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固定資產投資結構優化,多項指標創新高,為社會經濟發展蓄積堅實后勁。上半年,惠州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3193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71.1億元,項目數及投資額均比上年同期增長27.1%。投資數據有以下四大亮點:一是6月當月固定資產投資額創歷史新高。6月當月完成投資349.7億元,當月投資額創歷史新高。二是固定資產投資的結構進一步優化。非房地產開發投資占比54.7%,比一季度高7.8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占比31%,比一季度高3.9個百分點,比重創2018年以來新高。三是工業投資額超過東莞,躍居至全省第3位。6月當月工業完成投資116.5億元,當月投資總量創歷史新高。上半年,在統工業項目1170個,完成工業投資425.1億元,位列全省第3位,分別超過東莞(421.8億元)、深圳(389.5億元)3.3億元和35.6億元;同比增長38.9%,比全省平均水平(24.5%)高14.4個百分點,位列全省第6位。四是其他經營性服務業投資快速增長。上半年,其他經營性服務業(指第三產業中扣除基礎設施,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房地產住宅等投資以外的投資)完成投資214.1億元(占三產投資比重22.7%),增長54.2%,比第三產業增速高31.9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速為30.4%,比一季度兩年平均高6.7個百分點。值得關注的是,一是工業技術改造項目規模減小,占工業投資比重低于全省。上半年,全市工業技術改造項目560個,計劃總投資同比減少55.75億元,技改項目平均規模對比上年同期明顯下降。同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22.8%,遠低于全省(37.2%)和珠三角地區(43.9%)的水平,位列全省第17、珠三角第9。二是外源性經濟投資增長較緩。上半年,外源性經濟(含港澳臺及外商投資)投資120.7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8.8%),增長10.1%,比一季度回落1個百分點,增速低于全市固定資產投資17個百分點。下一階段,要繼續發揮固定資產投資在轉型提效益、培育新動能、補短板惠民生等方面的先導性作用。要加強工業企業優惠政策宣傳,激勵中小企業主動進行產業升級,提高行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