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農村各項事業發展,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關鍵。”市委組織部組織二科黨支部負責人說,近年來,該黨支部認真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聚焦主責主業,扎實做好抓基礎、補短板、強治理各項工作,推動基層農村政治生態持續優化,讓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更加牢固。日前,該黨支部獲評“廣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突出強村賦能固堡壘
市委組織部組織二科黨支部深入農村一線調查研究,找問題、謀對策,研究出臺強化村黨組織全面領導地位的暫行辦法,從人事安排、重大事項決策、資金使用、民主監督等4個方面為村黨組織“賦能”,并配套明確落地機制。總結形成了“五強五治”(強規矩治“軟”、強“頭雁”治“弱”、強教育治“散”、強發展治“貧”、強民生治“怨”)經驗做法,推動全市68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全部“摘帽”,8個重難點村全部達優,實現了從“軟弱渙散”向“堅強堡壘”的蝶變。
“持續提升基層黨建質量,建章立制很重要。”該黨支部負責人說,“我們先后研究出臺了村黨組織書記備案管理、任期審計、績效考核系列制度。”
同時,不斷強化組織覆蓋和有效融合,推進“村到組、組到戶、戶到人”的三級黨建網格建設,在全市建成一級網格1291個、二級網格11790個、三級網格37207個,充分發揮“組織建在網格上、黨員融入群眾中”的優勢,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等急難險重任務中沖在一線、擔當作為。
突出隊伍建設強基礎
近年來,該黨支部聚焦基層普遍存在的“頭雁”質量不高、發展黨員后繼乏人、村民小組長脫管等問題,創新實施鎮村組三級五類干部“大儲備”,取得了顯著成效。
目前,全市完成登記農村外出能人超4.9萬名,其中意愿返鄉任職率高達42%、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近4成;全市公開擇優選聘高素質儲備人選12331名,有1025名村級儲備人選通過村級換屆進入村(社區)“兩委”班子,其中任“頭雁”84名,干部質量極大提高,真正實現了從后繼乏人、無人可選到好中選優、優中選強的轉變。
同時,深入實施“公開選拔百名”入編制、“重點儲備百名”強隊伍、“外出培訓百名”提能力、“績效獎勵百名”強激勵等村(社區)黨組織頭雁“四個一百”工程,以及“提拔重用一批、選派留用一批、表彰獎勵一批”等第一書記“三個一批”工程,形成了優秀干部扎根基層、擔當作為的良好氛圍。
記者歐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