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割機開足馬力在稻田里穿梭收割水稻。 記者黃宇翔 特約通訊員黃偉光 攝
當前正值晚造水稻收割時期,龍門縣優質大米主產區龍江鎮各地掀起收割晚造水稻熱潮。日前,記者在龍江鎮良塘村、石前村、格浪村等地看到,田間地頭呈現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
記者看到,收割機正開足馬力在稻田里來回穿梭,經過脫粒處理后的稻谷全部收攏在收割機的“肚子”里,稻農則配合著機器裝車、運輸,秸稈經過粉碎處理后從收割機尾部吹散到稻田里,化作有機肥。收割機僅用大約半個小時便可以把45畝稻田收割完畢,大大減輕了農戶的勞作強度,提高了收割效率。
“今年我種了500畝左右水稻。現在我們育苗、收割、插秧、耕田等都是用機械操作。”水稻種植戶鐘志均介紹,今年的水稻收割較往年提前了一些,但產量和往年相差不多,使用機械化種植和收割,比人工種植更節約成本。
據了解,龍江鎮良塘村的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將閑置、拋荒的土地流轉出去,不僅實現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發揮土地效益,而且促進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生產,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今年我們村種植了1800畝晚造水稻,預計產量45萬公斤。待收割完后,農戶將盡快搶抓時機,冬種芥菜。”良塘村黨總支部委員、村委會副主任鐘龍威說,去年良塘村的撂荒地有17畝多,今年已全部復耕。今年水稻收割后,農戶將迅速轉入冬種生產,通過高標準種好潮州芥菜等,確保今年冬種作物豐產豐收。
據悉,今年龍江鎮全年水稻種植面積4.12萬畝,年產量約1.5萬噸,其中下半年水稻種植面積2.54萬畝,產量約0.93萬噸。從10月20日開始,龍江鎮逐步進入秋糧豐收期,該鎮組織50多臺收割機,預計用時半個月便可將全鎮的水稻收割完成。
(記者黃宇翔 通訊員龍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