中的任意一點,要想維持好都很難,難在每項工作都要把“細致”做到極致,更難在把這種“細致”持之以恒,這需要戒毒所工作人員有高度的責任感。
為了防止戒毒人員有偏激行為,像牙刷這種可以磨鋒利的物品就一根都不能丟,每天都要清點數量。因為毒品的侵害,戒毒人員的身體比正常人要差,為了保證戒毒人員無非正常死亡,市強戒所可謂把保護戒毒人員的工作做到極致。戒毒人員中有許多人都有高血壓,為了防止戒毒人員上廁所起來時摔倒,市強戒所在每個廁所里都安裝了扶手,并且對于身體有問題的戒毒人員,上廁所時都要有兩名民警或無病痛的戒毒人員跟著;晚上睡覺時,民警會多次檢查有病痛的戒毒人員,以免戒毒人員發病而沒人知道。
憑著這份持之以恒的責任感,憑著這份想方設法把工作做到極致的堅持,市強戒所才能連續25年榮獲“六無”稱號。
領導身先士卒,打贏疫情防控戰
1月26日,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阻擊戰正式打響。身為強戒所黨委書記的謝佛娘每年春節都是主動值班,今年也不例外。接到上級疫情防控工作任務后,謝佛娘立即回所組織在所中層干部開會,研究部署市強戒所的疫情防控工作。他深刻理解監管場所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要求全所干警職工和戒毒人員學習疫情防控工作有關知識和紀律,確保人人到位、人人知曉,確保場所安全穩定。
從那天開始,謝佛娘便以所為家,每天親自部署指揮,親自組織召開專題會議,親自帶領全所干警職工構筑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成為穩定人心、堅定信心的中流砥柱。在所里連續工作24天后,他又主動帶隊進入監管區一線親自督導執勤,靠前指揮,連續30天奮戰在監管戰“疫”一線。
該所黨委書記的親自督戰,讓一線的全體干警職工士氣高漲,許多干警職工主動提交請戰書和決心書,堅定地表示疫情不退、他們不退!近50名干警更創下連續46天的在崗執勤記錄。
至2020年9月2日,市強戒所恢復正常行政執法模式,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取得了全所疫情“零”感染的重大戰績。
不斷完善制度,規范矯戒工作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團隊能夠做到令行禁止、步調一致、勁往一處使、攻堅克難的有效保障條件,那就是紀律和制度。謝佛娘表示,市強戒所就是靠不斷建立和完善各種規章制度,來規范干警職工的言論和行為,不斷推進以管理、教育矯治工作為主業的各項工作,全面向前發展。
建所以來,結合自身的執法特點和客觀實際,建立健全政治工作類、所政管理類、教育矯治類、生活衛生類、生產財務類、行政后勤類等6大類、86項規定和制度。該所每周一次、大隊每日一次,始終堅持安全穩定形勢研判,全面把控警隊的思想動態和優缺點,全面管控戒毒人員的思想、言論、行為和戒毒過程中的突發和棘手問題。通過集中研判和分析,有效處置高危風險事件106起,掌握整理創新完善有效工作經驗26條。
26年來,經該所承辦收治的勞教人員、戒毒人員的24000余份檔案材料、法律文書“零”差錯,所屬干警職工行政執法“零”過錯。
解決出所人員監管難題,建立12個社區戒毒康復指導站
9月29日,惠州市強制隔離戒毒所社區戒毒康復工作多祝指導站成立,這是我市在各縣區成立的第12個指導站。
市強戒所以《禁毒法》為指引,以“法治惠民”思想為目標,主動作為,積極與各縣區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社區等進行部門聯動,在市司法局的指導下,成立了多個社區戒毒康復指導站,并派出市戒毒所專業團隊,對吸毒成癮人員進行延伸幫扶工作,有效解決了戒毒人員回歸社會后監管的難題。目前,已在惠東縣大嶺、稔山、多祝,惠城區小金口、水口,惠陽區秋長、平潭,博羅縣羅陽、石灣,龍門縣龍城,大亞灣區澳頭,仲愷區陳江等毒情形勢較為嚴峻的鄉鎮建成了指導站,實現了惠州市全覆蓋。社區戒毒社區康復指導站的成立,標志著惠州在禁毒戒毒工作上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為加強對指導站的指導和支持,在所內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大幅度減少的情形下,市強戒所大膽創新,于今年8月抽選15名所內戒毒管教能手、心理咨詢師等經驗豐富的民警成立了延伸管教大隊,分成7個小組派駐全市7個縣(區)司法局,依托已建成的12個社區戒毒康復指導站,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協調指導司法行政部門、市強戒所與當地禁毒部門協同配合做好解戒人員和社區戒毒人員的動態管控、戒毒治療、心理治療、幫扶救助、就業指導、宣傳教育等工作。截至目前,市強戒所民警依托指導站跟蹤走訪了125名解戒人員,與鎮辦禁毒辦、村居委、學校共同開展了16場心理輔導課,23次禁毒宣傳活動,10次就業輔導課。
專業干警坐鎮,幫助戒毒人員重回社會
有了戒毒康復指導站平臺,有了專業的延伸管教隊伍,社會戒毒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使得戒毒康復人員從收治到康復、康復到鞏固、鞏固到戒斷、戒斷到回歸全過程有人幫、有人管、有人教,讓戒毒康復人員和家屬都能體會到政府在極力挽救他們,體會到黨和國家對他們的關愛,極大提高了戒毒康復人員接受社區戒毒康復的自覺性,促使其順利回歸家庭、融入社會。
社區康復人員黃某紅,曾經吸毒20年,2次被執行強制隔離戒毒,如今卻成功戒掉毒癮,開始了正常的生活,這一切得歸功于社區戒毒康復指導站的成立,讓他重新走回正軌。黃某紅表示,自己在讀中學的時候,由于好奇心就吸了幾口,吸了幾天就上癮了,越吸越嚴重。2019年,走投無路的黃某紅再次到市強戒所戒毒。在他出所的時候,指導站的社區干警很關心他,經常對他進行跟蹤回訪,全力幫助他再次融入家庭和社會,給他很大的幫助。
謝佛娘表示,社區戒毒康復指導站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將不斷完善工作機制,細化工作措施,進一步促成戒毒重心向社區轉移,推動惠州戒毒工作一體化發展,深化惠州禁毒工作成效。
吃透戒毒新方法,引領我市戒毒工作達到新高度
時代的變遷和社會治理的向前發展,催生新時代創新戒毒工作的新要求和新發展。
自2014年改制后,市強戒所的收治戒毒人員總量下降了約75%,所內違紀違規人員下降了約96%。獲減期、獎勵的戒毒人員達到98%,教育矯治優良,獲立功、獎勵的人員達到15%。
自2018年人民警察隊伍實行警長制以來,該所有4名警察被授予三級高級警長職級、20名警察被授予四級高級警長職級,極大地鼓舞和激發了干警正確實施行政執法的強大動能。“最美禁毒團隊”“最美退役軍人”“最美家庭”等具有新時代特色的榮光在該所產生,極大地展示了為戒毒事業奮斗的光榮感和新時代的自豪感。
2019年5月,該所開始推進全國統一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建設。今年8月,該所的“五個中心”正式進行實體化運行。課堂化教育中心規劃有序,至今已組織課堂化教學160課時;可同時展開個體、群體心理測試與輔助治療的心理咨詢中心功能齊全,康復訓練中心、戒毒醫療中心和診斷評估中心運行良好,為進一步提高教育矯治的質量創造了新的條件。
市強戒所還積極發揮法制警示教育基地的作用,持續擴大社會影響力。主動承擔市直、縣(區)、機關、工礦企業、大中專院校以及普通學校的法制教育任務,每年為近1000人開展法制教育提供了生動的教材和場所保障,受到廣泛好評。
記者吳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