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惠州經濟開局良好。工業、投資、進出口等主要指標增幅好于上年同期;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進出口、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等多項指標的增幅高于全省水平。
一、基本情況
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8億元,增長27.9%,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2個百分點。
地稅收入26.8億元,增長18.6%,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4.6個百分點。
國稅收入98.2億元,增長18.9%,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8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1億元,增長15.3%,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8.4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88.7億元,增長29.1%,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2個百分點。
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3.6億元,增長13.4%,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32.5個百分點。
房地產開發投資46億元,增長63.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5.5個百分點。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1.7億元,增長13.7 %,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2個百分點。
外貿進出口70.6億美元,增長37.7%,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8.1個百分點。
外貿出口44.4億美元,增長46.9%,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3個百分點。
外貿進口26.2億美元,增長24.4%,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0.5個百分點。
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月)0.8億美元,增長10.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5個百分點。
商品房銷售面積48.3萬平方米,下降6.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7.7個百分點。
商品房銷售金額25.2億元,下降7.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8.8個百分點。
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2月末 2345.9億元,比年初下降2.3%,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5個百分點。
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2月末1493.6億元,比年初增長3.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上漲3.2%,單月同比上漲2.1% 。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上漲0.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個百分點。
二、主要特點
(一)財稅收入繼續保持快速增長。1-2月,全市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承接去年全年高位運行態勢,實現收入28億元,增長27.9%。分結構來看,稅收收入22.5億元,增長19.7%,主要是國內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契稅收入分別增長20.9%、48.2%和109.1%;非稅收入5.5億元,增長76.8%。
全市國稅收入98.2億元,增長18.9%。其中國內稅收收入55.8億元,增長11.2%;海關代征稅實現42.4億元,增長30.8%。全市地稅收入26.8億元,增長18.6%。
(二)電子產業拉動工業實現較快增長。1-2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1億元,增長15.3%。電子產業實現增加值46.7億元,增長27.9%,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23.8個百分點,高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幅12.6個百分點。石化產業增加值55.9億元,增長6.2%。
(三)房地產投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1-2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88.7億元,增長29.1%,增幅達2010年3月份以來最高水平。其中,工業投資23.6億元,增長13.4%,扭轉了上年負增長和低迷增長呈兩位數增長態勢;第三產業投資65.2億元,增長36%,房地產開發投資46億元,增長63.7%。
(四)消費市場保持平穩。1-2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1.7億元,增長13.7%。其中,市區73.3億元,增長32.2%,是保持較快增長的主要因素。其中,全市限額以上機動車燃料零售企業實現零售額12.7億元,增長12.8%;限額以上汽車零售企業實現零售額8.7億元,增長7.7%;限額以上綜合零售業實現零售額7.4億元,增長25%。
(五)外貿出口實現較快增長。1-2月,全市外貿進出口、出口、進口三項指標分別增長37.7%、46.9%、24.4%,實現較快增長。
三、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石化工業增長較緩。1-2月,全市石化行業完成工業增加值55.9億元,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比重37%,增長6.2%,比全市平均水平低9.1個百分點。
(二)商品房銷售出現負增長。1-2月,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48.3萬平方米,下降6.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7.7個百分點;同期,商品房銷售金額23.7億元,下降13%,增幅同比回落54.4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金額均為2009年3月份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三)支持經濟增長的要素偏軟。2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2345.9億元,比年初下降2.3%;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493.6億元,比年初增長3.8%。2月,CPI上漲2.1%,1-2月累計上漲3.2%,其中食品類、居住類價格分別上漲6.3%、2.6%,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4.7、0.1個百分點。金融、物價、用地、用工成本等經濟增長的要素偏軟將對全市經濟產生影響。
(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