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復工復產復市扎實推進,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惠州經濟社會發展逐步進入正常軌道。生產需求逐步好轉,經濟活躍度提升,主要指標延續了3月份以來恢復改善勢頭。工業生產加速恢復,投資恢復良好,工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實現正增長,房地產投資有所回升,金融存貸款余額保持較快增長。
一是工業生產加快恢復,現代產業保持較好發展態勢
1-4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34.69億元,同比下降9.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6個百分點。工業的35個行業中,產值增幅比一季度回升的行業有28個。其中,電子行業下降4.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3個百分點;石化能源新材料行業下降6.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3個百分點。現代產業發展情況優于全市平均水平。1-4月,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下降3.9%,先進制造業增加值下降6.1%,分別高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5.5個、3.3個百分點。
二是固定資產投資恢復良好,工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實現正增長,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較快
1-4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558.55億元,同比下降4.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增長4.9%,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3.1%,增幅分別比一季度上升6.2、14.6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2.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7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45.9%,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55.9%和125.7%。先進制造業下降3.8%,其中,裝備制造業投資增長9.1%。
三是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金額有所回升,價格總體平穩
1-4月,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293.9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7.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3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309.31億元,下降29.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8個百分點。根據房管部門網簽數據顯示,4月,全市一手住房(住宅)成交均價11043元/平方米,環比增長3.2%。
四是消費市場交易有好轉,四個行業“三升一降”,部分生活必需品保持較快增長
1-4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2.56億元,下降18.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個百分點,當月下降13.8%,降幅比3月收窄9.1個百分點。從消費品零售四大行業看“三升一降”,批發業零售額下降10.7%,增幅比一季度上升0.3個百分點;零售業零售額下降21.3%,增幅比一季度上升1.6個百分點;住宿業零售額下降57.1%,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2個百分點;餐飲業零售額下降39.7%,增幅比一季度上升8.6個百分點。受疫情影響,部分商品零售增幅回落,但也有部分生活必需品保持增長,其中增速較高的商品有通訊器材、糧油食品、中西藥品類,分別同比增長40.4%、20.8%和16.2%。
五是外貿進出口形勢依然嚴峻,但有好轉
1-4月,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651.67億元,同比下降29.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9個百分點。其中,外貿出口414.80億元,下降32.7%,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9個百分點;外貿進口236.87億元,下降23.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8個百分點。1-4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521.58億元,同比下降14.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9個百分點。
六是金融存款小幅回落,貸款增長加快
4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6593.40億元,同比增長6.0%,增幅比3月末回落1.5個百分點。其中,住戶人民幣存款余額2695.88億元,同比增長9.3%,增幅比3月末回落0.9個百分點;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6355.99億元,同比增長20.9%,增幅比3月末上升0.6個百分點。
七是用電量同比減少,降幅收窄
1-4月,全市用電108.76億千瓦時,同比下降7.7%,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1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76.6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9.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5個百分點。
八是物價有所上漲,漲幅回落
1-4月,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5.1%,比一季度回落0.6個百分點。消費品價格同比上漲8.2%,漲幅比一季度回落0.9個百分點。從八大類構成看,食品煙酒類漲幅較大上漲16.6%,衣著類上漲1.8%,居住類下降1.3%,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0%,交通和通信類下降2.6%,醫療保健類上漲0.3%,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1.1%,其他用品及服務類上漲4.1%。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1.2%,比上年同期回落2.2個百分點。
總的來看,4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對比一季度有所改善,惠州經濟運行正逐步向常態化復蘇。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境外疫情仍在擴散蔓延,國內經濟穩定復蘇仍面臨諸多挑戰。面對復雜局面,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有效擴大國內需求,著力助企紓困,力促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附注:
(1)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為實際增長速度;其他指標除特殊說明外,按現價計算,為名義增長速度。
(2)地區生產總值核算口徑已含R&D支出。
(3)地區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數據已經根據全國第四次經濟普查數據修正。
(4)根據最新行業分類標準,第一產業不包含農、林、牧、漁服務業,第二產業不包含開采輔助活動和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第三產業包含農、林、牧、漁服務業、開采輔助活動和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5)金融數據來源于中國人民銀行惠州市中心支行;價格指數來源于國家統計局惠州調查隊;用電量數據來源于供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