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項 | 一些地方和部門對“兩高”項目上馬把關不嚴,節能審查監管責任缺位。2020年以來,全省121個在建或建成的用能1萬噸標準煤以上“兩高”項目中,未經節能審查的達42個,占比34.7%。2021年3月,廣東省還集中通過5個石化化工項目的節能審查,新增能耗1376萬噸標準煤。其中,茂名石化煉油轉型升級及乙烯提質改造項目被國家有關部門指出問題后,廣東省能源局才撤銷其節能審查意見。 | 嚴格落實“兩高”項目節能審查,完成全市5個違規“兩高”項目整改,推進2個石化化工項目整改。 | 1.壓實工作責任,加快推進整改。指導督促5個違規“兩高”項目開展整改工作,依法報送節能主管部門按程序完善相關手續。 2.加強節能審查,發揮源頭把關作用。加強“兩高”項目管理,明確“兩高”項目節能審查要求,堅決遏制不符合產業政策、未落實能耗指標來源的“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定期梳理全市“兩高”項目節能審查情況,全面掌握項目建設內容和能耗水平,確保全市“兩高”項目依法依規建設。 3.拓寬用能空間,推進石化項目整改。通過推動重點企業節能技改挖潛、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爭取重大項目能耗單列等措施,拓寬全市用能空間,解決2個石化項目上馬建設能耗問題。 | 整改目標已完成。圍繞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指出的問題,全面強化節能監管,不折不扣抓好我市“兩高”項目上馬把關不嚴、節能審查監管責任缺位問題的整改落實。目前,我市5個違規“兩高”項目均已完成整改,其中惠陽方舟工業氣體擴建項目已取消建設,其余項目均已按程序完善節能審查手續;2個石化項目能耗問題已得到解決,其中??松梨诨葜菀蚁┮黄陧椖磕芎挠蓢覇瘟薪鉀Q;恒力石化年產250萬噸PTA-1項目新增能耗通過“十四五”新增用能指標、節能技改挖潛和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等方式解決。 |
第十三項 | 截至2021年8月,全省仍有276萬農村人口未實現集中供水,河源、清遠、茂名僅完成農村集中供水任務的16.8%、32.5%、34.5%,且全省農村集中式供水水源仍有7%水質不達標。 | 全省基本實現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護。 | 惠州市2021年9月底前已完成全市新增保障2.3259萬農村人口集中供水全覆蓋任務,強化集中式飲用水源特別是農村飲用水源保護。 | 整改目標已完成。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集中供水工作,市政府印發實施《惠州市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攻堅行動方案》,成立《惠州市推進農村供水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部署。 扎實推進實施28宗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任務建設項目,截至2021年9月底,惠州市累計完成新增保障農村集中供水覆蓋2.3259萬人,全覆蓋任務完成率100%;全市9981個自然村自來水覆蓋率達100%,農村人口自來水普及率達99.9%。 強化集中式飲用水源特別是農村飲用水源保護,提升全市各級飲用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水平,統籌采用人工巡查、衛星遙感監測、無人機、信息化平臺監控、水源地環境狀況評估等一系列措施,進一步落實水源保護區常態化執法管控職責,切實保障水源地水質安全。監測數據顯示,全市所有77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質達標率100%,農村飲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
第十六項 | 一些部門和地方在處理生態環境管理新問題上責任意識不強,統籌不力,魄力不足。近年來,珠三角河道非法洗砂洗泥行為日益猖獗,污染河道水質,改變河床形態,威脅行洪和航道安全,對水生生物棲息繁衍帶來不良影響。省直有關部門對此重視不夠,主動作為不足,既沒有充分行使各部門現有職能嚴厲打擊,也沒有研究如何加強規范引導。有關地市和部門雖然多次開展聯合執法,但執法效果欠佳,監管力度不夠,甚至出現作業船只和監管部門“打游擊”現象,非法洗砂洗泥未能得到有效遏制。 | 迅速遏制非法洗砂洗泥活動多發勢頭,逐步建立健全打擊非法洗砂洗泥長效監管機制,有效維護全市河道水生態環境健康,推動可持續發展。 | 1.舉一反三,進一步摸查全市相關情況。(1)摸排河道非法洗砂洗泥情況。(2)摸排用砂需求情況。(3)開展聯合督導。 2.劃定陸地海砂淡化場,實行有效監管。(1)加強陸地洗砂場審批。(2)加強陸地洗砂場監管。(3)加強淡化海砂進場使用監管。 3.開展聯合執法,重拳震懾違法行為。 4.部門各司其職,強化各環節監管。 5.列入河湖長制考核內容。 6.加強信息報送。 | 1.舉一反三,進一步摸查全市相關情況。 ?。?)摸排河道非法洗砂洗泥情況。我市按要求于2022年3月份,組織對全市河道水域內泡洗海砂、山砂、建筑垃圾、淤泥各類型的占比情況進行了全面徹底摸排。全市不存在河道水域內泡洗海砂、山砂、建筑垃圾、淤泥的情況。 (2)摸排用砂需求情況。我市按要求于2022年4月15日前,對建筑市場海砂、河砂、機制砂的供需情況及市場占比情況進行了全面摸排。 ?。?)開展聯合督導。2022年第二季度,由市河長辦、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住房城鄉建設局、水利局,惠州海事局等組成聯合督導組,對有河砂開采任務的縣(區)進行了聯合督導。 2.劃定陸地海砂淡化場,實行有效監管。 (1)加強陸地洗砂場審批。2022年,市自然資源局在惠東縣、龍門縣、大亞灣區等地劃定21個陸地海砂淡化場和洗砂場。2022年5月起,對全市現有陸地洗砂場地分布、生產量、相關審批手續等情況進行全面統計和梳理,并結合實際情況及時更新,按要求報送省有關部門。2023年11月,再次組織各縣(區)結合實際情況評估了未來轄區內的海砂淡化需求,經評估,我市無新增海砂淡化需求。 ?。?)加強陸地洗砂場監管。加強對工程用砂的氯離子含量的檢測。對全市陸地洗砂場相應的用地、環評、排污、取水、涉河事項審批等有關手續,以及環保等相關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全覆蓋核查,對生產手續不完善的洗砂場進行督促整改。經查,所有洗砂場均不在河道管理范圍內。 ?。?)加強淡化海砂進場使用監管。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不斷規范建筑用砂的監管,自2021年10月起,全市建筑市場(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無使用淡化海砂情況。 3.開展聯合執法,重拳震懾違法行為。 市河長辦組織各相關部門開展專項聯合執法行動,嚴打水上非法洗砂洗泥行為,重點加強對涉嫌違法船只的檢查,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及時予以處理。全市共開展聯合執法815次。 4.部門各司其職,強化各環節監管。 市河長辦加強統籌,市公安局、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住房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市場監管局、城管執法局、海洋綜合執法支隊,惠州海事局、中國船級社惠州分社和各縣(區)分工協作,按照《惠州市打擊非法洗砂洗泥工作方案》中對各級各有關部門的詳細分工,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不斷加強對“開采、堆洗、運輸、銷售、使用”等環節全過程、全鏈條動態管理。全市共開展日常巡查10510次。 5.列入河湖長制考核內容。 已將洗砂洗泥問題整改工作列入我市2022、2023年度河湖長制考核內容。 6.加強信息報送。 根據省河長辦工作要求,市河長辦每月匯總各市直單位非法洗砂洗泥有關情況數據,每季度匯總各市直單位、各縣(區)開展陸地洗砂專項聯合執法行動的情況上報省河長辦。 綜上,惠州對河砂、海砂等開采及機制砂生產行業以及陸地洗砂有關情況完成全面摸排和登記造冊,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通過聯合執法、專項執法行動和日常監督檢查,對生產經營等環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梳理和強有力的整治,有效加強了生產工作管理,規范了砂石行業管理,對非法洗砂洗泥等破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進行了嚴厲打擊,有效遏制了非法洗砂洗泥現象。已達到整改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