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分別于2016年、2021年接受兩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2018年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一直備受關注。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我市堅持“市領導暗訪督察+紀委監委全程介入+專班下沉督導”整改工作機制,按時保質完成了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交辦的39項整改任務和550件案件辦理;堅持立行立改、邊督邊改,零差錯、零延誤完成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355件交辦案件辦理,截至目前已全部辦結(含階段性辦結20件)。
高質量辦理中央環保督察交辦案件
我市把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高位推動,扎實推進。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13項整改任務、2018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17項整改任務、固體廢物專項督察9項整改任務已全部完成;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交辦的224件案件、2018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交辦的326件案件均已全部按時辦結;共追責問責領導干部184人。
2021年8月27日至9月26日,我市接受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督察期間,全市各級各部門全力以赴,同頻共振,高質量完成資料調閱、案件辦理、下沉督察、宣傳輿情等各項任務。我市無督辦案件、無典型案例,高質量辦理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交辦案件,355件信訪舉報案件辦理工作做到了零差錯、零延誤。截至目前,案件已全部辦結(含階段性辦結20件),辦結率100%;責令整改137宗,立案處罰86宗,罰款1181.63萬元;立案偵查1件,行政拘留5人,約談9人,追責問責14人。
我市突出對標對表,全面部署開展第二輪督察問題整改。根據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報告,我市認真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把“1+14”督察反饋問題(1個個性問題、14個共性問題)納入整改清單,明確各項整改任務的責任單位、督導單位、整改目標、整改時限,細化具體措施。市委、市政府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全市工作會議專題研究,全面部署整改工作。強化督促檢查,扎實推進第二輪督察問題整改。將督察整改任務列入市污染防治攻堅戰下沉督導重點內容,定期開展督導檢查。
全面排查生態環境工作底數加快補齊短板
雖然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任務指出的生活污泥處置、能耗雙控、海水養殖、垃圾填埋場管理、自然保護地小水電站清理整治等方面還存在不少短板,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的基礎仍不牢固。如,我市生活污泥處置能力不足問題還未完全解決;個別縣(區)生活垃圾焚燒飛灰處置仍不夠規范;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仍不足,農村污水治理、垃圾處理長效運營維護水平還不高;自然保護地管控力度仍需加大;部分自然保護區小水電站有待加快清理;部分礦山開采管理不夠規范,部分露天礦山復綠治理效果不夠理想,需加快治理。
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我市將壓實各級各部門問題整改主體責任,要求對照整改方案進一步細化落實措施,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建立整改臺賬,強化資金、技術保障,做到整改一項驗收銷號一項,完成好整改任務。堅持問題導向,集中力量推進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全面排查生態環境工作底數,加快補齊短板。深化重點流域、城鄉內河涌、高位池養殖治理,提升生活污泥、生活垃圾處置能力,扎實推進自然保護區小水電站清理整改和礦產資源生態修復工作。
據悉,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將督察整改作為督導首要任務,對各級各部門開展下沉督導、專項督查,及時通報存在問題,推動整改任務落實。對責任不落實、弄虛作假、整改不力的單位和個人,嚴肅依紀問責,堅決杜絕“表面整改”“虛假整改”“敷衍整改”。加強涉生態環境安全維穩工作。強化分析研判和預測預警,扎實推動涉環保“鄰避”項目平穩落地,把群眾涉環保信訪問題辦理擺在突出位置,對群眾重復投訴的突出環境問題實行領導包案制度,及時開展現場督導,確保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記者黃曉娜 通訊員惠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