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強副主委:
您提出的《關于做強做大我市預制菜產業的建議》(市建議第20240071號)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您對我市預制菜產業發展現狀作了深入分析,提出的以政策引領未來產業發展、以規劃架設起產業發展大局、充分利用農副產品資源優勢、完善預制菜產業鏈條、完善產業配套體系等建議,很好地拓寬了我們推進預制菜產業發展的工作思路,非常感謝。我們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及縣(區)進行了認真研究,將建議融入日常工作,全力推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制菜筑牢“產業基石”,為預制菜高質量發展提供“源動力”。
惠州是優質的農產品生產基地,依托得天獨厚的區位、生態和資源優勢,已形成絲苗米、甜玉米、馬鈴薯、荔枝、梅菜、鮮蔬、茶葉、花卉、南藥、三黃雞、金皖魚等優勢特色產業,“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茶罐子”一應俱全。創建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個、產業強鎮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2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7個,市級農業公園18個,一二三產業融合示范鎮7個;建設生豬產能調控基地71家,生豬出欄155.92萬頭,能繁母豬保有量穩定在9.8萬頭左右;擁有廣東省公共區域品牌15個,“粵字號”農業知名品牌137個,廣東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6個;打造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品牌87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15個;農產品監測總體合格率達98.66%。創建了農業農村部健康養殖示范場22家,累計培育各級農業龍頭企業382家,認定省級農產品出口示范基地13家,柏塘山茶等13個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成為廣東省優質農產品生產區和主要的供港農產品輸出地,有效保障優質原材料供給。
(二)做強“兩大引擎”,為預制菜產業發展注入“加速度”。
1.抱團發展。學習借鑒廣東中央廚房(預制菜)產業聯盟,引導國惠興、海吉星、勁家莊、東進農牧、順興食品等8家產業實力雄厚企業牽頭,組織發動涵蓋生產、加工、流通等方面的70多家預制菜全產業鏈相關單位,參加組建惠州市預制菜產業聯合會,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制定惠州預制菜行業標準和行業守則,推動惠州預制菜產業從“做產品”到“搭平臺”,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
2.品牌打造。立足我市特色東江菜系,培育打響東江鹽焗雞、惠州鴿等地域特色預制菜區域公用品牌,著力打造預制菜“舌尖上的美味”。目前,已打造出唐順興脆皮乳鴿、國惠膳東坡肉、倫信蔬菜沙拉、興泰鹽焗雞、龜益壽龜苓膏、領鮮溏心蛋等知名預制菜產品,產品種類約100多個。創新開展“我最喜愛的惠州十大預制菜”品牌評選活動,吸引了46家企業、117個預制菜品參賽,擇優評選出梅菜扣肉、阿膠佛跳墻、臘味、碌鵝等十大特色預制菜,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
(三)強化“三大保障”,為預制菜高質量發展強勢賦能。
1.政策引領。加強預制菜產業頂層設計,制定出臺《惠州市加快推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重點通過推動預制菜產業集群發展、提升預制菜企業聯農帶農水平、構建預制菜質量標準體系、培育預制菜區域公用品牌等舉措,部署加快建設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預制菜產業高地,為全市各級推動預制菜產業發展提供政策依據和工作指引。
2.園區聚集。積極引導預制菜企業向園區集聚,形成上下游產業集聚聯動,提升現有產業附加值和新動能。一是引進8家食品和預制菜相關企業,加快推進博羅省級預制菜產業園建設,產業園已開工建設項目11個,整體建設完成率 64%;同時,協助省市場監管局、省標準化研究院啟動粵港澳大灣區預制菜產業園標準化發展路徑研究項目,著力引領惠州預制菜高質量發展。二是建立海吉星粵東預制菜交易中心,吸引了行業協會、省內名企、惠州及周邊城市廠家、經銷商等多家企業進駐,涵蓋客家菜、潮汕菜、粵菜、湘菜、川菜等上千種菜品,多渠道宣傳、推廣、銷售預制菜產品, 全力打造預制菜惠州樣板,并依托深農集團22個中心城市、32家農批市場的產業輻射能力,立足惠州,聯通國內國際流通網絡,加快推動我市預制菜產業走向更加廣闊的市場。
3.平臺支撐。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廣東 · 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以下簡稱“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和美庫惠州平潭空港食品冷鏈產業園(以下簡稱“美庫產業園”)兩大產業平臺的產業集聚優勢,靶向引進一批強鏈、延鏈、補鏈的預制菜相關產業項目。其中,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作為我市重要農產品流通加工基地,70%企業屬于食品加工關聯的上下游企業,為預制菜產業發展提供需求便利;美庫產業園作為2022年招商對接會引進的全國十佳冷庫設施服務商,能為入駐企業優先提供融資孵化服務,著力打造種植加工流通一站式服務平臺。
二、下一步計劃
我市預制菜產業起步相對較早,產業鏈條較完整,具有一定的規模體量,但是也存在產品同質化、產業較為分散等問題。下一步,我們將堅持把發展預制菜產業作為助推鄉村振興、實現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
(一)打好產業賦能“組合拳”。依托惠州市預制菜產業聯合會,整合全市食品加工業、餐飲協會、科研院校等各方資源,形成產業規模集聚效應,實現跨區域跨產業跨行業的資源共享與協同,規范全市預制菜產業發展,鼓勵全鏈條企業鏈內合作、抱團發展,做大做強惠州預制菜品牌;引導預制菜企業線上線下同時發力,暢通銷售渠道,全力搶占廣闊的預制菜市場。
(二)加強預制菜產業鏈招商引資。一是進一步加強督促各縣區對近三年已簽約預制菜產業項目的跟蹤服務和協調推進,及時掌握項目推進過程中障礙困難并協調相關部門參與解決,推動項目按期落地、開工建設,讓企業放心生產經營。二是結合預制菜企業發展合作需求,積極組織預制菜企業“走出去”參加國際性展會及國家級、省級活動,幫助預制菜企業保客戶、保市場、拓增量,借力宣傳惠州,同時達到“以商引商”效果。三是聯合市有關部門開展產業鏈研究,建立健全目標企業名錄,瞄準預制菜重點企業,主動上門開展靶向精準招商,著力引進一批關聯度高、輻射帶動作用明顯的大項目、好項目,助力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集群。
(三)做大做強預制菜全產業鏈。一是實施重點培育計劃,針對本市規模較大、潛力較好、技術水平較高、帶動能力強的優質預制菜企業,建立預制菜重點培育企業名錄,全力培育一批以預制菜生產為主的企業。二是提升聯農帶農水平,每年安排500萬元市級財政資金,對聯農帶農貢獻大、市場前景好、創新能力強的預制菜企業給予一定資金支持,全力提升聯農帶農水平。三是鞏固提升優質原料生產能力,統籌安排市級“菜籃子”工程建設資金,重點扶持預制菜原材料供應基地。
惠州市農業農村局
2024年6月5日
(聯系人:余劍輝 電話:280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