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林海燕等委員:
您領銜提出的《關于建設畬族語言文化傳播平臺的建議》收悉。經認真研究,我局認為該提案寫得很實、提的建議很有價值,對于進一步做好我市畬族文化保護傳播工作很有參考作用。我局會商博羅縣、市財政局等單位研究討論,現答復如下:
一、我市不斷加強畬族語言文化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開發畬語教材。成立由博羅縣教育局教研室、暨南大學中文系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教研室和橫河文化工作者組成的畬語教材和讀本編寫組。2015年出版《畬語課本(第一冊)》,2018年出版《廣東博羅畬語800句》。2022年4月博羅縣發布《畬語課本(第二冊)》,該課本立足于畬族本土社會生產生活和歷史文化習俗傳統,共收集畬語詞匯近200個,為畬族語言文化課程教學添磚加瓦。
(二)將畬語教學融進小學課堂。除了開發畬語教材外,博羅縣橫河鎮嶂背畬族村還把畬語、畬歌作為興趣課目列入中小學校教學課程。嶂背畬族小學每周開設一節“漢、畬”雙語教學課,讓畬族學生、群眾會用畬語,更好地傳承和弘揚畬族文化。同時開展畬語公益課堂,推動畬族歌曲《敬酒歌》,畬族舞蹈《畬族阿妹喜唱歌》、《竹竿舞》、《婚嫁舞》等“走”進課堂,激發孩子們學習畬語、畬歌的熱情。
(三)打造“三月三”畬族文化節特色文旅品牌。“三月三”是畬族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亦稱“烏飯節”,每年農歷三月初三舉行。2022年4月22日,博羅縣第一屆畬族“三月三”文化節在橫河鎮嶂背畬族村隆重舉辦。通過畬族群眾唱畬歌、跳畬舞,與到訪賓客共品長桌宴,讓大眾走進畬族文化,了解畬族語言,感受濃郁獨特的畬族風情。
(四)創作畬語演唱版本。嶂背村創作的村歌《畬寨傳喜訊》于2022年4月榮登國家級音樂專業刊物《歌曲》雜志,提高了嶂背畬族村的知名度,打開了畬族語言與外面世界連接的紐帶。在博羅縣首屆“三月三”畬族文化節文藝演出現場,舞蹈《古畬古香》《鳳凰到此》等充滿畬韻的節目精彩上演,使更多的觀眾進一步感受到了畬族語言文化。
(五)建設畬族文化館,豐富畬語傳播平臺。2020年至2023年,市縣兩級人大常委會累計投入近400萬元,建成全省首個畬族文化傳承館。2021年市財政安排50萬元用于支持惠州畬族文化傳承館功能室配套設施。啟用的惠州市畬族文化傳承館占地面積21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890平方米,成為專家學者開展畬族文化交流及研究傳承活動的場所。
二、繼續做好畬族語言文化的保護傳承工作
提案中提出的建設惠州市畬族語言文化傳播平臺、提升畬族文化活力、培養畬族語言保護和傳承專門人才的建議很好,對于畬族語言的發展傳承有很好的助推作用。下來,全市各級各相關部門將參考該建議,繼續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依托畬族文化傳承館,培養畬族語言保護和傳承的專門人才。作為畬族青少年學習傳承優秀傳統的重要場所,畬族文化傳承館將進一步發揮畬族語言文化傳播功能,供畬族語言文化研究者、社會參觀者觀摩、學習和研究;探索建立全國高等院校少數民族語言和雙語教學專業大學生課程實習實踐工作室,用于大學生教育教學實習和民族語言文化研究實踐現場授課和培訓。
二是推動畬語教材電子化,豐富畬語語料庫。目前,《畬語課本(第二冊)》融入科技元素,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聽到畬語,讓畬族少年兒童可以隨時隨地學習畬語、傳承畬族文化。接下來將進一步推動《畬語課本(第二冊)》的電子化,探索建成一個在線的畬語語言查詢和學習系統。
三是持續開展畬族項目的“非遺進校園”等傳承活動,建設多類型畬族文化傳承基地。通過非遺活動、藝術作品、影視作品、網絡媒體、文化叢書等多種形式,多形式推動畬族語言的推廣與普及,鼓勵畬族鄉村的小學生日常講畬語、唱畬歌,為畬語傳承營造良好氛圍,實現畬族文化的活態傳承。
四是加強畬語文藝作品的創作,建立供大眾欣賞的音像展示庫。在開展“村歌唱響新時代”一村一歌鄉村一文化建設工程背景下,創作畬語演唱版本,還原畬族小調風格,大力編寫畬語特色村歌,打造出一批具有畬族民族特色的文藝精品,并將這些文藝精品畬族語言寫出來、唱出來、演出來,使畬族語言得到更好地傳承與傳播。同時將這些畬語文藝作品拍攝成音像,探索建立供大眾欣賞的音像展示庫。
五是擦亮“中國畬鄉三月三”活動品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以“三月三”畬族文化節為契機,加速畬族傳統婚嫁、祭祀、山歌、體育等文化元素與旅游深度融合,通過“政府主導、群眾參與、社會傳播”的形式推動民族文化與旅游發展深度融合,打造畬族特色文旅品牌,提升畬族文化活力,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六是鼓勵畬族鄉村間的互動交流,實現畬族傳統文化的聯動發掘。當前,惠東縣共有畬族群眾130多戶740余人,博羅縣共有畬族群眾566人。在國家加快建設文化強國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推動跨地區文化交流與合作,開展民間組織的互學互訪、采風聯誼文藝交流、旅游節慶活動相互配合等,進一步加強畬族語言文化的交流和傳播。
提案中提到的由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牽頭開發建設惠州市畬族語言文化傳播平臺的建議,我局非常重視,將會同博羅縣就平臺建設的可行性進行研究,爭取社會資金支持,做到對畬族語言文文化精準、周全、原汁原味地保護傳承。我局也在積極推進畬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使更多項目納入保護序列,促進畬族非遺項目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我們相信,在全市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下,我市的畬族語言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將取得新進展,將進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氣息,更加擦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風采。
惠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2023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