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師返鄉做新農人。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知種荔枝?!边@也許是過去很多鎮隆果農們的生活寫照。但如今的鎮隆新農人,則用上了“職業經理人”的思維耕耘荔枝這一產業。
林遠師就是其中一員,他是土生土長的鎮隆人,從小跟隨父母在果園種植荔枝。2018年,在深圳打拼多年的他辭職返鄉創業,利用自身工業生產標準化管理的從業經歷,嚴把鎮隆荔枝出品關;利用“新農人”思維,積極參與“職業經理人”培訓,將所學知識在社員們、果農間運用起來;利用“鎮隆十大種植匠鄉”的經驗,指導合作社建立農事記錄庫,通過規范化、標準化、統一化管理,力求質量與產量齊頭并進。
成立合作社為鎮隆荔枝找更好出路
林遠師是鎮隆長龍村人,2007年大專畢業后在深圳大型企業任設計一職??刹徽摱嗝?,每年到荔枝成熟時,他都會請假一個星期以上,回家幫父母采摘荔枝,騎著摩托車把荔枝載到市場上批發。
“讓人頭疼的是,辛辛苦苦管理、采摘下來的荔枝在市場上并不好賣。”林遠師經打聽了解,原來這個現象是鎮隆大部分荔農面臨的囧況。為此,他常常思考:該如何解決村民荔枝銷售問題?
林遠師跟現任鎮隆鎮荔枝生產協會會長葉賢亮是從小玩到大的伙伴。2018年,林遠師毅然辭掉在深圳的高薪工作,返回家鄉創業,與葉賢亮等幾位發小成立惠州市優之荔農業專業合作社,想為鎮隆荔枝找更好的出路。
“職業經理人”助他開闊眼界抱團合作
2018年9月,一份《關于舉辦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訓班的通知》文件吸引了林遠師的注意。他與鎮隆其他兩位“新農人”參加了省農業農村廳舉辦的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訓并獲得“職業經理人”證書,培訓內容涵蓋農業經理人基礎、法律知識責任、市場營銷、生產管理、財務管理等模塊課程。
用新知識武裝自己的林遠師摩拳擦掌,準備在2019年荔枝季大干一場。可天氣反常,荔枝減產,遭遇小年。林遠師和一群因“職業經理人”培訓而相識的有情懷、有理想、有知識、有技能的80后新農人,決定抱團取暖,組建“主荔”團隊,把銷售荔枝的時間拉長。
林遠師解釋說,當年鎮隆荔枝減產嚴重,作為一個賣荔枝的合作社沒果可賣,就會漸漸失去客戶粘性。鎮隆荔枝是廣東荔枝產區中的一大組成,“主荔”團隊根據湛江-茂名-增城-惠州各地荔枝品種成熟的時間點,將荔枝銷售戰線拉長,從而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客戶群也因此打開。
職業經理人的市場意識、品牌意識為鎮隆荔枝銷售打開了新思路。2020年,他們在鎮隆將“主荔”這一模式進行復制,當年在疫情影響下,鎮隆荔枝云端銷售依然“逆勢上揚”。
建立農事記錄庫提升荔枝品質
林遠師從小在荔枝園里長大,對荔枝具有敏銳的嗅覺,自己又做過質量工程師,在區分荔枝品質、品相上有獨特見解。他學以致用,指導合作社社員們建立農事記錄庫,通過規范化、標準化、統一化管理,提升產品品質,確保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
說到這里,還曾有一場“新舊思想”的博弈。林遠師說,老一輩果農們認為荔枝樹壯才能結果,但實際上,樹木太高,一是對采摘帶來風險,每年都有果農摘果時摔傷;二是果實營養吸收會減弱,荔枝品質受影響。“矮化樹木可以達到增強樹勢、豐產穩產的效果?!碑敵?,他準備在社員葉賢彪的果園里嘗試這一做法,葉賢彪的父親一直遲疑,后來試驗的那部分荔枝實現了增產提質,大家才得以信服。后來舉一反三,在村里推廣新方法新技術變得容易了。
林遠師翻出社員們記錄的質量安全生產手冊說:“我們鎮隆評選出‘十大種植匠’‘十大鄉土專家’,我們結合他們的經驗和建議,帶領社員統一規劃建設、統一肥水管理、統一病蟲防治、統一市場銷售,什么時候該施肥、什么時候該打藥,社員們按照要求一一登記記錄。”
今年,林遠師還租了一棟舊廠房,準備擴大荔枝生產凍庫與烘干場所,不僅更好地為消費者提供鮮果,也將發展荔枝下游產品。他不后悔自己當初的選擇,在荔枝事業上穩扎穩打,希望能成為愛荔枝、懂荔枝、善經營的返鄉創業新農人。
文/圖 記者李芳娟 通訊員張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