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發惠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的通知

時間:2007-12-06 15:20 來源:本網
字號:

惠府辦〔2007〕86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惠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六日


惠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

       “十一五”時期是我市建設珠三角東部現代化經濟強市和廣東省現代石化數碼產業名城的重要時期。為適應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加快我市勞動保障事業的發展,根據國家、省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規定及規劃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基礎與發展環境
       我市改革開放以來奠定的物質基礎及未來經濟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為我市勞動保障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寬松的環境和物質條件?!笆濉逼陂g,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勞動保障工作,出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措施,圓滿完成了各項主要目標任務,為“十一五”時期我市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發展的堅實基礎。
       就業與再就業工作成效顯著?!笆濉逼陂g,全市新增就業崗位153075個,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40438人,推薦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8965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30529人;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3600人。其中“4050”人員35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從2002年的2.8%下降到2.6%,下降了0.2個百分點;累計進行再就業培訓29436人,其它職業技能培訓139266人。
       社會保險保障能力增強。一是社會保險各險種參保人數穩步增長?!笆濉逼谀沂猩绫8麟U種參保人數為238.2萬人次。二是社會保險基金征繳持續增長。至“十五”期末,共征繳社?;?6.06億元。三是全市社保基金結存狀況良好。至“十五”期末,全市社?;饸v年累計結存31.7億元(含養老個人帳戶結余15.3億元和醫保個人帳戶結余1.6億元)。四是按時足額發放各項社保待遇。“十五”時期,全市共核發社保待遇25.7億元。各項社保待遇逐年提高。五是社會保險險種不斷完善,社會保險統籌層次提高。
       企業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進展。建立了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制度,多次調整了工資指導線,最低工資標準增長30%。職工收入水平有較大幅度提高。2005年全市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6017元,比2000年在崗職工工資9607元增長了66.7%,年均增長10.8%。
       勞動保障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新成績?!笆濉逼陂g,累計對5.04萬戶用人單位開展了勞動保障年審,對2.32萬戶企業開展了執法檢查,為16.44萬名勞動者追回工資等待遇1.96億元,接待、受理信訪和舉報投訴案件1.02萬多宗,涉及勞動者13.15萬人。
       勞動關系調整邁出新步伐。勞動合同制度進一步健全,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正在建立?!笆濉逼陂g,累計立案受理勞動爭議案件2202宗,涉及勞動者11860人,涉案標的達12931萬元,結案率達93%。
       勞動保障能力建設邁上新臺階?!拔鍌€一”工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市和部分縣、區建成綜合服務大樓;市、縣(區)已建成了勞動和社會保險信息網,廣域網覆蓋率達到100%,市已實現與省社會保險和勞動力市場信息系統聯網,開通了互聯網公眾網站和“12333”電話咨詢服務熱線。
       (二)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預計“十一五”期間,全市城鎮每年需要解決就業的勞動力達3.4萬人左右,農村待轉移勞動力4萬人左右,而城鎮每年新增就業崗位只有5萬個,城鎮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突出。
       預計“十一五”期間,全市對技能人才需求25萬人,而“十五”期末全市技能人才只有15.6萬人,造成高技能人才奇缺。
       外來工的勞動保障權益受侵犯的現象還比較嚴重,如何進一步吸引和留住高素質外來工的問題亟待解決。
       社會保險制度和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部分非公有制企業和外來工參保率偏低,個別困難企業欠費嚴重。
       二、“十一五”時期發展目標及主要任務
       “十一五”期間,我市勞動保障事業發展要突出抓好促進就業和強力推進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工作這兩大重點。
       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就業服務體系,大力開發就業崗位,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大力開展農村青年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勞動者的技能水平和創業能力?!笆晃濉逼陂g,力爭全市新增就業崗位30萬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就業再就業28萬人,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2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0%以內。各類職業技能培訓25萬人。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
       (一)培訓就業主要任務。
       到“十一五”期末,全市新增就業崗位30萬個,其中公益性崗位新增7500個;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率60%以上,“4050”人員再就業率50%以上。免費推薦下崗失業人員就業2萬人;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12萬人,年均培訓2.4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20萬人;培訓各類人員20萬人,職業技能鑒定18.5萬人,鑒定工種增加到200個;培養高技能人才6000人,其中技師300人;免費培訓下崗失業人員1.8萬人,培訓后再就業率達65%以上;創業培訓(含SYB創業培訓)1萬人,培訓合格率達80%以上,培訓后創業率達60%以上;勞動預備制培訓6000人,培訓后就業率達80%以上;市技校創建成高級技工學校,全市創建2所省級重點技校。
       (二)社會保險任務。
        加快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地方補充養老保險、企業年金等多層次的保險,做實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完善養老保險政策,解決靈活就業人員和個體勞動者參加養老保險問題;建立和完善農村基層干部、被征地農民、計劃生育純生二女結扎夫婦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逐步提高醫療保險待遇水平;鞏固和完善社會保險市級統籌,實現社會保險市級統籌后基金收支平衡;強力推進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工作。到“十一五”期末,全市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均達到68萬人?!笆晃濉逼陂g,征收養老保險基金47.01億元、失業保險基金5.66億元、工傷保險基金2.51億元、生育保險基金1.39億元、醫療保險基金23.17億元。
       (三)權益維護任務。
       繼續推進工資指導線、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人工成本預測預警工作,建立健全拖欠工資監控預警、拖欠工資責任追究、工資支付違法行為舉報、應急處理預案等制度,遏制拖欠、克扣工資等違法行為的發生,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全面實施勞動合同制度,力爭各類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0%以上;處理勞動保障監察案件結案率達到95%以上。
       (四)基礎建設任務。
       “十一五”期末前,完成鄉鎮勞動保障監察中隊組建工作,形成市、縣(區)和鄉鎮三級執法架構;加強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鄉鎮勞動保障機構建設;爭取建成市、縣(區)、鄉鎮三級勞動保障信訪工作網絡;加快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建設。以市就業訓練中心為基礎,建設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各縣、區要建成一個綜合培訓基地,建設86個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基地;完善“12333”勞動保障電話咨詢系統平臺建設,完善市勞動保障數據中心和網絡中心的建設,完成社會保險市級統籌軟件的開發和系統集成,實現全市社保經辦機構及部分醫療機構的聯網。
       三、主要政策措施
       (一)加大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就業工作力度,完善城鄉統籌就業制度;逐漸將農民工納入公共就業服務范圍。抓住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機遇,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努力擴大就業;發展社區服務業,增加就業崗位;完善各項政策,鼓勵吸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
       (二)加強對失業調控工作的組織領導,規范企業裁員,充分發揮失業保險的作用,為失業人員提供免費職業介紹、免費職業培訓、小額貸款、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建立城鄉統一的就業與失業登記制度和就業援助制度。
       (三)加強鎮(辦)勞動所(站)制度化、現代化和社會化的建設,完善就業服務,實現就業服務專業化和社會化,網絡建設信息化,擴大服務范圍和項目,規范“一站式”服務。
       (四)加強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增強新工種(專業)開設能力;強化再就業培訓,落實購買培訓成果的政策,大力開展創業培訓,著重實施SYB創業培訓,培養一批創業帶頭人,落實創業培訓合格人員享受小額擔保貸款的優惠扶持政策;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實施“惠州市8萬農村青年技能培訓工程”,建立鄉鎮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確保培訓工作不斷引向深入;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訓力度,建立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加強職業技能鑒定,以質量控制為前提、以技術支持為手段,建設職業技能鑒定網絡,建立技師工作站,加強考評員隊伍建設,促進職業資格證書教育。
       (五)切實解決社會弱勢群體和特殊參保人員的醫療保障問題。一是通過建立救助制度,切實減輕個人負擔;二是建立城鎮居民住院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確保城鎮居民的基本醫療需求,減輕城鎮居民的醫療負擔。
       (六)加強社?;鸬谋O管工作,形成基金征收、支付、管理、監督四位一體的監管體制,規范社?;鸸芾硇袨?,預防和打擊欺詐冒領社會保險金的行為,堵塞基金支付漏洞。
       (七)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工作。落實監察員責任制;開展執法大檢查和專項執法檢查,規范企業用工行為和企業及其員工的社會保險參保與繳費行為;繼續做好信訪工作,認真解決群眾信訪反映的問題,落實維護穩定的領導責任制。
       (八)建立健全抽樣調查、重點調查和統計報表臺帳制度,進一步做好勞動保障專項資金籌集使用情況的統計。
       四、重點建設項目
       (一)8萬農村青年技能培訓工程。對我市向非農產業轉移就業的12萬人以上的農村富余勞動力開展技能培訓。
       (二)創業培訓富民工程。圍繞市委、市政府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的決策實施創業富民工程。通過提供創業培訓、專業指導和政策咨詢等相關服務以及創業資助、稅費減免、小額貸款等政策扶持,鼓勵和支持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及其他就業群體創辦企業或其他經營項目,以創業帶動就業。
       (三)農民工技能提升培訓工程。全面實施“惠州市農民工技能提升培訓計劃”,以“提升技能、穩定就業、促進發展”為主題,運用財政補貼政策,組織用人單位、各類職業培訓機構和就業服務機構,大力開展在惠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
       (四)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工程。加快市級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在市就業訓練中心現有基地基礎上改建形成10000平方米的基地,具備開設20個以上專業(工種)及中、高級和技師等各層次的職業培訓能力。項目突出新職業和高技能特色,體現公益性,著眼于創新、補缺、提高;加強縣級綜合性職業培訓基地建設。
       (五)加快勞動保障工資監控系統建設工程。建立和完善全國統一的“12333”系統,提供人工和自動兩種方式以及24小時不間斷服務;開發企業工資支付監控系統軟件,督促企業及時發放工資;各縣、區建設工資支付監控平臺(可與其主管部門資源共享)系統并延伸到各街道辦事處、鄉鎮勞動保障管理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性狂猛xxxxxbbbbb| 天堂va在线高清一区| 第一次h圆房细致前戏| 我要看一级毛片|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久久只有这才是精品99| 超清av在线播放不卡无码| 日本精品一卡二卡≡卡四卡| 国产在播放一区| 久久久久久久性| 老司机67194精品线观看| 成年日韩片av在线网站| 哦┅┅快┅┅用力啊┅┅动态图| 国产初次破初视频情侣| 亚洲va欧美va| 久久福利资源网站免费看| 日韩高清第一页|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熟妇色熟妇在线视频播放| 女同恋のレズビアンbd在线|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视频啊视频|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羞羞漫画成人在线| 极品人体西西44f大尺度|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又粗又大又长又爽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男女无遮挡毛片视频播放| 好男人资源在线手机免费| 亚洲视频在线不卡| 你懂的免费在线| 日本黄色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四区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草草久久久无码国产专区| 快穿之肉玩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