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惠州調查隊
2014年4月8日
2013年,惠州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盡快進入珠三角第二梯隊”的總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快的總基調,積極應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著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全市經濟實現持續快速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的進步。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678.4億元,比上年增長13.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6.7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1550.6億元,增長16.0%;第三產業增加值991.1億元,增長11.0%。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5.1:57.9:37.0。民營經濟增加值1018.9億元,增長13.8%。2013年,惠州市人均GDP57144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為9227美元。
全市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50.1億元,增長24.5%;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28.1億元,增長19.7%。其中,教育支出72.6億元,增長16.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6.8億元,增長21.9%;醫療衛生支出26.3億元,增長20.5%;節能環保支出28.6億元,增長281.1%;農林水事務支出26.5億元,增長0.5%。稅收總收入728.7億元,增長3.5%。其中,國稅522.6億元,下降1.3%,國稅中的國內稅收收入342.2億元,增長12.5%,國稅中的海關代征稅180.5億元,增長-19.9%;地稅206.1億元,增長17.9%。
全年市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上漲2.1%。其中食品類上漲4.6%,居住類上漲2.3%,衣著類上漲1.9%,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上漲1.4%,煙酒類上漲1.1%,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漲0.5%,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下降2.5%,交通和通信類下降0.1%。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下降2.9%。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65603人,下崗再就業人員21198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0627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3453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25%,比上年末下降0.1個百分點。
二、農業
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75.0萬畝,比上年下降3.5%;糧食總產量55.7萬噸,下降11.1%;蔬菜總產量243.1萬噸,增長8.7%;水果總產量66.9萬噸,增長5.6%。
全年肉類總產量19.1萬噸,比上年下降0.2%。其中,豬肉產量14.2萬噸,增長2.0%;禽肉產量4.6萬噸,下降6.9%。全年水產品產量15.7萬噸,增長4.9%。其中,淡水產品產量7.7萬噸,增長4.0%;海水產品產量7.9萬噸,增長5.9%。
三、工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59家,實現增加值1374.6億元,比上年增長17.7%。分行業看,電子行業完成增加值560.2億元,增長29.3%;石化行業完成增加值314.1億元,增長9.2%。電子行業、石化行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40.8%、22.9%。分企業類型看,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加值843.4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61.4%,增長19.2%;國有企業增加值274.3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20.0%,增長8.4%;民營企業增加值252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18.3%,增長3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6399.1億元,增長17.3%,其中,內銷產值3992.8億元,增長20.2%;出口交貨值2406.3億元,增長12.8%。內外銷比例為62.4:37.6。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236.3億元,增長37.2%,產品銷售率98.2%。
四、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1401.3億元,比上年增長18.6%。分城鄉看,城鎮投資1243.5億元,增長11.6%;農村投資157.8億元,增長67.4%。分投資主體看,國有經濟投資265.4億元,增長13.0%;民間投資863.6億元,增長20.1%;港澳臺、外商經濟投資228.9億元,增長13.0%。
全年工業固定資產投資423.7億元,增長20.8%。其中,石化行業投資55.9億元,增長62.3%;電子行業投資117.6億元,增長30.1%。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593.5億元,增長23.1%;商品房建筑面積5810.7萬平方米,增長26.9%;商品房竣工面積634.8萬平方米,增長24.7%;商品房銷售面積1149.5萬平方米,增長39.0%;商品房銷售金額672.1億元,增長40.5%。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57.9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分地域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707.5億元,增長15.4%;農村消費品零售額150.4億元,增長6.4%。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96.2億元,增長14.9%;零售業零售額685.6億元,增長14.4%;住宿業零售額15.2億元,增長1.8%;餐飲業零售額60.9億元,增長8.3%。
從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看,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21.5%,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0.8%,化妝品類增長0.1%,金銀珠寶類增長47.7%,日用品類增長11.3%,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6.6%,書報雜志類增長23.2%,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3.2%,中西藥品類增長68.2%,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8.9%,通訊器材類增長14.5%,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4.2%,汽車類增長27.3%,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389.9%。
六、對外經濟
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573.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0%。其中,出口333.2億美元,增長14.1%;進口240.7億美元,增長18.6%。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92.5億美元,比上年增加3.4億美元。
從出口市場看,2013年主要出口市場的占比分別為:韓國38.7%、香港26.1%、美國11.7%、歐盟7.1%、拉丁美洲3.8%、東南亞3%、日本2.5%,這七大市場占比合計93.0%。
全年共簽訂外商直接投資項目合同284宗,下降13.1%;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28.9億美元,增長8.9%;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8.3億美元,增長6.2%。全年工商注冊新登記外商投資企業339家,新增注冊資金6億美元。年末全市工商登記外商企業實有6627家。其中,香港4292家;臺灣、英屬維爾京群島、薩摩亞合計871家;韓國163家;美國103家;日本67家;歐洲34家。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年末全市境內公路通車里程總長11234公里。其中等級公路10703公里,高速公路492公里。通車里程公路密度為99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級公路密度為94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年沿海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4784萬噸,其中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12萬噸。
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41.4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5.7%,其中私人汽車36.1萬輛,增長18.3%。民用轎車保有量25萬輛,增長19.3%,其中私人轎車23.6萬輛,增長20.2%;當年新注冊上牌私人轎車4.1萬輛,增長18.6%。
全年郵政電信業務收入64億元,增長2.7%。其中,郵政業務收入2.4億元,比上年增長1.9%;電信業務收入61.7億元,增長2.7%。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31.5萬戶,其中,城市固定電話用戶92.9萬戶;農村固定電話用戶38.6萬戶。年末移動電話597.8萬戶;年末3G移動電話用戶437.9萬戶。至年底,共有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110萬戶。
全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3551.5萬人次,增長12.6%。接待住宿游客1501.6萬人次,增長14.4%,其中國內游客人數1294.6萬人次,增長15.4%。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212.7億元,增長15.5%,其中旅游外匯收入7.7億美元,增長13.7%。至年底,全市共有旅游景區(點)76個,其中國家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9個、3A級景區2個;旅行社58家;品牌星級酒店72家,其中國際品牌酒店10家;五星級飯店5家,四星級飯店10家;持證導游1831人。
八、金融、保險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3138.8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6.4%。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2984.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9.0%。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2036.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7.4%。其中人民幣貸款余額1826.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1.7%。
全市共有各類保險公司50家(含分支機構),全年實現保費收入64.5億元,增長14.1%。其中,壽險保費收入40.4億元,增長8.4%;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1.2億元,增長11.9%;財產險保費收入22.9億元,增長26.0%。支付財產險賠款3.94億元,增長31.3%。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參加當年高考被錄取的學生人數27845人,考入中專人數30095人;本地普通高等院校招生8942人;高中畢業生升學率92.85%;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8.7%;小學畢業生升學率100%;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全市承擔的推進義務教育發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獲批轉為全國示范項目。惠陽區、惠城區、大亞灣區和仲愷區被授予“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稱號。
全市新認定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15家,市級16家,至年底全市共有企業技術創新平臺189家。全年共申請專利15168件,增長53.3%; PCT(專利合作條約)專利申請154件;專利授權5976件,增長46.0%。其中,發明專利申請2467件,占申請總量的16.3%。全市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27件。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共有博物館6個,群眾文化事業館(站)79個,公共圖書館5個,廣播電臺頻道7套,電視頻道6套。廣播人口覆蓋率和電視人口覆蓋率均為100%。全市有線電視用戶74.21萬戶,數字電視用戶53.5萬戶,娛樂歌舞廳299家,網吧589家。
年末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不含村衛生室)1096個,其中,醫院、衛生院139個(鄉鎮衛生院73個);婦幼衛生保健機構6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5個;衛生監督所5個。全市擁有病床數19155張,比上年增長11.2%。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16258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5528人,比上年增長6.5%。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9578人,注冊護士10266人。另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技術人員384人,衛生監督所衛生技術人員148人。另有村衛生室1508間。
年末全市共有體育館20個,體育娛樂場所75個。全年體育健兒在省級以上比賽中共獲獎牌55枚。其中,獲世界賽金牌1枚;獲國家賽金牌7枚;獲省賽金牌12枚。
十一、人民生活、社會保障和安全生產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4029元,比上年增長13.0%,剔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7%。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44.1%;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5.6平方米。
市區城鎮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2992元,增長10.1%,剔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8%。
年末全市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197.6萬人,比上年下降2.2%;領取養老金通過社會化發放人數9.2萬人,增長8.9%。參加失業保險127.4萬人,增長37.7%;年末領取失業救濟金人數2815人,下降17.4%。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159.3萬人,增長14.2%。
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7836張,收養人員1971人。城鎮各種社區服務設施6110個,其中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766個。共發行銷售福利彩票11.2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2億元,直接接收社會捐贈1.8億元。
全年共發生各類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197宗,死亡117人。其中,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09人,占各類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的93.2%;工礦商貿企業事故死亡6人,占各類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的5.1%;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115。
十二、人口、資源和環境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70萬人,人口密度414人/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43.37萬人,戶籍人口出生率11.59‰,死亡率4.66‰,自然增長率6.94‰。
全年總用電量248.4億千瓦時,增長9.3%。其中工業用電176.9億千瓦時,增長10.5%。年末全市擁有500千伏變電站4座;110千伏以上變電站125座,主變容量2519萬千伏安。
至年底,全市建成區面積302.8平方公里,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0566公頃;實有鋪裝道路面積2414萬平米,鋪裝道路長度1887公里;供水管道總長度2781公里,排水管道長度2663公里。供水綜合生產能力146萬立方米/日,供水總量32531萬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量12486萬立方米。
年末全市森林面積69.7萬公頃,當年造林面積3112公頃。全市共有自然保護區26個,保護區面積8.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1.28%。
注:1、本公報中2013年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統計圖中2008-2012年數據為年報數。
2、公報中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4、表中“…”表示數據不足最小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