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惠市環案〔2024〕第21號
對惠州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建議
第20240221號議案的答復
尊敬的廖振良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取消或調整惠城區橫瀝鎮觀音山村水源保護區范圍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科學合理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根據國家、省相關法律法規及技術規范,結合地方自然稟賦、地形地貌、用水需求、技術經濟條件等因素綜合考慮,我市于1999年首次完成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工作,并于2014年、2019年對相關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進行了2次優化調整,按法定程序報請各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截至目前,全市共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77個,涉及國土面積(包括準保護區)約為1738.2km2,占全市國土面積8.4%,其中一級保護區約221.7km2,二級保護區約669.2km2。
其中,為切實保障橫瀝鎮居民飲水用水安全,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調整惠州市飲用水源保護區的批復》(粵府函〔2014〕188號),2014年劃定了招遠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其中一級區面積2.27km2,二級區面積10.52km2,為落實招元水庫水源保護區日常執法監管工作奠定堅實基礎,有效保護水庫周邊水生態環境保護質量。
二、切實保障招元水庫水源地水質安全。
一是建立健全制度。編制實施了《惠州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規范化建設與管理工作方案》,完善飲用水水源保護長效監管機制,推動建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執法巡查、監測預警、風險防控、檔案管理等機制,明確了飲用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標準,建立招元水庫水源地管理檔案,強化監管。二是嚴格環保準入。依法依規嚴把飲用水源地生態環境準入關,多年來招元水庫水源保護區內未審批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項目,源頭控制污染。三是加強執法巡查。2020年,采用衛星遙感+無人機+人工核查綜合措施,對招元水庫水源保護區開展環境問題專項排查工作,其中發現招元水庫一級水源保護區內存在種植農作物、入庫溝渠內淤泥雜草等問題。對此,惠城區政府認真組織相關整改工作,與招元水庫水源保護區內觀音山村第六小組完成農田用地租賃協議簽訂,租賃一級保護區內土地51.75畝,退出農業種植;同時,開展招元水庫入庫溝渠(約500米)清理工作,清理淤泥堆積物、雜草約3噸,切實保障水庫水質安全。四是開展水源地保護規范化建設。嚴格按照相關技術指南開展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工作,在招元水庫一級保護區邊界建成約2000米隔離圍網,設置水源地界標18個、交通警示牌4個、水源保護宣傳牌3個。五是加密水質監測。定期開展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對招元水庫水源地每季度開展一次水質監測。監測結果顯示,招元水庫水質多年來均保持Ⅱ類標準,符合國家有關要求。六是強化水源地風險防范。編制實施《惠州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污染事件應急處置方案》《橫瀝鎮招元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制定了《惠州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風險名錄》,聘請了專業應急隊伍,儲備了應急物資。多年來招元水庫水源保護區內未發生生態環境應急事故。
三、積極推動全市供水格局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優化調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規定,國家建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同時國家、省出臺的一系列關于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技術規范及文件,對水源保護區的劃定及調整有著嚴格規定。今年,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統籌規范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調整工作的通知》(粵環函〔2024〕144號),明確要求“以區縣為單位統籌開展鄉鎮級及以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調整工作,水源保護區要保持相對穩定,一經劃定不得隨意、頻繁進行調整,確保水源保護區劃定方案的嚴肅性和連續性”;同時提出水源保護區調整的條件,“如存在供水格局變化(供水規劃調整、取水口遷移)、匯水條件發生較大變化、現行區劃方案不滿足國家技術規范規定的最小范圍等情形,確有必要進行調整的,須經充分研究論證后方可實施調整”。
我局積極協調推進供水格局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優化整合工作,相關縣區陸續開展供水規劃修編工作,推動城鄉一體化供水、跨村、跨鄉鎮聯片集中供水,如大亞灣區于2022年優化調整了供水規劃和水源保護區,撤銷了1個水源保護區;博羅縣正在開展供水規劃調整工作,同步編制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調整方案,依法依規推動水源保護區優化調整。
根據《惠州市惠城區水資源綜合規劃》,“橫瀝鎮的招元水庫以及蘆洲鎮的伯公坳水庫等2宗中型水庫由原來灌溉任務轉為灌溉和兼顧惠城區應急備用水源,預留一半興利庫容作為應急備用水源”,招元水庫仍作為橫瀝鎮周邊應急備用水源,暫不符合上述水源保護區調整的條件。下來,如惠城區供水格局有新的調整、招元水庫水源保護區符合調整條件,我局將及時協調惠城區政府啟動水源保護區優化調整工作,主動對接做好服務及技術支撐工作,全力支持“百千萬工程”順利推進,促進鄉村振興發展。
感謝您對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惠州市生態環境局
2024年5月30日
(聯系人及電話:譚文正 216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