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竣工的榕樹公園。
“哇,這不是綠道嗎?農村道路也高大上了!”當車輛從惠州大道拐入平潭鎮新圩村時,眼前的村道筆直延伸、開闊整潔,尤其是道路一側專門留出一塊寬約1.5米、被刷上磚紅色的區域格外搶眼。這是新圩村特有的環村綠道,無論是村民茶余飯后散步,還是在出行時避讓車輛,它給大家帶來安全感的同時也帶來了幸福感。
“看得見山,望得到水,留得住鄉愁”是新圩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目標。這兩年來,隨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持續推進,新圩村村委會抓住機遇多方籌集資金,不斷完善硬件設施,嘗試鄉村治理新手段,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不僅增設了環村綠道,還實現了全村通路燈、新建了榕樹公園,打造出農村“四小院”“最美庭院”……目前,村里老舊房屋外墻美化工程正在進行,下半年還將在綠道沿途增設文化長廊、書舍、驛站,讓村民和游客得到更豐富的鄉村體驗。
■完善硬件設施
開辟環村綠道、增設路燈、建榕樹公園
新圩村位于平潭鎮西南部,西枝江與梁化河穿境而過。因古時渡口常年商賈往來絡繹不絕,形成了“新圩”集市,故取名新圩村。轄區面積2.41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560人,下轄新圩尾、三角湖共兩個村民小組。先后獲得“廣東省名村”“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惠州市文明村”等30多項榮譽稱號。
初到新圩村,一條條平坦整潔的道路,一個個整潔美觀的庭院,一面面圖文并茂、繪聲繪色的文化墻,如同一陣陣文明清風撲面而來。
在村道旁開辟綠道,這在平潭鎮甚至惠陽轄區都不多見。新圩村黨群服務中心副主任黃海河介紹,出于安全考慮,2020年4月,村委會結合農村污水管網改造、村道拓寬硬底化改造等機會,決定在平整路面階段時,留出一米五的寬度,涂上磚紅色作為醒目的標識,打造環村綠道,全長3.21公里。綠道建成后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
除了綠道,新圩村全村通路燈的好事也被群眾津津樂道。一排排造型美觀的LED路燈,不僅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更為特色農產品夜間的生產、銷售保駕護航。
“以前道路比較黑暗,有的地段有路燈,有的又沒有,我們起早貪黑收割粉葛、淮山,路上要格外小心?,F在整個新圩村都裝上了路燈,晚上騎摩托載貨安全多了?!毙论状宕迕耒娪駥捳f。
早年,該村的路燈沒有經過規劃,設置不合理,覆蓋面有限,且年久失修,能亮的約100盞。在惠陽區政協相關提案出來后,平潭鎮以新圩村為試點,啟動了農村路燈建設工程。在2021年春節前完成了302盞路燈建設,甚至延伸到了機耕路上。
再往村里走,今年6月竣工的榕樹公園,路面鋪上了石板,增設了防護欄,一旁的古井也被保護起來。前些年這里雜草叢生,旁邊有池塘,村民擔心不安全,來這里休閑活動的人少了。通過這樣的硬件設施改造后,村民走出家門在這里納涼、歇息、聊天的場景又回來了。
■創新鄉村治理
積分制激勵村民同心同德共建美好家園
新圩村村民通過栽種淮山、粉葛等特色農作物富了起來,紛紛蓋起了小洋樓、小別墅,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小庭院。在村民家房前屋后,可以看到被美化的墻壁,有的畫著生動的墻繪,有的寫著“看得見山,望得到水,留得住鄉愁”等字句。
走進村民鐘安磚的家,在院門,就可以看到一個精致的前院:石桌石凳擺在中央,周圍栽種了草皮、綠植,在這喝茶聊天愜意得很。他還將破舊輪胎通過涂鴉利用,變成了實用的花盆,種上開滿花的樹木,引來蝴蝶飛舞。再往里走,還有一個后院,這是他們家菜園,栽種了辣椒、小番茄、茄子等蔬菜。
鐘安磚告訴記者,幾年前他退休后就回村里生活,平日里種菜、搞衛生、跟村民閑聊家常。“現在我們村變化很大,到處都弄得很好,住在農村很舒適。”他指著門前懸掛的“美麗人家”五星牌匾說,搞好自家房前屋后的環境衛生是本分事,沒想到村里還有好政策,村民搞好自家院子衛生,還有積分獎勵,可以到一些超市兌換生活用品。
據悉,自今年1月開始,新圩村開展“惠積分·揚新風”活動試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再升級。由村“兩委”干部、村民小組長、駐村干部、老黨員、村民代表組成的積分評定小組,采取不定期、不打招呼等形式,實行每月一評,對照評分標準和細則,逐家逐戶逐項打分。評分標準主要圍繞建筑安全、庭院整潔、家禽圈養、水凈溝清、美化綠化等五大方面進行評比。此外,村民積極參加村委會組織的志愿活動,幫助清理村道、巷道、公共區域生活垃圾或建筑垃圾可獲加分。按照標準,1個積分兌換1元,充值到“嶺南通”IC卡。村民憑卡可乘坐公交車,在指定的商超兌換相應的生產、生活物資。
通過這項活動,新圩村切實破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政府干、群眾看”困局,著力解決群眾主體意識不強、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形成同心同德共建美好家園的生動局面。
黃海河還介紹,接下來,村莊老舊房屋外墻亮化工作將持續開展;榕樹公園旁的水池要種荷花;環村綠道上將設置文化長廊、書舍及3個驛站,這些將在今年內開展并完工?!盎ㄊ㈤_,清風來。”他們也期待通過完善這些設施,逐步吸引游客走進新圩村,通過建設美麗鄉村,筑巢引鳳讓村莊更有活力、魅力。
文/圖 記者李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