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惠市環案〔2024〕第19號
對惠州市十三屆人大七次會議代表建議
第20240146號議案的答復
肖連峰、劉根玲代表:
你們提出的《關于加強惠東縣多祝鎮西枝江流域水環境保護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直以來,市政府高度重視西枝江水質保護工作,頒布實施惠州首部地方性法規《惠州市西枝江水系水質保護條例》,加大投入、精心部署、科學決策,采取一系列強力措施,扎實推進西枝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在各級政府的共同努力和市、縣人大的監督支持下,西枝江水系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近3年水質監測數據顯示,西枝江整體水質保持穩定優良, 源頭白盆珠庫區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西枝江多祝段一直以來水質均值達到Ⅲ類以上,水質優良。西枝江多祝段的主要支流水質年均全部達標。安墩河多祝段、小瀝河、洋口河、石溪河水質達到Ⅱ類;西枝江多祝段、明溪河水質達到Ⅲ類;松坑河、黃獅瀝水質為Ⅳ類,均達到考核目標。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大力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廠系統建設。推進多祝鎮污水處理廠的整改及提標升級建設,加大污水管網建設力度,提高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將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水質在原有《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排放標準的B標準基礎上,提高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排放標準的A標準。目前多祝鎮污水處理廠整改項目已完成,處于正常運行狀態,提標升級項目工程建設已基本完成,正在開展設備招標采購工作。
(二)持續開展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一是對多祝鎮觀音山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及嶺梅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實現衛星監測,對違法違規建筑項目進行不定期排查,完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設立界碑、界樁、警示牌、圍護欄,確保飲用水源地安全,強化飲用水安全監督工作。二是對沿西枝江水源地違法用地和違規建筑、非法采礦采砂問題的排查,完善聯防聯辦機制,定期組織林業、水利、自然資源、公安、生態、住建、城建等部門及相關村(社區)委會進行巡查,加強沿江流域水質保護工作。同時,加強林地綜合管護責任管理工作,禁止種植桉樹等外來速生樹種純林,對現有桉樹等純林制定規劃,逐步實施改造,保障沿江流域水源地內生態安全。
(三)鐵腕整治非法畜禽養殖。開展多祝鎮轄區內的非法畜禽養殖巡查工作,建立鎮村兩級聯防聯控巡查機制,對全鎮非法畜禽養殖場所進行排查摸底,登記造冊,積極開展畜禽養殖業清理整治行動,從源頭上防治畜禽養殖造成水體污染。2022年以來,多祝鎮共清理取締非法畜禽養殖場5家,非法牛蛙養殖場4家,非法紅蟲養殖場2家,有效遏制養殖廢水直排對西枝江流域水環境造成的影響。
(四)全面加強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加強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監測、溯源工作,根據生態環境部印發的《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技術指南排污口分類》(HJ 1312—2023)將入河排污口分為工業排污口、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污口、農業排口、其他排口四大類;并依據《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技術指南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文件要求,推進實施惠東縣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工作。
(五)積極申請上級資金補助。不斷加強西枝江流域水環境保護工作,積極指導惠東縣爭取上級專項資金補助,2023年多祝鎮《惠東縣多祝鎮皇思揚新區污水廠建設項目》成功申請入省生態環境專項資金項目庫,項目已通過專家評審并經省復核通過。目前,多祝鎮擬委托生態環境部華南環科所,對多祝鎮進行全面的現場考察調研,并開展環境質量現狀監測,對區域水環境狀況進行評估,精準謀劃水污染防治項目,提出合理的可支持的污染防治重點工程,積極爭取國家、省資金補助,初步構想申請西枝江沿岸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工程項目、匯入西枝江(多祝段)6條支流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包括生態攔截溝、河道緩沖帶建設、河口生態濕地建設等。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強化資金項目支持。拓寬籌資渠道,加強上級資金項目入庫指導,大力推進中央、省水污染防治項目儲備庫建設工作,推動西枝江沿岸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工程項目、匯入西枝江(多祝段)6條支流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申報入庫,積極爭取國家、省等上級專項資金補助,緩解基層治污資金壓力。
(二)完善治污設施建設。一是持續推進多祝鎮污水處理廠的整改及提標升級,不斷完善配套污水管網建設,不斷提高城鎮及農村污水治理成效。二是加強多祝鎮污水處理廠的運營管理,建立長效運維管理機制,確保穩定達標排放。
(三)強化環境監管監控。一是加強多祝鎮西枝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污染源的巡查和隱患排查工作,大力清理整治“散亂污”企業,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二是加強河流水質監測監控,及時掌握河流水質狀況,為環境管理提供科學決策依據,確保水環境安全。三是完善入河排污監管制度,落實監管、流程及責任,建立入河排污口長效監管機制,不斷完善規范化建設管理,嚴厲打擊違法入河排污行為。四是強化畜禽養殖業整治。繼續加大對違法違規畜禽養殖場摸排和清理清拆力度,防止非法養殖回潮反彈,鞏固整治成果。
(四)加大環境保護宣傳力度。充分利用電視、宣傳欄、新聞媒體等廣泛深入宣傳,同時印發相關環保宣傳資料進村入戶、進學校、進企業,深入開展環保宣傳活動,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水生態環境保護的濃厚氛圍。
感謝你們對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惠州市生態環境局
2024年5月15日
(聯系人及電話:葉志濤 2167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