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惠州市委市政府繼續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搶抓“雙區”建設機遇,工業生產全面向好,社會消費加快復蘇,項目建設進一步提速,經濟總體全面向好。
一是工業生產穩步恢復,電子行業增勢較好
1-4月,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582.31億元,同比增長27.5%(去年1-4月為下降9.4%),比2019年同期增長15.5%,兩年平均增長7.5%。從增加值行業面看,34個大類行業中,除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下降0.1%)、紡織服裝服飾業(下降7.5%)2個行業下降外,其余32個行業實現同比增長。從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長看,有22個行業實現增長,行業增長面達到64.7%。其中,電子行業增加值增長24.9%,兩年平均增長9.4%;石化能源新材料行業增加值增長18.6%,兩年平均增長5.4%;生命健康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5.9%,兩年平均增長7.4%。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4.6%、26.5%,兩年平均增長分別為8.2%、10.3%,分別高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平均增速(7.5%)0.7個百分點、2.8個百分點。
二是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投資結構繼續優化
1-4月,固定資產投資746.32億元,同比增長33.6%,比2019年同期增長27.6%,兩年平均增速為13.0%,惠州固定資產投資總體呈現較快增長。工業投資有力推進。1-4月,工業投資213.73億元,增長49.3%,比2019年同期增長56.6%,兩年平均增速為25.1%。基礎設施投資163.52億元,增長13.3%,比2019年同期增長28.1%,兩年平均增速為13.2%。房地產開發投資穩步上升。房地產開發投資370.57億元,增長26.4%,比2019年同期增長11.0%,兩年平均增速為5.4%。
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8.3%,比2019年同期增長87.2%,兩年平均增速為36.8%,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和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分別增長22.8%、284.7%和13.4%。先進制造業投資增長69.1%,比2019年同期增長62.7%,兩年平均增速為27.5%,其中裝備制造業投資增長59.5%。
三是消費市場恢復性增長,多數商品銷售形勢良好
1-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1.67億元,同比增長27.7%,比2019年同期增長4.3%,兩年平均增長2.1%。其中,全市限額以上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餐飲業零售額分別增長39.8%、33.8%、104%、65.2%。從大宗商品零售額來看,成品油、汽車零售額分別增長18.1%、64.7%;綜合零售企業和家電零售額分別增長3.1%、-4.2%。多數商品銷售增勢良好,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快速增長。1-4月,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14個商品類別同比增速均超過10%;汽車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同比增速分別為64.7%、70.6%、68.7%、62.1%。
1-4月,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496.21萬平方米,增長68.8%,兩年平均增長10.7%;商品房銷售額608.89億元,增長96.9%,兩年平均增長17.8%。
四是對外貿易形勢有所改善
1-4月,全市外貿進出口863.97億元,增長32.9%,兩年平均增長-3.3%;其中出口597.33億元,增長44.4%,兩年平均增長-1.4%;進口266.64億元,增長12.9%,兩年平均增長-7.0%。
五是金融存、貸款保持較快增長
4月末,金融本外幣存款余額7612.49億元,增長15.5%,兩年平均增長10.6%;其中人民幣住戶存款余額3092.84億元,增長14.7%,兩年平均增長12.0%。金融本外幣貸款余額7776.35億元,同比增長22.3%,兩年平均增長21.6%;其中中長期人民幣貸款1989.02億元,增長32.9%,兩年平均增長24.8%。
六是消費與生產價格均上漲
1-4月,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6%。消費品價格同比下降1.1%。從八大類構成看,食品煙酒類下降0.3%,衣著類上漲0.3%,居住類上漲1.0%,生活用品及服務下降0.2%,交通和通信類上漲0.7%,醫療保健類上漲2.1%,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增長1.4%,其他用品及服務類上漲2.6%。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1.8%。
總的來看,1-4月經濟運行保持恢復性增長,積極因素繼續增多。同時也要看到,全球疫情形勢仍然復雜,世界經濟恢復很不平衡;國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發展中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下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總體工作部署,鞏固經濟恢復性增長基礎,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附注:
(1)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為實際增長速度;其他指標除特殊說明外,按現價計算,為名義增長速度。
(2)地區生產總值核算口徑已含R&D支出。
(3)兩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應同期數為基數,采用幾何平均的方法計算的增速。
(4)根據最新行業分類標準,第一產業不包含農、林、牧、漁服務業,第二產業不包含開采輔助活動和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第三產業包含農、林、牧、漁服務業、開采輔助活動和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5)金融數據來源于中國人民銀行惠州市中心支行;價格指數來源于國家統計局惠州調查隊;用電量數據來源于供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