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惠市工信案〔2024〕第33號
對惠州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
第2024008號提案的答復
徐惠強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做大做強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您提出的關于做大做強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的建議,非常具有前瞻性,反映出您對我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發展方向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既有建設性,也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我局高度重視,會同市發展改革局、公安局、交通運輸局等單位對提案中提出的問題和建議進行了認真分析研究,充分借鑒參考,進一步做大做強我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主要落實情況如下:
一、關于深入推進強鏈補鏈,加速構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配套鏈問題。我市通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研究、開展招商對接活動、強化項目帶動、爭取上級資金等方式,多措并舉推動惠州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加速發展。一是加強產業研究,助力招商引資。我局進一步加強對我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專題調研,重點加強產業鏈短板部分的專項調研,形成了《惠州市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分析研究》,研究提出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招商清單,助力惠州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引資工作。二是精準招商對接,加強宣傳推介。市商務局聯合有關縣區、產業園開展招商項目對接會等經貿交流活動,并借助國家、省級平臺,進一步加強宣傳推介。今年5月,赴香港舉辦惠州市投資環境推介會,促成包含車載電子等領域等14宗項目集中簽約。三是強化項目帶動,壯大產業規模。市發展改革局推動將中京電子遷改擴建汽車電子應用PCB產業項目、智能駕駛系統及部件產業化建設項目、惠州億緯鋰能新能源產業園項目二期等智能網聯汽車領域重大項目納入2024年省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充分發揮重點項目統籌協調部門職責,加強督促協調,推動相關項目加快建設,壯大我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四是爭取上級資金,助力項目建設。2024年以來,市發展改革局成功爭取專項債資金1.64億元支持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智能網聯示范區項目、仲愷高新區東江科技園智能網聯產業基地(二期)基礎配套設施項目等項目建設。
二、關于整體布局構建“1+1>2”特色產業園集群問題。市發展改革局進一步強化政策引導,明確產業方向。牽頭起草并推動省印發實施《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惠州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 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意見》(粵發〔2024〕4號),提出打造國內一流數字產業基地的發展基地。我局牽頭草擬了《惠州市打造國內一流數字產業基地實施方案》,對智能網聯汽車進行了布局發展,加快推進7個特色化千億級園區建設,力促惠城高新科技產業園形成以高端裝備、汽車電子為主,大亞灣新興產業園形成以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網聯汽車為主,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形成以人工智能、超高清視頻顯示為主的特色產業集聚區。
三、關于大力推進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問題。我市進一步擴大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場景,加快完善相關管理規范,有序推進全市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建設。一是加強規劃,建設智能網聯汽車路網設施。進一步加強對智能網聯汽車路網建設的頂層設計。市交通運輸局支持道路運輸企業參與建設智能網聯交通測試場,試點建設智能網聯汽車路網設施,新建或改擴建道路劃分,建設適用于不同輔助駕駛級別的道路分道行駛,鼓勵企業在場景內開展自動駕駛出租車、短途接駁等形式應用,不斷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路網設施與交通出行全面融合。二是擴大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場景。隨著智能網聯汽車建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市交通運輸局鼓勵道路運輸企業淘汰老舊客車,支持老舊汽車更新消費,積極探索貼近市場需求的應用場景,增加“智能出租”“智能公交”“智能客運”等道路運輸場景應用,通過智能化技術和推廣,不斷提高道路運輸行業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為乘客提供安全、舒適、智能的全新出行體驗。三是加強引導,完善相關管理規范。我局到廣州專題調研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應用示范情況,編制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圖譜,研究起草了《關于廣惠兩市聯合打造“國內首條自動駕駛城際物流線路”的調研報告》上報市領導參閱。為推動智能網聯無人駕駛公交車項目建設,我局成立了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無人駕駛公交車項目工作協調小組,協調推動項目試運行。2022年12月,惠州市東江智能網聯汽車運輸服務有限公司在仲愷區中韓產業園起步區試運行自動駕駛公交線路,采取通勤和定點模式運行,分別開通“社溪線”和“宏溪線”兩條線,配備L4級自動駕駛微循環公交車12輛和隨車安全員16人。自線路試運行以來,已累計安全運行里程達51萬公里,單車安全運行里程達5.1萬公里,日均客流量約 200人次。同時,我局編制實施《惠州市貫徹落實廣東省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分工方案》,充分吸納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建議,不斷豐富和完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鼓勵企業在本市轄區內積極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示范應用工作,支持潼湖智慧區等具備條件的地方有序開放測試路段及區域,并加快智能網聯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市公安局也將配合主管部門審核開放測試道路,協助車輛資質審核認定和牌證核發等工作。
四、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交流與合作問題。我市充分發揮政府機構、行業協會、“鏈主”企業的牽引作用,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交流與合作。一是以差異化發展推動實現產業鏈協同。我局推薦德賽西威公司成功入選省戰略性產業集群重點產業鏈第一批“鏈主”企業名單,該公司也入選“2023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和“2023中國汽車供應鏈百強”名單,為業內知名一級供應商。億緯鋰能和華陽集團,均入選“2023中國汽車供應鏈百強”名單,前者是全球前十的動力電池供應商,后者是長城、北汽、小米等車企重要的汽車電子部件供應商。二是以大手拉小手幫助企業促進產業鏈協同。充分發揮政府機構、行業協會、鏈主企業的牽引作用,定期舉辦龍頭企業產業鏈供應鏈對接會,借助2024惠州電子信息&新能源制造技術研討會等高規格活動,邀請了中國知名的民營汽車生產企業吉利汽車在會上舉辦了吉利汽車產業鏈供需對接會,促進更多合作共贏。基于華為、小米等互聯網企業對智能汽車產業發展的引領性地位,聯合華為、小米、德賽等與智能網聯汽車相關的企業共同舉辦產業鏈供需對接會,積極促進與惠州現有產業鏈企業合作。我局推動成立惠州市開源鴻蒙產業聯盟,積極爭取與華為公司更多的合作,加快推進我市城市鴻蒙生態建設。目前,華為公司在惠供應鏈企業超40家,合作范圍涵蓋手機配件、電池配件、線路板、手機天線等多個領域。
五、關于借力大灣區產學研結合及跨境創新合作問題。2024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與大灣區內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開展從技術研發到企業孵化、到產業培育的全鏈條合作。我市積極對接香港理工大學,爭取引進其來惠共建技術創新研究院,并計劃設立港澳人才專項,支持我市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等單位與港澳開展協同創新。借助惠州仲愷港澳青年創業基地、惠州粵港數字經濟創新合作區等平臺,吸引粵港澳大灣區優秀人才來惠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配套產業鏈相關創新創業工作。一是謀劃合作平臺,推進協同發展。市發展和改革局研究起草并在省大灣區辦指導下修改完善《惠州粵港數字經濟創新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提出聚焦智能網聯汽車,加快發展汽車電子關鍵零部件、智能駕駛系統、車載軟件應用、云控基礎平臺等。二是提升孵化服務,構建全周期孵化鏈條。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大力推動仲愷港澳青創基地高質量發展,不斷夯實日常運營及孵化服務工作,積極落實港澳青創基地配套優惠政策及高新區創業就業政策。惠州仲愷港澳青年創業基地開園至今,累計引進港澳臺僑博青年創業項目73個,目前在孵項目37個,其中涉及智能網聯汽車配套產業鏈的項目1個:思佰川技術(惠州)有限公司的無線終端射頻測試技術項目。該公司于2021年4月入駐仲愷港澳青創基地,提供汽車雷達測試、車載智能模塊測試、終端產線測試、整車產線測試等一站式解決方案。三是加強與大灣區地市交流對接,推進融深融灣發展。我市積極發揮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和深圳都市圈重要成員功能,緊密對接深圳、港澳及其他大灣區地市高端資源要素,促進資源的優勢互補,推動產業協同共建,切實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吸引更多優質智能網聯汽車項目及產業鏈上下游項目來惠州考察投資。
下一步,我們將加快構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配套鏈,繼續推進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及示范應用,通過舉辦高水平的技術論壇和產業鏈供應鏈對接會等方式積極推動惠州成為國內重要的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示范區。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惠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024年5月27日
聯系人及電話:吳國志,2808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