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牧種植的6畝多黃皮火龍果進入成熟期。

黃皮火龍果。

還未剝皮的咖啡豆。
在惠陽區平潭鎮光輝村姚屋墩一處不起眼的農田里,進入成熟采摘期的黃色火龍果吸引了從城里來的親子家庭。這是“新農人”徐牧開創的第二事業,種咖啡、種菠蘿蜜、培育黃皮火龍果……因為熱愛,所以專注。精心培育的黃皮火龍果今年終于成功開花結果,這一鮮見的農產品吸引不少人慕名而來,成為平潭“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的有力補充。
計劃打造咖啡體驗館
“這里10余畝咖啡樹去年首次掛果;300多棵菠蘿蜜明年將首次掛果;還有6畝多黃皮火龍果正進入采摘期……”走在農場里,徐牧如數家珍。徐牧是梅州人,在惠州定居多年,剛剛從物流行業轉行種植行業,可謂一名“新農人”。
咖啡種植在我國臺灣一帶頗負盛名,但在惠州乃至廣東,咖啡樹都不常見,種植如此小眾的農產品,源于徐牧的熱愛。惠州和臺灣的氣候相似,4年前,徐牧從臺灣引進咖啡樹種在了平潭鎮光輝村,屬于阿拉比卡品種。阿拉比卡是全球咖啡豆中的主力,占全世界咖啡產量的70%左右。
這批咖啡樹2021年首次掛果,工人們采摘后將這些咖啡豆進行烘干、研磨……精品咖啡粉就完成了。
農場里的工人都是當地村民,既方便他們照顧家里也能有穩定收入。工人們說,種咖啡對他們來說是新鮮事,但通過實踐發現其實不算太難。
“咖啡的葉子可以做成茶,枝條可以用來煲湯……”徐牧介紹,接下來想將種植園打造成一個咖啡體驗館,吸引有相同愛好的朋友相聚,從原來單一的咖啡種植,到深加工,再到農業、文化、旅游、研學融合,助推咖啡產業轉型升級。
嬌貴黃皮火龍果首次掛果
都說五十知天命,如今的徐牧更愿意遵從內心的喜好生活。曾吃過好吃到難忘的黃皮火龍果,那么就培育這一品種。
“黃皮火龍果要是管理得好,它比紅皮火龍果產量要高、口感要好,每斤價格更是貴出不少。”起初,徐牧通過一位臺灣老板拿到了黃皮火龍果苗,可沒想到這一品種太脆弱了。因為黃皮火龍果抵抗力不如普通火龍果,對土質要求高,且容易被細菌感染,所以要先對土地進行一輪殺菌消毒;擔心日曬雨淋導致破皮,進而被細菌感染,工人們又給它搭了遮陽棚;隨后又怕光照不夠,于是還給它噴灑了氨基酸,加快光合作用,從而提升果實的口感。如今,通過精心培育,黃皮火龍果進入采摘季,徐牧感慨太不容易了,趕緊發朋友圈吆喝朋友們來品嘗。“因為是首次成功,量也不多,所以就讓朋友們來品嘗。”他說,等經驗成熟后,他也會帶領周邊村民一起栽種。
平潭鎮是惠陽農業大鎮,也是惠陽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戰場之一。近年來,該鎮在推動產業和建設宜居宜業鄉村上發力,推動農村產業振興。“十三五”期間,平潭鎮著力培育優勢特色產業,實施特色產業培育工程,推進“一村一品”建設,打造了“新圩村淮山粉葛”“張新村紅蔥”“紅光村青椒”“平潭村柑橘”等一系列富民興村產業。同時,培育發展80余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1家區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雛形顯現。
文/圖 記者李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