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惠州市統計局公布一季度經濟運行簡況。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3年一季度惠州地區生產總值1201.21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5.18億元,增長6.8%;第二產業增加值625.19億元,增長2.7%;第三產業增加值510.85億元,增長4.8%。
在國際形勢錯綜復雜、全球需求減弱等風險挑戰下,這座地處大灣區的“萬億工業大市”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交出一份平穩的經濟答卷。
記者梳理數據時發現,惠州市近年的工業投資保持著高速增長。去年,惠州市工業投資1396.5億元,增長42.1%,總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二。今年一季度,惠州在去年的基礎上實現高增長,完成工業投資332.3億元,總量排全省第一,同比增長33.9%,工業發展后勁強勁有力。
GDP同比增長3.8%,“萬億工業大市”平穩開局
2023年一季度惠州地區生產總值1201.21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5.18億元,增長6.8%;第二產業增加值625.19億元,增長2.7%;第三產業增加值510.85億元,增長4.8%。
一季度惠州經濟形勢分析會:
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推動經濟發展向上向好
近日,一季度惠州全市經濟形勢分析會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總結分析第一季度全市經濟運行情況,研究部署上半年經濟工作。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吉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溫金榮主持會議。
中山大學林江:提升兩大支柱產業核心競爭力
一季度惠州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電子行業下降8.8%,石化能源新材料行業增長5.1%。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建議,通過延長產業鏈條提升產業附加值,進一步提升兩大支柱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臺鈴集團何文強:增資擴產帶動配套企業落戶
“最快今年8月,博羅基地一期12條生產線將全部啟用。”臺鈴集團董事長特助何文強介紹,一期生產線全部啟用后,基地電動車的日產能可達1.2萬輛。今年5月,投資約4億元的基地二期也將啟動建設,全部建成投產可再增8條生產線。屆時,臺鈴廣東基地的電動車年產能將達300萬輛,成為臺鈴所有生產基地中產能最大的基地。
抓項目建園區,7縣區各有亮點
今年一季度,惠州7個縣(區)依據自身基礎條件、資源稟賦,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深入推進制造業當家,全面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狠抓項目和園區建設,不斷提升發展能級。7個縣(區)各盡其能、各施所長,一季度經濟運行各有亮點,把高質量發展的“施工圖”轉化為“實景畫”。
采寫 馬發洲 羅銳 廖鈺嫻 盧慧 藍單 烏天宇 林文通 于蕾 曾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