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五公開” >> 管理公開 >> 監管信息公開
政策解讀

惠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惠州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8-12-27 14:27:21 來源:惠府函〔2018〕426號
瀏覽字號:
分享到:

  


  惠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惠州市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的通知


惠府函〔2018〕426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惠州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反映。




  惠州市人民政府

  2018年12月26日



  惠州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5﹞17號)、《住房城鄉建設部 生態環境部關于印發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的通知》(建城﹝2018﹞104號)、《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粵府〔2015〕131號)、《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粵辦發〔2018〕29號)和《廣東省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嚴格落實中央、省環境保護督察的整改要求,進一步扎實推進全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鞏固近年來治理成果,加快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把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緊密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總體要求,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體,加快補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短板,確保到2020年使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明顯見效,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二)基本原則。

  1. 前端治理,有序推進。注重黑臭水體前端治理,重點抓好源頭污染管控。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統籌好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關系。堅持從實際出發,遵循治污規律,按照“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原則,因河(湖)施策,扎實推進治理攻堅工作。堅持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相結合,既集中力量打好消除城市黑臭水體的殲滅戰,又抓好長制久清的持久戰。

  2. 系統治理,形成合力。堅持統籌兼顧、整體施策,系統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落實市級統籌、地方實施、多方參與的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體制,上下聯動,多措并舉,確保工作順利實施。強化城市人民政府主體責任,以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為抓手,協調好跨區域權責關系;加強部門協調,形成合力;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治理,鼓勵公眾發揮監督作用。

  3. 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堅持治標和治本相結合,力戒形式主義,既嚴格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廣東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廣東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廣東省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規定的時間節點實現黑臭水體消除目標,又通過加快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長效機制,從根本上解決導致水體黑臭的相關環境問題。

  4. 群眾滿意,成效可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確保黑臭水體治理效果與群眾的切身感受相吻合,贏得群眾滿意。對黑臭現象反彈、群眾有意見的,經核實重新列入城市黑臭水體清單,繼續督促治理。

  (三)主要目標。到2019年底,全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顯著提高,到2020年底達到90%以上,爭取建成區盡早全面消除黑臭水體。

  二、加快實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程

  (一)控源截污。

  1. 加快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系統“提質增效”。推動城市建成區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以及老舊污水管網改造和破損修復。全面推進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的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科學實施沿河沿湖截污管道建設。所截生活污水盡可能納入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系統,統一處理達標排放;現有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能力不足的,要加快新、改、擴建設施,對近期難以覆蓋的地區可因地制宜建設分散處理設施。城市建成區內未接入污水管網的新建建筑小區或公共建筑,不得交付使用。新建城區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要與城市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公用事業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局、財政局、環保局、水務局參與,各區政府(含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管委會,下同)負責落實〕

  2. 深入開展入河湖排污口整治。研究制定排污口管理相關文件,對入河湖排污口進行統一編碼和管理。組織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沿岸排污口排查,摸清底數,明確責任主體,逐一登記建檔。通過取締一批、清理一批、規范一批入河湖排污口,不斷加大整治力度。(市水務局牽頭,市環保局參與,各區政府負責落實)

  3. 削減合流制溢流污染。全面推進建筑小區、企事業單位內部和市政雨污水管道混錯接改造。城市新區建設均實行雨污分流,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推進雨污分流改造;暫不具備條件的地區可通過溢流口改造、截流井改造、管道截流、調蓄等措施降低溢流頻次,采取快速凈化措施對合流制溢流污染進行處理后排放,逐步降低雨季污染物入河湖量。(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牽頭,市公用事業局參與,各區政府負責落實)

  4. 強化工業企業污染控制。城市建成區排放污水的工業企業應依法持有排污許可證,并嚴格按證排污。對超標或超總量的排污單位一律限制生產或停產整治。排入環境的工業污水要符合國家和廣東省地方排放標準的較嚴值;有特別排放限值要求的,應依法依規執行。新建冶金、電鍍、化工、印染、原料藥制造等工業企業(有工業廢水處理資質且出水達到國家標準的原料藥制造企業除外)排放的含重金屬或難以生化降解廢水以及有關工業企業排放的高鹽廢水,不得接入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組織評估現有接入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工業廢水對設施出水的影響,導致出水不能穩定達標的要限期退出。各類集聚發展工業的開發區(產業園區)應同步規劃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確保投產穩定達標運行,對廢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應收盡收,禁止偷排漏排行為,入區(園)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預處理,達到工藝要求后,接入污水集中處理設施處理。(市環保局牽頭,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科技局、商務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參與,各區政府負責落實)

  5. 加強農業農村污染控制。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控制,改善城市水體來水水質,嚴禁城鎮垃圾和工業污染向農業農村轉移,避免對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產生負面影響。加強畜禽養殖環境管理,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應當持有排污許可證,并嚴格按證排污。總結推廣適用不同地區的農村污水治理模式,加強技術支撐和指導,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推動城鎮污水管網向周邊村莊延伸覆蓋;鼓勵相鄰鎮區共建污水處理設施。積極完善農村垃圾收集轉運體系,防止垃圾直接入河或在水體邊隨意堆放。(市農業局牽頭,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環保局、環衛局參與,各區政府負責落實)

  6. 全面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加快污水管網建設和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進度,加密管網錯接漏接的排查修復頻次,加大舊污水管網改造和破損修復力度。實施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合流制截流倍數,建設雨水調蓄池,減少雨季溢流污染。(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公用事業局牽頭,市水務局參與,各區政府,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落實)

  (二)內源治理。

  1. 科學實施清淤疏浚。在綜合調查評估城市黑臭水體水質和底泥狀況的基礎上,合理制定并實施清淤疏浚方案,既要保證清除底泥中沉積的污染物,又要為沉水植物、水生動物等提供休憩空間。要在清淤底泥污染調查評估的基礎上,妥善對其進行處理處置,嚴禁沿岸隨意堆放或作為水體治理工程回填材料,其中屬于危險廢物的,須交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安全處置。2019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一次黑臭水體清淤疏浚。(市水務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牽頭,市環保局、農業局參與,各區政府,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落實)

  2. 加強水體及其岸線的垃圾治理。全面劃定城市藍線及河湖管理范圍,整治范圍內的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并對清理出的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處置,降低雨季污染物沖刷入河量。規范垃圾轉運站管理,防止垃圾滲濾液直排入河。及時對水體內垃圾和漂浮物進行清撈并妥善處理處置,嚴禁將其作為水體治理工程回填材料。建立健全垃圾收集(打撈)轉運體系,將符合規定的河(湖、庫)岸垃圾清理和水面垃圾打撈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建立相關工作臺賬。(市環保局、水務局、環衛局、農業局、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區政府負責落實)

  (三)生態修復。

  1. 加強水體生態修復。強化沿河湖園林綠化建設,營造岸綠景美的生態景觀。在滿足城市排洪和排澇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對河湖岸線進行生態化改造,減少對城市自然河道的渠化硬化,營造生物生存環境,恢復和增強河湖水系的自凈功能,為城市內澇防治提供蓄水空間。(市環保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水務局、國土資源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區政府,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落實)

  2. 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對城市建成區雨水排放口收水范圍內的建筑小區、道路、廣場等運用海綿城市理念,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方式進行改造建設,從源頭解決雨污管道混接問題,減少徑流污染。(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牽頭,市水務局參與,各區政府負責落實)

  (四)活水保質。

  1. 恢復生態流量。合理調配水資源,加強流域生態流量的統籌管理,逐步恢復水體生態基流。嚴控以恢復水動力為理由的各類調水沖污行為,防止河湖水通過雨水排放口倒灌進入城市排水系統。(市水務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區政府,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落實)

  2. 推進再生水、雨水用于生態補水。鼓勵將城市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分散污水處理設施尾水以及經收集和處理后的雨水用于河道生態補水。推進初期雨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牽頭,市環保局、水務局參與,各區政府,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落實)

  三、建立長效機制

  (一)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

  1. 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關于在湖泊實施湖長制的指導意見》及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廣東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關于在全省湖泊實施湖長制的意見》要求,2018年底前明確包括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在內的河湖的河長湖長。由黑臭水體所在地黨委或政府負責同志擔任河(湖)長,各級河長湖長要切實履行責任,加強統籌謀劃,調動各部門和相關區域密切配合,協調聯動,按照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時限要求,確保黑臭水體治理到位。(市水務局牽頭,市環保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參與,各區政府,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落實)

  2. 加強巡河管理。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各級河長湖長要將黑臭水體整治情況納入巡查重點內容。河長湖長要帶頭并督促相關部門做好日常巡河,建立巡河臺賬,及時發現解決水體漂浮物、沿岸垃圾、污水直排口問題。有條件的地區可建立監控設施,對河道進行全天候監督,著力解決違法排污、亂倒垃圾取證難問題。全面拆除沿河湖違法建筑,從源頭控制污染物進入水體。嚴格執行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制度,嚴禁洗車污水、餐飲泔水、施工泥漿水等通過雨水口進入管網后直排入河。(市水務局、環保局、城管執法局、環衛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區政府,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落實)

  (二)建立并嚴格實施“三個一”制度。

  各區要建立并嚴格實施黑臭水體“一河(湖)一策”“一河(湖)一臺賬”“一河(湖)一評估”等“三個一”制度,確保完成黑臭水體治理任務。2019年3月底前,在現有基礎上,各區政府要全面核清建成區黑臭水體數量和情況,新發現的黑臭水體需向社會公開,在“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填報新增黑臭水體,向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報備并由該局向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報備。各區政府要按“三個一”制度落實新發現黑臭水體的治理。定期排查建成區黑臭水體數量和情況,“發現一個,治理一個”。如被國家和省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發現存在新的黑臭水體,將按有關要求對新發現的黑臭水體所在地方政府進行追責。“一河(湖)一策”,要按照“發現一個,治理一個”的要求和《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結合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最新要求,針對每個黑臭水體制定和完善治理方案并加快實施,方案要按照遠近結合、分步實施的原則,明確治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時間節點、責任主體等內容。2018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黑臭水體“一河(湖)一策”編制工作,全面建立“一河(湖)一臺賬”。“一河(湖)一臺賬”,結合“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建立黑臭水體治理工作臺賬,詳細記錄治理進展,分析研判治理效果,及時把握治理動態。“一河(湖)一評估”,按照《關于做好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效果評估工作的通知》,每個黑臭水體治理取得成效后,由市政府組織開展黑臭水體治理效果“一河(湖)一評估”,嚴格落實工程竣工驗收、公眾評議、水質監測、政策機制建設等檢查環節和要求。(市環保局、水務局、農業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區政府,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落實)

  (三)加快推行排污許可證制度。

  對固定污染源實施全過程管理和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按行業、地區、時限核發排污許可證,全面落實企業治污責任,加強證后監管和處罰。強化城市建成區內排污單位污水排放管理,特別是城市黑臭水體沿岸工業生產、餐飲、洗車、洗滌等單位的管理,嚴厲打擊偷排漏排。對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或不達標排放導致水體黑臭的相關單位和工業集聚區嚴格執法,嚴肅問責。(市環保局牽頭,市水務局、城管執法局、公用事業局參與,各區政府負責落實)

  (四)強化運營維護。

  落實河湖日常管理和各類治污設施維護的單位、經費、制度和責任人,明確績效考核指標,加大考核力度。嚴格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監管,切實保障穩定運行。推進機械化清掃,逐步減少道路沖洗污水排入管網。定期做好管網的清掏工作,并妥善處理清理出的淤泥,減少降雨期間污染物入河。分批、分期完成生活污水收集管網權屬普查和登記造冊,有序開展區域內無主污水管道的調查、移交和確權工作,建立和完善城市排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落實管網、泵站、污水處理廠等污水收集管網相關設施的運營維護管理隊伍,逐步建立以5-10年為一個排查周期的管網長效管理機制,有條件的地區,鼓勵在明晰責權和費用分擔機制的基礎上將排水管網管理延伸到建筑小區內部。推進城市排水企業實施“廠-網-河湖”一體化運營管理機制。(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水務局、公用事業局、環衛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區政府,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落實)

  四、強化監督檢查

  (一)實施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

  2018-2020年,市環保局會同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水務局、農業局等部門參照國家、省專項行動工作機制,每年開展一次市級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排查形成問題清單,交辦相關區政府,限期整改并向社會公開,實行“拉條掛賬,逐個銷號”式管理;對整改情況進行核查,整改不到位的組織開展約談,約談后仍整改不力的將納入市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范疇,情節嚴重的將提請納入中央、省、市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范疇,并視情組織開展機動式、點穴式專項督察。各區政府做好自查和落實整改工作;對專項行動過程中判定未消除黑臭的,要重新納入城市黑臭水體清單進行治理并接受重新核查。專項行動與市級環保督察行動統籌實施。(市環保局牽頭,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水務局、農業局參與,各區政府,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落實)

  (二)實施市級督導和明察暗訪全覆蓋。

  市環保局會同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水務局、農業局等市直有關部門不定期對治理工作進展滯后或問題較多的區開展專項督促指導。組織開展黑臭水體治理技術指導和專家明察暗訪全覆蓋,根據明察暗訪發現的問題及建議以“一區一督辦”“一水一清單”形式交由相關區政府整改落實。(市環保局牽頭,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水務局、農業局參與,各區政府,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落實)

  (三)定期開展水質監測。

  2018年底前,對已完成治理的黑臭水體開展包括透明度、溶解氧(DO)、氨氮(NH3-N)、氧化還原電位(ORP)等4項指標在內的水質監測。除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委托第三方機構監測外,市環保局指導各區開展黑臭水體水質交叉監測,每年第二、三季度各監測一次,并于監測次季度首月10日前,向市環保局和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報告上一季度監測數據。(市環保局牽頭,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參與,各區政府,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落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各部門要深刻認識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壓實責任、強化舉措、狠抓落實,確保本方案確定的各項任務按期落實到位。各區政府是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責任主體,要將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要再次開展全面排查,逐一核清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情況,逐一建立健全并實施黑臭水體治理方案,逐一明確責任人,明確消除時限,加快工程落地,做好效果評估;要結合當前最新情況制定本區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在方案中細化年度目標、工作計劃和措施,并按照本方案要求將治理任務分解到各部門,明確職責分工和時間進度;每月向市環保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報送進展情況,每季度向社會公開進展情況,每年12月底前向市環保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報送年度總結報告。各區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須在2018年12月底前經市人民政府同意后向社會公開。對于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揚獎勵,堅持有為才有位,突出實踐實干實效,讓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機會有舞臺。市直有關部門建立市級黑臭水體治理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協調跨界黑臭水體治理,加大資金支持,建立工作臺賬,實行進度通報和年度考核。(市環保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負責,各區政府,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落實)

  (二)嚴格責任追究。

  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要求,落實領導干部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嚴格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各區政府要把黑臭水體治理放在重要位置,主要領導是本行政區域第一責任人,其他有關領導班子成員在職責范圍內承擔相應責任,要制定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部門責任清單,把任務分解落實到有關部門。各區環保、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水務等部門要做好牽頭,會同和督促有關部門做好工作,對于推諉扯皮、落實不力的,要提請同級人民政府進行問責;參與部門要積極作為,主動承擔分配的任務,確保工作成效。將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情況納入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做好考核結果應用。對在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中責任不落實、推諉扯皮、沒有完成工作任務的,依紀依法嚴格問責、終身追責。(市環保局牽頭,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參與,各區政府,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落實)

  (三)加大資金支持。

  市財政局對經濟壓力大和任務重的地區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各區政府要統籌整合相關渠道資金支持黑臭水體治理,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結合地方實際創新資金投入方式,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投入,堅持資金投入同攻堅任務相匹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完善污水處理收費政策,各區污水處理費尚未按國家要求調整到位的,要盡快調整到位;已調整到位,但尚未實現補償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設施運營成本并合理盈利的,結合污染防治形勢和經濟社會承受能力等因素,可進一步提高收費標準,嚴格征收使用管理。在嚴格審慎合規授信的前提下,鼓勵金融機構為市場化運作的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項目提供信貸支持。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探索開展治污設備融資租賃業務發展。穩妥探索項目收益權、特許經營權、排污權等環境權益及其收益權質押擔保融資。(市財政局、發展改革局、環保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水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區政府,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落實)

  (四)優化審批流程。

  落實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要求,結合工程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大對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項目支持和推進力度,在嚴格前期決策論證和建設基本程序的同時,對報建審批提供綠色通道。(市發展改革局、國土資源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環保局、水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區政府,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落實)

  (五)強化科技支撐。

  加強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科研攻關和技術支撐,不斷提煉實用成果,總結典型案例,推廣示范適用技術和成功經驗。針對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及時加強技術指導,制定指導性文件。(市科技局、環保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水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區政府,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落實)

  (六)鼓勵公眾參與。

  各區政府要做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信息發布、宣傳報道、輿情引導等工作,限期辦理群眾舉報投訴的城市黑臭水體問題,保障群眾知情權,提高黑臭水體治理重大決策和建設項目的群眾參與度。采取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充分發揮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作用,面向廣大群眾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工作,引導群眾自覺維護治理成果,不向水體、雨水口違法排污,不向水體丟垃圾,鼓勵群眾監督治理成效、發現問題,形成全民參與治理的氛圍。(市環保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區政府,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落實)


  

附件:惠州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清單.xls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馆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电影网在线观看| 无料エロ同人志エロ漫汉化| 国产在线视频www片|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国产玉足榨精视频在线观看| 樱花草在线社区www| 国产成人欧美视频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韩国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 中文乱码人妻系列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在线影院| 娇妻当着我的面被4p经历| 人妻在线日韩免费视频| 97超级碰碰碰碰久久久久|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日本卡一卡二新区| 四虎精品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奇米色影视 | wwwxxx亚洲| 最新免费jlzzjlzz在线播放| 国产好痛疼轻点好爽的视频|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很黄很色裸乳视频网站|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4hu四虎最新免费地址|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特级黄色毛片在放| 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 五月综合色婷婷影院在线观看| 野花社区在线播放| 性感美女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精品|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怡红院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