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雄飛等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將鄉村醫生能力提升培訓納入常態化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直以來,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基層衛生工作,按照“縣級強、鄉級活、村級穩、上下聯、信息通”的總體思路,打造“頂天立地”格局,提升基層醫療衛生健康服務能力,特別是著力加強村衛生站和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牢固兜住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的網底。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一是加強村醫的培養。繼續開展訂單定向培養醫學生方式,為當地農村培養一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層衛生人才隊伍。例如龍門縣出臺了由縣財政資助定向培養緊缺醫療人才政策,鼓勵龍門戶籍學生報讀臨床醫學并畢業返鄉就業,實施三年,每年資助50-60人,有針對性地解決基層醫療機構缺醫問題。二是開展崗位培訓。采取臨床進修、集中培訓、城市支農等多種方式,組織鄉村醫生到鄉鎮衛生院、縣(區)級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培訓。縣(區)衛健部門對鄉村醫生每年免費培訓不少于兩次,每年累計培訓時間不少于兩周。根據省衛生健康委關于《廣東省基層醫療衛生人才能力提升“薪火培基項目”五年工作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要求,我市利用5年時間對全市鄉鎮衛生院、村衛生站的醫務人員開展全覆蓋的能力提升培訓工作。2024年,按照國家、省衛生健康委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的決策部署和“國培”項目,進一步加強我市基層衛生專業骨干隊伍能力提升,培養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隊伍,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累計培訓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骨干、全科醫生及村醫共116人。三是貫徹落實村醫新政策。我市為解決空白村鄉村醫生問題,貫徹落實國家、省衛生健康委出臺的新政策,按照《廣東省鄉村醫生注冊管理試行辦法》要求,規范鄉村醫生執業注冊程序,允許中等醫學專業學歷的人員通過考試申領《鄉村醫生執業證書》,允許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臨床醫學類、中醫學類、中西醫結合類等相關專業應屆畢業生可免試申領《鄉村醫生執業證書》。2023年,省衛健委、省委編辦、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聯合印發了《廣東省實施大學生專項計劃工作方案》,博羅縣將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通過“醫學專業高校畢業生免試申請鄉村醫生執業注冊政策”進入村衛生室工作的3名大學生村醫納入編制保障,目前正在走相關流程。新政策的出臺,有利于改善鄉村醫生的學歷結構和年齡結構,有利于基層衛生能力的提升。
(二)依托鄉村醫生培訓基地,不斷提升鄉村醫生服務能力
一是強化培訓基地教育資源建設。2022年,在市人大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的優質醫療教育資源,依托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了惠州市鄉村醫生培訓基地,同時加掛中國農工民主黨鄉村醫生培訓基地,并先后投入專項資金300余萬元用于基地建設的改造,充分利用廣東省同心圓慈善基金會為鄉村醫生公益性培訓提供項目支持,培訓基地整合相關優質專業資源,打造以提升鄉村醫生執業持證、依法行醫意識、醫學人文素養等為核心課程體系,利用“線下+線上”的服務方式,為鄉村醫生量身定做高效精準的系統培訓。
二是深化多領域資源協同整合。自鄉村醫生培訓基地成立以來,我局與市教育局、鄉村振興局、農工黨省委、農工黨市委等部門,以及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和廣東省同心圓慈善基金會等社會各界力量,共同致力于鄉村醫生服務能力提升工作,推動鄉村醫生培訓工作逐步規范化,確保了培訓工作的持續性實施。
三是推動培訓模式的創新。鄉村醫生培訓基地針對鄉村醫生的工作特性和學習習慣,設計并實施了“規模化基礎培訓—線上深化學習—特色專場化培訓”的融合性教學模式。兩年來,培訓基地成功舉辦15場大規模集中培訓活動,并在6個鄉鎮開展了實地特色實訓,經初步統計,線下累計培訓鄉村醫生約2000人次,線上學習約10000人次,培訓效果顯著,深受參訓人員好評。該項目也被評為廣東省教育廳及惠州市教育局的“終身學習品牌項目”,以此持續賦能鄉村醫生能力提升,為鄉村振興夯實健康基礎。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來,我局將從改善鄉村醫生執業環境,規范村衛生站和鄉村醫生管理等方面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村衛生站醫療服務水平,促使我市農村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用好政策,補足村醫。近期,省衛生健康委等5部門聯合印發《廣東省實施大學生專項計劃工作方案》,按照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招錄的2023屆醫學專業高校畢業生及2020年以來“免試政策”進入村衛生站的大學生,通過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按程序給予事業編制保障。這是一條解決鄉村醫生短缺問題非常好的政策,接下來我局將做好相關政策廣泛宣傳動員,鼓勵本地醫學高校畢業生報名參與,做好高校畢業生免試申請鄉村醫生執業注冊工作,重點解決農村偏遠地區村醫不足的問題。
(二)加大培訓,提升能力。一是崗位培訓。多途徑、多層次加大鄉村醫生培訓培養力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培訓,鄉村醫生每年接受免費培訓不少于2次,累計培訓時間不少于2周。二是定向培養。繼續做好鄉村醫生定向培養工作,加大對鄉村醫生業務培訓,各縣(區)每年為村衛生站制訂鄉村醫生引進計劃,以訂單定向或公開招聘等方式培養村醫,切實提高鄉村醫生的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三是加強基地建設。充分利用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的優質醫療教育資源和各縣(區)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基地,全面提升鄉村醫生在全科醫學、中醫診療和中醫適宜技術等方面的診療能力。四是學歷提升。鼓勵符合條件的村醫進入中、高等醫學院校接受醫學學歷教育。積極探索與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舉辦鄉村醫生學歷提升班,通過繼續教育,提高鄉村醫生服務能力和水平。五是向執業(助理)醫師過渡。針對當前全市鄉村醫生隊伍持證率不高,除了多措并舉引進“新鮮血液”,同時激勵引導減少存量。培訓基地對有意向報考執業(助理)醫師的鄉村醫生開展培訓或選擇重點縣(區)聚焦提高鄉村醫生執業持證和執業素養的培訓試點,引導更多未持證鄉村醫生主動參與,加速鄉村醫生向更高執業資格的過渡。加大激勵政策構建,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實際,爭取不斷提高各級財政對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補助水平。引導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積極參與并承擔更多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落實按鄉村醫生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量給予相應補助。
(三)充實師資,加強建設。各培訓基地進一步規范培訓管理制度和教學方案,圍繞鄉村醫生日常工作,構建并強化涵蓋基本公共衛生、臨床醫療技能、基層專病管理、醫學人文及法治思維等模塊的課程體系。通過整合教育教學資源,探索搭建線上教育平臺,制定“三位一體”的培訓方案,就近選取惠城區及經濟相對落后的龍門縣作為試點區域,開展“脫產集中教學—云端服務跟進—實地特色實訓”教學。我局將會同相關單位多渠道籌集專項培訓資金,確保培訓工作能得以高效優質實施。
再次感謝你們對我市醫療衛生工作的關心、支持和理解,希望各位委員今后能一如既往關心支持我市的醫療衛生事業。
惠州市衛生健康局
2024年6月13日
(聯系人:邱利,聯系電話:283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