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宇、陳葳代表:
你們提出的關于加強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 、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市頻繁遭遇霜凍、嚴重干旱、臺風、洪澇災害等極端天氣以及動植物病蟲害等,災害發生的時空不確定性、復雜性增強,多發易發群發效應明顯。我局立足“防災奪豐收”和“減災就是增產”的理念,緊緊圍繞農業生產目標任務,加大工作力度,積極落實落細各項防災減災措施,加快推進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提升農業防災抗災能力,為全市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安全保障。近年來,我市農牧漁業未發生重大災情險情,農牧漁業生產持續保持穩定發展。
二 、主要措施
(一)壓實農業防災減災責任。我局高度重視農業防災減災工作,多次召開黨組會和局安全生產應急維穩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部署防災減災工作,明確對策措施,強化責任落實,形成市、縣、鎮三級聯動機制,堅決克服極端災害天氣、病蟲害的不利影響,全力做好防災減災工作。
(二)開展動物疫病防控監測。扎實開展全市非洲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烈性傳染病,非洲馬瘟等重點外來動物疫病,以及布魯氏菌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科學研判風險評估,不斷加強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
(三)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持把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高站位謀劃部署,多層次聯動推進,不斷探索農田發展新模式,全市農田基礎設施明顯改善,防災減災能力及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為實現農田機械化作業、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打下堅實的設施基礎。截至2023年底,我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33.11萬畝。
(四)開展防災減災宣傳工作。結合全國防災減災日和安全生產月宣傳活動,扎實開展農業防災減災宣傳培訓,不斷強化防災減災意識。
三、代表建議意見的落實措施
非常感謝兩位代表長期以來對我市農業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我們將認真吸取你們的建議,并將兩位代表的建議落實到今后工作中,進一步提升農業防災減災工作成效。具體如下。
(一)關于“完善防災減災機制,全面提升災害防范應對能力”的方面。我局將進一步加強部門協調聯動。強化氣象、水利、應急等部門信息共享,建立定期溝通機制,開展聯合會商,對苗情、墑情、災情和氣象條件實施精密監測評估,及時會商分析氣象災害發生發展及影響,聯合發布農業氣象預警信息,修訂完善有關預案、適時啟動應急響應,切實提高農業防災減災的能力。同時,加強與財政、金融、保險等部門協作,災害發生后及時查勘定損,暢通理賠渠道,進一步落實農業保險應對自然災害各項措施,提升農業保險服務保障功能,逐步形成由水利、農業、金融、保險、財政、氣象等部門多維度齊抓共管、分工協作、快速響應的農業防災減災體系,切實增強共同應對農業災害的統籌協調能力。
(二)關于“健全動植物疫病防控體系,強化監測預警”的方面。一是進一步加強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工作。加大監測調查力度和頻度,及時掌握病蟲害發生動態和發展趨勢,準確發布病蟲信息,指導科學防控。同時突出重點區域、重大病蟲和關鍵環節,著力抓好技術指導服務,對具有突發、暴發特點的水稻“兩遷”等病蟲害,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提高防治效果,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為害。二是進一步做好重大動物疫病監測預警評估工作。按照年度監測計劃,扎實開展動物疫病監測評估,及時掌握動物疫病的分布情況、傳播趨勢、流行規律等信息,同時,要進一步做好病死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工作,降低動物疫病通過畜禽尸體傳播的風險,構建全市畜禽養殖疫病風險防控屏障。
(三)關于“防災減災設施建設提質增效”的方面。繼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實施,扎實做好2023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驗收工作,推動2024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開工,展望2025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儲備,力爭啟動一批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建設,解決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水源保障問題,加快補齊農田基礎設施短板弱項,進一步提升全市糧食生產能力和防災抗災減災能力,堅決打牢糧食生產安全根基。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你們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惠州市農業農村局
2024年6月7日
(聯系人及電話:竺傳文,2808036)