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樣作業實操演示。
“萬物土中生”,土壤是農業的基礎生產資料。8月17日,惠州市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外業調查采樣啟動儀式暨實地培訓會在位于博羅縣湖鎮鎮的廣東航天農業科技生態園舉行。市縣兩級農業農村部門有關負責人及外業調查采樣技術領隊、采樣技術人員,農技人員等參加本次活動。
預計明年完成全部外業調查采樣任務
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是我國繼第二次土壤普查后,40多年來全國范圍內再次進行土壤資源、農業生產狀況的摸底調查。由于當時的技術條件限制,二普成果在土壤屬性指標、采樣點定位、空間制圖精度、分析質量、指標及分類系統等方面存在缺失或局限性,相關數據已不能全面反映當前農用地土壤質量實況。因此,本次土壤普查將是對以上相關數據進行準確而翔實的更新。
在啟動儀式現場,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為外業調查采樣機構領隊代表授旗,這標志著我市土壤普查工作從前期準備進入實操階段。“我市土壤三普工作按照‘統一領導、部門協作、分級負責、多方參與’的方式組織開展,先后成立市縣土壤普查組織架構,制定實施方案,組建市縣鄉三級農技人員隊伍,開展專題培訓班,并提前啟動土壤普查樣點農業專項利用調查等。”市農業農村局農田建設管理科負責人說。
據悉,按照計劃安排,惠州市今年要完成一半以上的外業調查采樣和內業測試化驗普查任務,2024年完成全部外業調查采樣任務,2025年完成全市土壤普查任務并匯總上交。
采樣培訓為普查開展保駕護航
土壤普查是一門技術活,其中采樣又是最為關鍵和重要的一環。在啟動儀式舉行后,來自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的專家們,為到場采樣人員和農技人員,帶來了一堂干貨滿滿的采樣培訓課。
據專家介紹,本次土壤普查主要針對耕地、林地、草地、園地等地類。不同類型的土地,對采樣深度、混樣點數量以及采樣方法均有特別要求。
“采樣工作應嚴格按照規范進行,取樣時,要注意避讓壟溝和施肥坑。”在一處種植大棚內,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有關負責人還向大家進行了采樣作業的實操演示,并與現場人員進行交流、互動。
據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是一項重要的國情國力調查,是針對土壤狀況進行的一次“全面體檢”。該工作的開展,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接下來,該局將以技術培訓、質量控制為主要抓手,緊盯目標任務和時間節點,確保普查過程科學規范,高質量推進我市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
記者陳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