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申2020年度惠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課題的通知》在《惠州日報》和惠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惠州社科網發布以來,市社科規劃辦共收到申報項目103項。根據《惠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管理辦法》,經過嚴格的資格審查、專家評審組評議以及市社科規劃辦復核等程序,評出2020年度立項項目共50項,其中重點項目10項,共建項目40項。
項目結項時間為2020年11月30日前,具體事宜請咨詢市社科規劃辦,地址:市江北三新北路31號綜合樓4樓406室,電話:2892007,聯系人:張國宇。
惠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年7月1日
惠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2020年度獲準立項項目名單
(排名不分先后)
總計:50項
序號 | 項目類型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單位 |
1 | 重點項目 | 博羅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路徑研究 | 韓維斌 張建光 | 市委宣傳部 |
2 | 精準運用監督執紀“七個看”和問責“六字訣” 推動我市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 鄧妍妍 | 市紀委 |
3 |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人才支撐問題研究 | 呂川抒 | 市委組織部 |
4 |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惠州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 | 陳勇 | 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5 | 惠州市構建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對策研究 | 王國榮 | 惠州市發展和改革局 |
6 | 綠色供應鏈金融支持惠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 | 袁進明 | 中國人民銀行惠州市中心支行 |
7 | 新冠疫情影響下惠州服務業發展情況研究 | 羅志榮 | 惠州市統計局 |
8 | 惠州建設國內一流營商環境研究 | 孫曉說 | 市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
9 | 惠州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研究 | 徐旭陽 | 惠州學院 |
10 | 惠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內涵、指標體系及實現路徑研究 | 梁乃鋒 |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 |
序號 | 項目類型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單位 |
1 | 共建項目 | 千年書院文化助推惠州創建一流城市的當代價值和現實意義 | 楊春來 | 惠州市石洞書院 |
2 | 優化惠州營商環境路徑研究 | 徐 敏 | 惠州市政府辦公室 |
3 | 新冠疫情影響下惠州醫藥健康產業機遇及振興路徑研究 | 江鵬 | 惠州市藥學會 |
4 | 基于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惠州市地質災害防治管理立體化創新模式研究 | 王明旭 | 惠州市自然資源局 |
5 | 灣區+后疫情背景下的惠州一流城市安全研究 | 譚迎疆 | 市警察協會 |
6 | “培養村官大學生工程”研究——基于惠州開放大學的調查研究 | 張海燕 | 惠州開放大學 |
7 | 灣區背景下老年教育發展研究 ——基于惠州地區老年教育的調查 | 吳希東 | 惠州開放大學 |
8 |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區域社會治理協同體系探索 | 陳春梧 | 中共惠州市委黨校 |
9 | 大力發展惠州海洋經濟的對策研究 | 周愛國 | 中共惠州市委黨校 |
10 | 惠州融入深圳都市圈的發展路徑研究 | 胡嘉峰 | 中共惠州市委黨校 |
11 | 惠州黨員培訓中紅色歷史文化教育的堵點、難點與突破點——基于全市紅色革命遺址普查的調研 | 蘇 琪 | 中共惠州市委黨校 |
12 | 關于惠州紅色文化傳承現狀的研究 | 宋秀杰 | 惠州市紅色文化促進會 |
13 | 國土資源領域行政非訴執行監督實務研究—— 以非法占用土地類行政處罰“程序空轉”為視角 | 黃順恒 | 惠州市人民檢察院 |
14 | 惠州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中的應用與創新研究 | 王鑾玉 |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
15 | 灣區視閾下惠州手信品牌文化的塑造與傳播 | 胡麗麗 |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
16 | 灣區一體化背景下惠州空港經濟發展策略研究 | 白楊 |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
17 | 惠州一流高職人才的三全育人模式研究 | 游建雄 |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
18 | 灣區背景下深惠產業合作發展策略研究 | 理陽陽 | 惠州工程職業學院 |
19 | 粵港澳大灣區視域下“千年雄郡”山水生態倫理構建研究 | 曾鷹 | 惠州學院 |
20 | 惠州市楊村華僑柑桔場、潼湖華僑農場社會化轉型研究 | 陳友喬 | 惠州學院 |
21 | 蘇軾寓惠詩文英譯與海外傳播研究 | 馬若飛 | 惠州學院 |
22 | 基層社會矛盾多元預防調處化解機制研究——以惠陽實踐經驗為例 | 臧博 | 惠州學院 |
23 | 新冠肺炎疫情對惠州社會治理創新的啟示 | 周巍 | 惠州學院 |
24 | 大灣區背景下惠州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研究 | 李芳 | 惠州學院 |
25 | 惠城區中心城區戶外廣告規劃設計研究 | 王駿 | 惠州學院 |
26 | 新時代背景下惠州傳統武術發展研究 | 段斌 | 惠州學院 |
27 | 加強城市文化研究,助推惠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 | 施少婷 |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 |
28 | 對新形勢下惠州市婦幼專科醫院運用新醫療模式(“互聯網+醫療線上+傳統線下診療”)的效果探討及分析 | 林若萍 | 惠州市第一婦幼保健醫院 |
29 |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服務內容優化研究——基于惠州主題圖書館建設為例 | 周瓊芳 | 惠州慈云圖書館 |
30 | 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志愿服務模式探究——以惠州“紅色東江 天使文化”為例 | 唐璐 | 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
31 | 老齡化背景下“政校企”養老護理人才協同培養研究 | 何曉平 | 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
32 | 協調發展理念下優化營商環境路徑研究--以龍門縣為例 | 何瑩 | 龍門縣委黨校 |
33 | 惠州紅色文化與社區教育融合研究 | 楊玲 | 博羅縣開放大學 |
34 | 博羅縣基層治理創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研究 | 朱曉方 | 中共博羅縣委政法委員會 |
35 |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內在邏輯與推進路徑 | 沈曉輝 | 中共惠州市委黨校 |
36 | 地方政府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研究——以惠州市為例 | 申瀅 | 惠州學院 |
37 |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下惠州“穩外資外貿”的政策建議 | 王凡 | 惠州學院 |
38 | 后疫情時期惠州市司法治理的對策研究 | 楊云君 | 惠州學院 |
39 | 大灣區背景下惠州生命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 | 余學軍 | 惠州學院 |
40 | “嶺東雄郡”惠州本土鋼琴文化發展研究 | 方芳 | 惠州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