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2020年第一季度
全市政府網站(部門頻道、政府信息公開平臺)
和政務新媒體檢查情況的通報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各有關部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的通知》(國辦發〔2017〕47號)、《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關于印發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監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標的通知》(國辦秘函〔2019〕19號,以下簡稱《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以及省、市關于加強政府網站管理和政務新媒體工作的部署要求,市政府辦公室組織開展了2020年第一季度政府網站(部門頻道、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和政務新媒體檢查工作,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總體情況
第一季度,對照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市政府辦公室對全市在運行的36家政府網站、18個部門頻道、105家政務新媒體及市直各部門開設的47個政府信息公開平臺進行了全覆蓋檢查。從檢查結果看,大部分單位能認真落實意識形態工作和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切實加強對政府網站(部門頻道、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的監督管理,政府網站運維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大多數政務新媒體能夠認真做好政府信息發布和互動回應工作,基本符合檢查指標要求。
二、檢查發現的主要問題
本次檢查及日常監測發現,部分政府網站(部門頻道、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和政務新媒體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一是網站管理不到位。省集約化平臺上線后部分單位對政府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平臺、部門頻道)測試檢查不力,如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市供銷社、市移民辦、惠州仲裁委、市港口航空鐵路事務中心、市公路事務中心、市衛生監督所對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目錄系統測試檢查不到位,目錄系統存在較多問題,且未及時對接平臺建設方作出整改,引發網民投訴。少數單位仍未履行政府網站二級域名備案手續,如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金融工作局仍使用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的ICP備案號。此外,個別單位對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抽查整改反饋不到位,市金融工作局未在網站和政務新媒體監管系統反饋監測問題整改情況。
二是部分單位2019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編制發布不及時、不準確。市港口航空鐵路事務中心、市供銷社未在國辦規定時限內編制發布年度報告,屢次提醒后才編制發布;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未按國辦印發的模板編制發布年度報告。多個單位工作不細致,初次發布的年報統計數據邏輯錯誤、與相關系統公布的數據存在較大差異,如惠陽區、龍門縣、大亞灣開發區,市自然資源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市場監管局等。
三是政策解讀工作不到位。部分單位未落實政策性文件與解讀方案、解讀材料同謀劃、同報批、同發布的“三同步”要求,出臺的政策文件無解讀,或解讀不及時,或解讀占比不高的問題比較突出,政策文件和解讀關聯不強,解讀形式單一等。如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利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在部門規范性文件提請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報發布時,未同步提交政策解讀材料。
四是政務新媒體運維管理仍需加強。如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開設的政務新媒體存在更新不及時現象。
五是部分單位政府網站(部門頻道、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和政務新媒體信息發布審核把關不嚴。一些單位信息發布“三審”制度落實不到位,審核把關不嚴,錯別字、不規范表述問題時有發生,如市民政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局網站,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部門頻道等。部分單位發布的政策性文件無制發單位落款、無文號、無印發日期。此外,部分單位把握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欄目“專欄姓專”的基本定位不準確,未聚焦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有的單位仍大量轉載非本單位制作的信息,如惠東縣、博羅縣政府辦公室,仲愷高新區兩委辦等。
六是依申請公開處理不夠規范。部分單位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接收、登記、辦理、審核、答復、歸檔等環節的制度機制建設不健全,“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系統”維護管理不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新形勢下政務公開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政務公開是保障人民主體地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舉措,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新時代政務公開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注重整體推進、加強隊伍建設、強化督查考核。要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主要領導在市政府常務會議聽取政務公開工作情況匯報時的講話精神,以問題為導向,夯基礎、補短板、強弱項,努力提高工作質量和實效。當前,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宣傳引導,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要認真落實中央、省、市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部署要求,充分發揮政府網站(部門頻道)和政務新媒體平臺作用,通過開設專欄等形式,權威集中發布疫情和復工復產相關政策、工作部署、政策解讀及科普知識,提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指引,方便企業群眾及時查詢了解政府工作動態,穩定社會預期。
(二)進一步完善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安全防護機制,確保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意識形態安全。各地、各部門要把政治建設擺在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工作的首要位置,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落實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和網絡安全責任制。嚴格落實信息發布審核制度,對所發布的信息要先審后發,對重點稿件要反復核校,及時發現和糾正錯漏信息,確保發布的信息內容及時、合法、全面、準確。加強網絡安全防護,建立健全與本級網信、公安等單位的協同工作機制,強化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切實做好防攻擊、防篡改、防病毒、防癱瘓、防劫持、防泄密等工作。堅決杜絕因信息內容不當和網絡安全事件等引發負面輿情。因工作崗位調整政務公開工作人員變動的,要完善交接工作機制,相關系統(平臺)的賬號要及時收回、密碼要及時調整;需向主管部門注銷的,要及時申請注銷。要充分利用集約化平臺的內容安全檢測功能、開普云監管系統錯敏信息監控功能等,把好信息內容安全關口。
(三)切實推進政府網站規范化,全力配合推進全省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建設。按照省政府辦公廳政府網站集約化工作部署,目前各縣(區)、各部門政府網站已基本遷移到全省統一的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各政府網站(部門頻道、政府信息公開平臺)主管單位和主辦單位要明確網站運維人員和監管人員,積極對接集約化平臺實施單位,認真學習集約化平臺前臺布局及各項后臺功能操作,熟悉信息審核、發布等工作操作流程。要加強切換后網站(部門頻道、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的測試檢查,積極反饋使用體驗及功能建議,主動會同集約化平臺實施單位不斷研究完善平臺功能。要結合機構職能調整、規范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的有關要求,進一步優化政府信息公開平臺、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建設。
(四)進一步加強政府系統政務新媒體監管。要建立健全政府系統政務新媒體管理機制,定期整合無力維護的賬號。要做好政務新媒體開設、注銷賬號備案工作,認真查漏補缺,通過全省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政務新媒體管理系統對保留的政務新媒體進行備案。要加強對保留政務新媒體的內容保障和日常監管,重點排查嚴重表述錯誤、信息超期更新、互動交流功能等單項否決問題。
對此次通報存在問題的政府網站(部門頻道、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和政務新媒體,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立即采取有力措施進行整改,于4月23日前將整改情況(加蓋單位公章)報送市政府辦公室。
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