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俊亮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推進我市農村電氣化建設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農村電氣化工作,持續推進農村領域電能替代、農村電網鞏固提升、農村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緊扣“百千萬工程”工作要求,為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加快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作出貢獻。
一、推動農村領域電能替代近期工作情況
為有序推進全市農業農村生產生活設備(如烘干、制茶和廚房等)電氣化建設工作,我市供電局與農業農村局聯合印發《惠州市農業農村領域電能替代工作方案》,推動各縣(區)電力主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文廣旅體等單位聯合供電部門共同指導農業農村領域開展電氣化建設。該方案旨在一是對目前仍在使用煤、柴、氣等農產品加工企業,推廣并制訂電能替代計劃,大力推廣電烘干、電制茶等農產品加工技術,降低用能成本,提高安全水平;二是推廣“全電廚房”。針對歷史文化街區等風景名勝區、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的餐飲經營戶,有序推進“全電廚房”改造;三是加快業擴報裝速度,對實施電氣化改造的企業用電申請納入業擴配套,開辟“綠色通道”,快速響應、簡化流程,縮短接電時間;四是協助檢查企業和農戶開展供電設備安全隱患自查,指導、技術支持企業開展隱患整改,提高設備安全水平。
二、推進農村電網鞏固提升近期工作情況
(一)實施農網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工程。近年來,我市持續加大農網投資力度,不斷擴大農網投資。2021-2023年,全市完成農網改造投資16.86億元,持續提升線路可轉供電率、配電自動化有效覆蓋率、戶均配變容量,各項網架指標不斷向好;2024年,計劃完成農網投資5.32億元,繼續完善農村電網。
(二)促進城鄉電力服務均等化。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惠州供電局制定《惠州東西兩翼電網平衡發展專項規劃》,重點攻堅局部區域網架薄弱問題,布點建設35千伏臺區變,支撐中壓配網網架,加快推動邊遠山區及革命老區電力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三)拓展農村電網創新示范。加快“鄉村振興”+“新型電力系統”相融合,以龍門縣河上村公變臺區微電網工程為例,通過低壓直流遠供技術,組建農村微電網,有效解決農村低電壓問題,有關創新成果已推廣至全省多處應用。
三、推動農村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近期工作情況
(一)做好新能源并網服務。開展分布式新能源接入電網專項規劃,制定新能源接入服務手冊,因地制宜探索分布式光伏“集中匯流”接網模式。
(二)做好綠色出行服務。支持鄉村綠色出行,持續提升公共充電服務水平,逐步向國省道公路沿線、百千萬工程鄉村旅游重點村拓展,打造服務構建覆蓋廣泛、均衡充電網絡。
(三)積極推廣新型儲能示范應用。我市持續推動新型儲能與“百千萬工程”相結合,構建現代鄉村生活體系相匹配的新能源應用基礎體系,以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市場需求推動新型儲能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目前,我市正加快推進農村能源轉型,在農村公共停車場、旅游景點、公路服務區建設充電站。在博羅縣福田鎮徐田村,我們以“精品民宿+光儲充+電能替代”的建設思路,建成了惠州市首個“全電民宿”和首個智慧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在惠龍高速公路象頭山、公莊等5座10對服務區,我們建成了光儲充一體化項目,充電槍功率達到480kW,有效解決新能源車高速公路“里程焦慮”的問題;鼓勵農業產業園、稻谷烘干中心、冷庫等農業用電重要設施配置儲能,增加重點設施的用電可靠性和穩定性,目前,已有多個企業表達了建設意向。
(四)推廣高效、綠色的農機設備和服務。以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所需農機為重點,因地制宜發展復式、高效農機設備。擴大側深施肥、精準施藥、秸稈收儲運綜合利用、節水灌溉、高性能免耕播種等綠色農機購機補貼覆蓋面,加大高能耗、高損失、污染重、安全性低的老舊農機淘汰力度,持續做好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有關工作。培育壯大新型農機服務組織,提供高效便捷的農機作業服務。
(五)持續開展汽車和家電下鄉活動。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進一步擴大汽車消費,鼓勵市級行業協會、汽車展會第三方企業下沉到鄉鎮開展“汽車下鄉活動”,對汽車促消費成效顯著的活動給予場地租賃費、布展費、宣傳推廣費等費用支持。鼓勵家居家電消費,支持開展“家電下鄉”活動,支持品牌影響力大、家電營銷售后網絡健全的大型家電生產銷售企業,以縣城、鎮街為重點,改造提升家電銷售網絡、倉儲配送中心、售后維修、家電回收服務網點以及開展集中展示推廣促銷活動。
(六)做好財政支持。依據《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惠州市促進商業消費高質量發展工作措施》《廣東省推動農業機械報廢更新實施方案》《國務院關于印發<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的有關要求,持續做好財政資金保障,按程序向符合要求的對象兌現補貼。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打造新時代鄉村電氣化示范村
結合“百千萬工程”典型村選樹培育,下來將分階段、分步驟推進新時代鄉村電氣化,一是遴選一批條件好的試點村先行先試,打造一批新時代電氣化村示范村;二是適度超前建設農村電網,推進電網自動化應用,強化電網智能化運維水平,做到可推廣、可復制,點面結合,連片推進;三是構建工作機制,統籌相關部門和單位開展新時代鄉村電氣化示范村建設、驗收、推廣工作,做好鄉村電氣化實施過程管控和協調,及時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鼓勵和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形成支持鄉村電氣化工作的強大合力;四是制定專項實施方案,把握不同地區農村發展特點,分區域、差異化合理確定新時代鄉村電氣化示范村發展目標,制定分步實施細化方案,指導推動各地組織實施,落實政策支持和資源保障。
(二)持續推動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
持續提升農村充電基礎設施提高覆蓋率和智能化水平,力爭到2025年,全市形成“百站千槍”,并逐步擴展至“千點萬槍”,建成村村有點、鎮鎮有站的新能源汽車補能圈。持續落實《惠州市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資金(支持應用方向)管理實施細則》有關扶持政策,按照要求對相應新型儲能電站項目給予資金支持。
(三)推動農機、漁業設施等領域節能改造和設備更新升級
積極推動我市農機、漁業裝備和設施等節能改造,貫徹落實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淘汰老舊漁船,發展新型節能漁船裝備,推動我市農村電氣化建設,促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助力城鄉區域高水平、高質量協調發展。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你們)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