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機為農田披“綠衣”。
農業科技下鄉現場會人氣旺。
活動現場。本組圖片 記者王建橋 攝
施肥無人機騰空而起,飛向水田噴灑肥料;插秧機有條不紊地為農田披上“綠衣”;數臺整地機械發出“突突”的聲響,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3月18日上午,在惠城區橫瀝鎮舉行的2023年全市春耕生產暨農業科技下鄉現場會掀起了春耕生產熱潮。 做好春耕工作,對于確保全年糧食豐收至關重要。惠州各有關部門通過春耕現場會、送技下鄉、送資入戶等多措并舉做好春耕生產工作。今年全市計劃春播春種面積151.57萬畝,較上年增加2.29萬畝,增幅1.5%。 “這里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比較完善,2000多畝永久基本農田都種上了水稻。”市農業農村局二級調研員張金龍介紹,惠城區橫瀝鎮橫星村示范區是水稻生產全程托管服務示范基地,示范區420畝田地采用水稻生產全程托管服務,在采購農資、育秧和插秧、全程機械化、施肥播種及病蟲害綠色防控、收割及銷售等環節統一采取規模化經營模式。惠州市潤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做好水稻生產全程托管服務,就是當好‘田保姆’,通過農業社會化服務,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出效益。” 據了解,橫星村示范區作為惠城區糧食生產示范基地,已實現良種覆蓋率100%,水稻生產機械化率90%,綠色防控覆蓋率100%。 記者隨后來到橫瀝鎮政府門前的廣場上看到,農業科技下鄉現場會正火熱進行。活動現場,30多家“送技下鄉”單位擺攤設點,向農民朋友發放放心農資及科技手冊,提供農業政策性保險咨詢辦理服務,展示介紹農機等。此外,市農業農村局志愿服務隊協調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惠州中心支公司等有關企業,給當地農民送來了2500包共100噸精制有機肥,橫瀝鎮各村農戶代表與相關種植企業代表笑瞇瞇地前來領取農資。 一聽說今天有“送技下鄉”活動,橫瀝鎮柯樹排村村民邱偉雄早早就趕過來,并免費領取了水稻種子、試用肥料。邱偉雄表示,若新品種試種效果好,他將大力推廣。 來自橫瀝鎮馬坌村的駱先生提著一包葉子有些發黑的芋頭苗到會場請專家“把脈”。“橫瀝作為惠城區農業大鎮,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很高,很多人帶著問題來到會場。”橫瀝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業科技下鄉現場會致力打通農業科技下鄉“最后一公里”,把優質、綠色、高效的技術成果送到田間地頭,推動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 記者曾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