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紅火蟻防控最佳時期。市紅火蟻疫情防控辦提醒,防控紅火蟻對推進鄉村振興、改善群眾生產生活和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抓住關鍵時期開展秋季紅火蟻防控工作,積極行動,齊抓共管、群防群控,全力以赴開展好紅火蟻阻截防控行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農業生產安全。
紅火蟻是重大外來入侵有害生物。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于紅火蟻防控的工作部署,切實擔負起區域防控主體責任,紅火蟻總發生面積從2020年10月最高峰的81.8萬畝,降至目前的8.7萬畝,全市沒有發生因紅火蟻惡性蔓延導致大面積棄耕和叮咬人員致死事故。
多措并舉
全力壓低紅火蟻種群密度
“以前沒有投放紅火蟻藥,我們勞作的時候容易被咬到,這些螞蟻是很毒的,一咬到就會化膿結疤。”惠城區橫瀝鎮泰安村村民陳彩芬說,這幾年有關部門投放紅火蟻藥后,基本上看不到紅火蟻了。
惠州是廣東省的農業大市和糧食主產區之一,紅火蟻對我市的農業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為了有效防止紅火蟻擴散入侵,我市采取聯防聯控的防控模式,多措并舉,上下聯動、部門協同開展紅火蟻統防統治工作,先后組織部門、鎮、村開展了紅火蟻秋季統防統治和春季統一清殺行動。
據統計,僅2020年10月以來,我市先后組織召開了紅火蟻防控緊急會議、現場觀摩會,共投入財政資金5000多萬元,采購紅火蟻防控專用藥劑900多噸,動員和組織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三次紅火蟻統一清殺行動,最大限度壓低了紅火蟻種群密度。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紅火蟻防控工作,要求持續用力,不達目標不收兵。”市紅火蟻疫情防控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范圍已建立市、縣級紅火蟻防控示范點,合計示范面積近6萬畝,以點帶面推動防控工作開展,其中建立市級防控示范點8個,示范面積2.1萬畝,示范點內大面積組織村民開展紅火蟻防控和培訓。此外,我市還組織舉辦了2021年紅火蟻春季統一防控行動現場觀摩會,組織各相關業務負責人、種養大戶代表等進行現場觀摩培訓。
危害特點
對人和動物具有明顯攻擊性
紅火蟻不僅在田間地頭出現,也會出現在公眾容易接觸的地方,包括林地、綠地、道路、公園、住宅小區、校園、景區、魚塘塘基和江河水庫堤壩等地。
記者從市紅火蟻疫情防控辦獲悉,自2005年初監測到紅火蟻傳入我市以來,目前分布范圍涉及全市7縣(區)。紅火蟻取食農林作物種子、幼芽、果實和根系等,危害農林業生產;對人和動物具有明顯攻擊性,主要以螯針刺傷動物、人體;傷害生態環境中其他土棲動物,破壞生態平衡;破壞戶外電器、交通通訊等公共設施。
“在紅火蟻發生區域勞作、活動、玩耍、休憩等,被紅火蟻蜇刺受傷的風險很大。”市紅火蟻疫情防控辦相關負責人提醒,人體被其叮蜇后會有火灼傷般疼痛感,其后可能出現如灼傷般的水泡,少數人尤其是過敏體質人群對毒液中的毒蛋白過敏,可能產生嚴重過敏、頭暈、發燒、無法說話甚至休克。被叮咬后應立即用肥皂水、清水清洗,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含類固醇的外敷藥膏或口服抗組織胺藥劑來緩解瘙癢與腫脹癥狀,如有不適應立即就醫。
據介紹,當蟻巢或者活動受到干擾時,紅火蟻會迅速出動攻擊,以上顎咬住皮膚,以螯針連續多次刺傷動物、人體,并釋放毒液。在野外,主動攻擊行為可以作為迅速判斷是否為疑似紅火蟻的參考方法之一。
群防群控
層層發動合力防控紅火蟻
根據研究,紅火蟻傳播途徑主要隨帶土植物、草皮、土壤、堆肥以及農耕機具設備、空貨柜、車輛等運輸工具進行遠距離傳播,還以生殖蟻飛行或隨水流作自然擴散,也可搬巢作短距離移動,每年4月至5月、9月至11月是紅火蟻防控關鍵時期。市紅火蟻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將繼續組織市直成員單位和縣、鎮、村各級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要求,落實防控主體責任。
記者獲悉,近年來,各市直成員單位和縣、鎮、村三級根據職責分工和防控技術要求,層層發動,組織單位、農業基地和群眾開展群防群控,合力防控紅火蟻。同時,我市對所有批次采購的藥劑開展防治效果評價試驗,確保采購的藥劑安全高效,并在全市60多個鄉鎮布設紅火蟻藥劑銷售經營門店共152間。
市紅火蟻疫情防控辦提醒,各縣(區)要開展果樹苗木、草皮等帶土植物及其產品的檢疫監管,引導美麗鄉村建設及公路、城鄉園林綠化建設項目驗收附加紅火蟻檢疫防控合同條款,加強檢疫監管,嚴禁使用無檢疫證書的草皮、花卉、苗木進行綠化種植,努力從源頭上控制紅火蟻擴散蔓延。
(記者劉建威 通訊員駱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